清明说祭礼
叶匡政白话四书五经:清明说祭礼前两天打电话回家,问母亲在做什么?母亲说在“折宝”,并谈及清明父母要回乡间扫墓。放下电话,想起小时候清明前,常与父母一起用金银箔折叠很多纸元宝,祭祖时烧给先人。今年清明,全国首次放假,人们过清明也一定比往年郑重。《论语》中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追远,就是指祭祀祖先、表达虔诚追怀之思,这样民风才会变得淳厚。执政者如今重视清明节,我想与这样的圣贤之言,也一定有关。
为何要在春天祭祖,《礼记》中是有说法的:春天,雨露湿润了大地,有才识的人走在上面,一定会有惊醒的心情,万物复苏,好像将要见到重返人间的亲人。所以春天最宜祭祖,在这个时节,人们也往往用欢乐的心情,来迎接亲人的到来。
《礼记》中规定:祭祀前,人们要在内室调整身心、安定心志,这叫做斋。斋是诚信至极的事,有了诚信才能与逝去的亲人相互沟通。在致斋的日子里,人们对逝去的亲人要“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心中要常常浮现出所祭奉亲人的音容笑貌。
过去祭祀,多在宗宙。经过致斋,到了祭祀那天,走进供奉先人的庙堂时,就会隐约看到亲人的面容在灵位之上;祭祀后,转身出门,在肃穆中也像听到了亲人说话的声音;到了门外,耳边还好似听到了亲人叹息的声音。
看一个人祭祀的神态,就可以知道他的孝敬:他站立时,恭敬地微屈身体;他进前时,面色和悦以示恭敬;他进献祭品时,恭敬地希望神灵享用;献完退后,好像听从了亲人的吩咐;撤下祭品退后时,恭敬庄重的神色还一直留在脸上。这是因为,“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以说,祭祀之礼中,一切行为所体现的核心精神,就是一个“敬”字。所谓“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
《礼记》中说的清楚,祭礼,并不是什么外在事物使人们这么做的,而是出自人们的内心。内心怀念逝去的亲人,表现出来后,就是祭礼。因此,只有贤德的人才能透彻了解祭礼的意义。贤德的人举行祭礼,必然受福。这个“福”,并不是世俗所谓的福。福就是备,备是百事顺利的名称。无所不顺称之为备,就是说在内能尽自己的心意,对外能完全顺从天道。因此贤者的祭祀,只是想表达自己的诚信和忠敬之心,用器物供奉,依礼而行,以乐慰藉,合乎时节地进献洁净祭品,如此而已,此外并不求神灵给自己什么佑助,降什么福祉。这才是孝子的心情。
祭礼的目的,是为了提醒民众追怀先祖,返回本原,不忘自己从何而来。只有致其敬意,发其真情,返璞归真,才能体现对先祖原初的那种虔敬与诚信。古时祭祀,最尊贵的酒,叫玄酒,其实就是清水。平时用细软的席子,祭祀时反而用草编粗席。天子祭天时,不能穿华丽衣裳,只穿素朴大裘。最高贵的祭品,是牲血,天子祭天才能用。因为这些事物都更接近原始与自然,所以在祭祀中,也更显尊贵。
《礼记》还预见到,后世会出现不尊重先祖的情形,它指出:古时有才识的人,论述自己先祖的美德,显示给后世的人,用来比照自身,也用来威重自己的国家。子孙中主持宗宙社稷的人,他的先祖没有美德却加以称扬,就是说谎;先祖有美德,子孙们却不知道,就是愚昧不明;知道有美德,而不加以传扬,就是不仁。这三种情况,都是有才识的人认为可耻的事。
曾听父亲描述过,他小时在乡间清明祭祖的事。那是土改前,村中还有公田,公田收入用来开支村里祭祀的费用。对孩子来说,清明是个盛大的节日。那天,全村人聚集在一起,杀猪,煮黄豆,在祠堂中祭祖。之后,村中最好的厨师被请来烹饪祭祀的食物,所有的人在一起会餐。父亲那时10多岁,他回忆道,那是他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比过年还好。 :paishou: :D :0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