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hao 发表于 2008-9-18 12:55

学《易经》必须要懂的三个道理

成为圣人的三个条件 傅佩荣 学《易经》的目的有三:第一,提高自己的德行;第二,培养自己的智慧;第三,增强自己的能力。古代圣人就这三个条件。第一个谈德行,只有德行高的人才能让天下人都心意相通。“德行”基本上是帮助别人,我做好事,你做好事,被帮助的人当然会觉得开心,觉得我们很了解他。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善恶,有一个最简单的定义方法:“善”就是替别人着想,“恶”就是自私自利。所以,宋朝的学者就提到 “公心”和“私心”,只要你有替别人设想的心就是“善”;你有私心,什么都替自己着想,那就变成“恶”了。同样,你有德行,你自然而然尊重别人、帮助别人,天下人就跟你情投意合。德行是惟一能够号召每一个人来支持你的条件,否则,你能力很强,德行不够,你就变成曹操了。那样的话,天下人都不会服从、接受你;相反,你德行很好,能力不太强,照样得到很多人的肯定,因为大家都知道,你做领导会对手下的人很好。
古今中外都一样,德行是圣人的第一个条件。这一点,儒家讲得很圆满。儒家讲“人性向善”,“向善”有一个基本原则,叫作真诚。你不真诚,你所过的就不是人的生活,所做的就不是人的事情,只是生物而已,吃饱喝足,只为自己的需要而考虑,所以跟人无关。一旦真诚,立刻就会发现我跟别人之间有一种适当的关系。我坐车的时候看到老年人,我就让座。为什么?因为按照我和他的年龄关系,他坐着,我站着,比较适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有两种考虑:第一,将来我老的时候,别人也会让座给我;第二,我不管将来会不会有人让座给我,我现在让座,心里愉快。儒家讲求第二种。为什么?你如果讲第一种,谁能保证我年轻的时候经常让座,我老了之后,别人也会让座给我?这恐怕是幻觉。这样一来,你就没有什么把握了,然后就不愿意长期做下去了。儒家讲“人性向善”,有一个重要的结果,当你行善的时候,快乐一定要放在第一位,这是最关键的。你信宗教的话,善恶的报应恐怕在来世。而儒家善恶的报应,行善心安,心安的快乐最大。为恶的话,也许表面有利益,别人也许不知道,但是你内心里面放不过自己,会责怪自己,内心里面很难过,也就是一种恶报。这就是最简单的一种理解方式。这就是圣人的第一个条件,“德行”让天下人心意相通。
圣人的第二个条件,有能力,才能安定天下人的事业。天下人有许多事情,像农田水利、开运河、造长城,那需要有能力。能力不够,长城垮塌,运河也不可能航行,那怎么办呢?所以古代圣人讲究能力,这个能力一定要从基本的要求,慢慢磨炼起来。磨炼之后,能力自然就强。
圣人的第三个条件,是有智慧。《易经》德行之外强调的是智慧。因为你要替天下人判断他们的疑惑是什么,让他们解除疑惑。人生充满困惑,每一个人都如此,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常常要回答年轻人所提的问题。他问你这个怎么回事,那个怎么回事。我们就必须负责回答,你不能回答,就说明你智慧不够。你回答的事情,不见得是你都经验过的。如果经验过,当然可以回答,很容易。但是各行各业的经验怎么可能都有呢?各种人生的经验这么复杂,怎么可能都具备呢?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有一个乡下人问我。“空空如也”,代表这个人非常诚恳老实的样子。“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有这个智慧吗?我有认知吗?其实我也是无知的。孔子说自己无知,这一点跟西方的苏格拉底可以相呼应。西方的苏格拉底,表现得极为精彩。他曾经说,神说我苏格拉底最聪明,是因为所有人里面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是无知的。乍听起来像是反话,事实上,苏格拉底说只有他知道自己是无知的,别人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所以比他更无知。孔子也说“我无知”。但是有人问问题怎么办?“叩其两端而竭焉”,我就问题的两方面,要或者不要,好或者不好,仔细研究,然后给他一个答案。通常我们回答问题的方法,不在于回答而在于分析,把问题分析清楚了,提问题的人就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因为只有提问题的人,才知道问题的答案在哪里。这就是儒家的智慧,也是圣人的智慧。
(作者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来源:《大生》杂志-2008年9月号(总第29期)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9-18 16:10

:D

梁纯 发表于 2008-9-20 13:31

:D :D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9-26 09:29

:paishou:

尚卫国 发表于 2008-9-26 16:45

:paishou:

唐志杰 发表于 2008-9-30 16:19

:paishou: :paishou:

玺鸣 发表于 2008-10-10 22:48

:paishou: :paishou: :paishou: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易经》必须要懂的三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