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能愿比丘)
(3)能愿比丘——杀生之报 短命多病
一时,佛在舍卫城。
当地有一位财富圆满如多闻天子的施主。他的儿子长大后娶妻,生活美满幸福,美中不足的是膝下无子,因此常常祈祷帝释天 (Sakra Devanam Indra)、大梵天 (Maha Brahma Deva)、土地神、森林神等天尊。
妻子终于怀孕,立即兴奋地将好消息告诉丈夫:“我已有身孕,并且感觉右侧偏重,可能会生个男孩。”她同时祈祷:“愿我的孩子将来孝顺父母,行持善法,对整个家族及自己的种姓有大利益。”
丈夫听后非常高兴,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妻子身心舒畅,特在房顶盖一雅室:冷暖适度,设备齐全,饮食丰美,音乐动听,舒适惬意。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及十方三世诸佛,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使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圣者罗汉也同样于昼夜六时中关注着世间众生。 此时,阿那律 (Anuruddha)尊者用声闻眼观知一位最后有 者已投胎到施主家中,施主及其家人被调化的因缘也已成熟,他们是声闻的所化对境,且应由他度化,便来到施主家,为他们传授了相应的佛法。施主一家对尊者生起极大信心,遂皈依(Sarana)三宝(Ti-Ratana),受居士五戒 (Panca Sila)。施主从此广行布施,求施者络绎不绝,其财富却取之不尽。
一日,阿那律尊者独自一人去施主家。施主惊讶地问:“尊者!您这样的大罗汉怎么会没有侍者呢?”尊者说:“你能否为我找一位呢?”施主马上说:“我家儿媳身怀六甲,若是男孩,一定送予尊者做侍者。”尊者说:“长者既然如此发心,那就一言为定。”
九个月后,一个身色金黄、具种种相好的庄严男孩降生,家人为其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因孩子是家人祈祷了很久才得以满愿的,故取名为“能愿”。施主请来八个保姆,以丰富的营养食品喂养,精心抚育。孩子如海中的莲花般成长起来,学习文学、武术、天文、历算等世间的各种学问、技艺,并且通达无碍。 尊者观察到他的出家因缘已成熟,即著衣持钵到施主家化缘,见到能愿便故意问施主:“这是那个还未降生时您就已答应送给我做侍者的孩子吧!”施主说:“确实是他。”并对孩子说:“在你还未生下来的时候,我已答应把你交给尊者做侍者了。”
孩子听后,兴高采烈地说:“这是祖父您对我最大的恩德,我会好好地侍奉尊者。”阿那律尊者将能愿带回经堂剃度。能愿在尊者前皈依、受具足戒、听闻佛法,昼夜不眠,勤于修持。 能愿比丘偶染重疾,父母闻讯带药前去探望,几日后,病情丝毫未减。父母因家务繁忙,即去请示阿那律尊者:“尊者,我们身为俗家,久住寺中多有不便,能否开许能愿比丘回家养病呢?”尊者观知能愿比丘于家中也能证得罗汉果位,就作了开许。能愿比丘在家中,遵医嘱百般治疗,受尽病苦的折磨,渐渐对痛苦本性的有漏之身生起无比的厌烦心,于轮回产生强烈的出离心。
他更加精勤修法,最后断除了一切烦恼,在家中证得阿罗汉果。【译者:也许出家人在家里也可以证悟大圆满,但我本人没神通,不敢开许你们回家,对在家中得证悟有些怀疑。所以,你们请假回去看病,尤其是平时很精进、持戒又清净的出家人向我请假时,我心里很痛,经常不准假,这样许多人没有断传承。虽然当时你们可能对我有点不高兴,可我总觉得出家人回家没多大意义,因为很多僧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如今社会也比较乱,若清净僧人即便是死在静处,也是很圆满的。】能愿比丘得果后,观察父母及家人的根基并为其传讲相应之法,他们以智慧金刚摧毁了萨迦耶见,证得预流果。能愿比丘以宿命通观知自己前几世皆为人身,但生生世世都感受短命多病的果报,【译者:这个公案主要说明杀生的果报是短命多病,相信会对大家有益。若对因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相信大家今后在如理取舍因果方面会有很大的进步。】于是对自己的肉身生起厌烦心,遂身体放光、出水、出火及闪电等,示现种种神变后趋入无余涅槃 (Maha Parinibbana)。
之后父母用白、黄、红、蓝四色彩缎包裹遗体,准备抬到尸陀林 (Sita Vana)去。众人使出全身力气皆是枉然:遗体纹丝不动。父母到阿那律尊者前请示,尊者认为也许是能愿比丘前世的愿力所致,复往世尊前呈禀:“世尊,能愿比丘在家中圆寂,但众人无法抬动他的遗体。”世尊对诸比丘说:“罗汉比丘已在家中圆寂,你们应当去供养他的遗体,我也同去。”世尊率众比丘前往,众生主母得知后,亦带五百比丘尼随行,给孤独长者 也带许多优婆塞 (Upasaka)、优婆夷(Upasika)前去。佛与四众弟子集聚在能愿比丘家,众优婆塞请求世尊:我们愿将能愿比丘的遗体抬到尸陀林。世尊允许后,他们将遗体抬到了尸陀林。
