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关系突然变脸内幕
身边的很多朋友是“海归”,其中不少人系新一代华侨,但都是那些怀揣外国护照在国内生活发展且对中国非常热爱的那种。昨晚应邀参加这样一位朋友的聚会,他在中国为一家外企工作10年有余,为了小孩教育(不少这种海归让其子女在国内的外国学校学习,之后就必须到国外读书),非常无奈地放弃这份非常喜欢的工作,离开上海回其“国籍国”。公司为他办了这场欢送派对。派对上来了不少我相识的海归,尤其是欧洲背景的,国内改革开放初期出国,在国外学习生活了相当长时间的老海归。这些人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国内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在国内当时条件还相当差的时候出国学习,90年代初、中期国内改革开放渐入佳境时回国工作、发展。由于这样的经历,他们无疑是时代的精英,是对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最为了解的一群人- 让他们和法国人、德国人聊法国、德国社会,他们对法国和德国社会的认识决不亚于那些法国人和德国人。派对上见到一位朋友,现在在沪上一所大学当教授,说刚从德国短期进修回国。于是便和我聊起了目前德国朝野和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他说现在的德国媒体几乎一面倒是对中国负面和批评的报道。他更是提到“德国之声”电台的一位华人记者由于发表了为中国人权辩护的言论,这两天被电台解雇了。今天上新浪网还果真看到两篇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章,一篇是《环球时报》的题为“德国华人记者发表对华友好言论被暂停工作”,另一篇是《世界新闻报》的报道“德国华人女主持被指过于亲中国遭封杀”。派对上的这位朋友是研究德国问题的教授,我多少也是一个“德国迷”,所以我们自然就聊起来德国为何一下子对中国翻脸了?
从我80年代末有幸和德国结缘至今20多年时间,德国始终对中国友好亲近。前两任德国总理,无论是基民盟的海尔穆特.科尔,还是社会民主党的施罗德都是中国的好朋友。这两任之前的德国总理海尔穆特.施密特就更是中国的老朋友了(我还曾有幸在德国的一个小型私人聚会上聆听过他的演讲)。他不但著书立说向西方人介绍中国,积极评价中国的进步,更是在中国发生世界性的事件被世界舆论围剿时,以其世界资深政治家的身份出面发表对中国亲善的言论。但现在的德国对待中国态度已完全改变。奥运会开幕式德国只派了一个州长出席,这与包括美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派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
奇怪的是舆论自由和独立的德国媒体怎么也一面倒地批评起中国来?究竟是媒体影响政客,还是政客影响媒体对中国的态度呢?尽管德国的媒体有党派倾向,但是,就我这么多年的观察,在国际和外国事务上德国媒体的态度通常是相当一致的,并不存在太多不同的观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主流媒体开始负面报道中国,不管是哪个党派的媒体都紧随其步伐,一唱一和。此次,应该是政客对华的态度影响媒体,而媒体紧接着推波助澜,演绎成政府和媒体全面负面批评和报道,甚至摸黑中国的局面。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还相当落后,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普遍同情甚至可怜中国。我们这些早期的留学生有这种切身的体会。当时是国家穷,国人也没有见过世面。像我那样刚到国外,不知“比萨”为何物者,当时的国人到处都是。而当时的德国等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国富民强,德国人过着我们这些穷留学生想都不敢想的富裕,甚至豪华的生活。这时的中国以及中国人只有被西方国家和西方人同情和怜悯的份,根本就配不上西方国家的批评。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和中期,对西方的机器设备、技术和资本的渴求,使得西方国家、西方企业有极佳机会将这些向中国输出,从而延续其国内的经济增长和高福利的人民生活,他们自然乐见中国的发展。但是,30年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得以飞快发展,而西方的经济周期使其国内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长期的高福利,使国家财力不堪重负,国内不满情绪自然高涨。向外转移国内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自然就成了德国等西方国家政府的不二选择。中国的发达和中国人的财富不断积累多少也让那些习惯于同情和怜悯中国和“小中国人”(kleine Chinesen;德国人常常习惯性地这样称中国人,并无太多贬低之意)的德国人,感到不知所措。他们心理上起码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个强大的中国和文明发达了的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酸溜溜地评价和批评中国,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德国批评中国说明人家已非常在乎你了,应该为此感到骄傲!你想在世界舞台上找到一个更合适的位置站立,势必会遭到利益既得者的不屑和揶揄。但是,当你站稳脚跟之日,也就是他们接受和尊敬你之时。 :D :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