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百刻和地支三合
【素问·六微旨大论】有着详细的记述,如: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
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所谓六二,天之数也。
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五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所谓六三,天之数也。
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意识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所谓六四,天之数也。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
如此推详十二岁,就会形成由年六步气而发生岁支申、子、辰三年,初之气同始于水下一刻,六之气同终于二十五刻;亥、卯、木三年,初之气同始于七十六刻,六之气同终于水下百刻;寅、午、戌三年,则同始于五十一刻,同终于七十五刻;巳、酉、丑三年,则同始于二十六刻,同终于五十刻。其具体的叠加数式为:
申、子、辰年 = 0+60.875+121.75+182.625+243.5+304.375 = 365.25 = 1岁
巳、酉、丑年 = 365.25+426.125+487+547.875+608.75+669.625 = 730.5 = 2岁
寅、午、戌年 = 730.5+791.375+852.25+913.125+974+1034.875 = 1095.75 = 3岁
亥、卯、未年 = 1095.75+1165.625+1217.5+1278.375+1339.25+1400.125 =1461 = 4岁
由水下百刻发生的一系列数字的变化,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地支三合最初形成的原因,其“1461”的终结之数足以让现代科学瞠目结舌。1461是什么数,我想天文爱好者可能知道。据现代天文学证实,我们的太阳系环绕银河系中心一周大约需要1461年。这种巧合是谁也不敢想的,但它就是发生了,而且是如此地严谨、深刻。这使我恍然大悟,一代宗师邵雍的“元、会、运、世”之渊源,实是上古《易学》数术精华的发扬、光大。其以2х4х8的大宇宙变化周期为底蕴的天人之作中,4运所构筑的全息元等于1440公度年,其实际数字就是1461岁(这些数理与本章无关故将另文探讨)。至此,我们对《易学》、对我们的上古先民们还有任何不恭的话,那就是真正的无知了。
地支三合因水下百刻这种计时体制产生,在以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被推广为相对时空位置关系的共性论断,并赋之于“化合”的定义。此外它还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传统五行中火克金的概念可能是错误的。按【三命通会】的意思,三合中的母支都应生本化局和主支五行的。如母申金生水局之子水;母寅木生火局之午火;母亥水生木局之卯木,但惟独母巳火是克本火局和主支之酉金的。既然金长生在巳,那么其巳之五行属性火,就不应该克金,而是生金的关系。这与本书《二维易学》里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新意 水风散人
有没有可能是巳、酉、丑合土呢? 没这个可能~`化合金是肯定的~`这是岁支在叠加过程中的必然方位决定的~死的 只有一种解释~`火金通奸~ 火土同宫-----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火生金:victory: :10: :paishou: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