众人在遗体前发愿,以各种花香等作供养。最后火化遗体,且造了一座遗塔(Cetiya)。【师言:现在修塔很多都不如法,按规矩:佛有佛的遗塔,菩萨有菩萨的遗塔,罗汉有罗汉的遗塔。现在很多人不管是什么上师、师父,一旦圆寂了就造塔子。有些寺院有很多塔,“这个是某某方丈的塔”、“那个是某某当家师的塔”。在《大圆满前行》中讲过,如上师是佛的化身,应按佛的遗塔来造;如是凡夫,则不能造佛塔。你们最好翻查历史。】【译者:你们以后做金刚上师、方丈、大和尚、阿阇黎时,应告诉弟子最好不要为自己修遗塔,即使修了也没有大用处。若是一位圣者,不修塔也可以;若是个凡夫,修了遗塔或许对其转生有很大的危害。】当下世尊为四众弟子传无上甚深妙法。之后,诸比丘请问:“世尊,能愿比丘往昔造了什么业,今世虽生在富贵之家却受短命多病的果报?” 世尊言:“诸比丘,前世所造的业,无论是善是恶,其果决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地、水、火、风上,必将成熟在自己的界、蕴上。如云:‘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众比丘,贤劫人寿四万岁时有位国王,其聚乐王宫前居住的大臣有两个儿子。
长子对轮回众生的生、老、病、死等痛苦生起厌离心,前去森林静修三十七道品 (Bodhi-Paksika)等妙法,证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为众生转十二大法轮,此即贤劫第一佛——拘留孙佛 (Krakucchandha Buddha)。次子从小行为放荡,喜欢杀生邪淫等恶行,尤其酷爱打猎,杀害了成千上万条生命。尔时拘留孙佛回家乡传法,其弟也被教化而皈依佛门,并受了居士戒。之后,他发心建造经堂、供养僧众,同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财富圆满,令如来欢喜,并在如来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因杀生的果报成熟,他无论投生哪里都是短命多病;以供养僧众及修建经堂的功德而感得财富圆满,闻受如来教言,又在我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 众比丘复又请问:“世尊,以何因缘,能愿比丘的遗体众人无法抬动?”世尊又讲述:“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应供(Loka vidu)、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一施主之子长大后出家,最后获证罗汉果而趋入涅槃(Nib bana)
【这孩子的上师就是现在的能愿比丘】。罗汉的上师把他的遗体供养起来,并发愿:愿我将来在释迦佛教法下得证罗汉果,入灭时,佛与四众弟子皆来供养我的遗体。因愿力成熟,故今日我与四众弟子去供养那具抬不动的遗体。”
【译者:这个公案主要讲杀生的报应。这是从人寿四万岁一直到人寿八十岁之间,一个漫长的因果报应的过程。正如世尊所言:“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大家要牢记在心间。】
[ 本帖最后由 bairu0808 于 2008-9-5 14:53 编辑 ] 名词解释:
帝释天:音译释迦提桓因陀罗,略称释提桓因。本为印度教之神,入佛教后称为帝释天。为佛教之护法神,乃十二天之一,为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
大梵天:位于色界初禅天之第三天,又称梵天王、世主天。大梵天以自主独存,谓己为众生之父,乃自然而有,无人能造之,后世一切众生皆为其化生,并谓已尽知诸典义理,统领大千世界,以最富贵尊豪自居。
阿那律: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于佛传法时酣睡而被佛呵责,便立誓不眠,以致罹患眼疾,导致失明,然以修行益进,心眼渐开,终成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者。
最后有:生死界中最后之身。阿罗汉、缘觉及菩萨之身。
居士五戒:指五种佛制戒,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
无余涅槃: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断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
尸陀林:又作寒林,其中位于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北方之森林,林中幽邃且寒,初为该城人民弃尸之所。其后泛称弃置死尸之处所。
给孤独长者:舍卫城之商主,后买下祇陀太子之园林供给僧众。
优婆塞:意译近事男、男居士、男信士。
三十七道品: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为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其学处分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
拘留孙佛:乃过去七佛中之第四佛,现在贤劫四佛之第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