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7 15:49

陰 陽 五 行

陰陽家與陰陽五行思想的緣起

中國最早的五行說───尚書鴻範篇:

「周書洪範云:『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又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極。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引自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維新.李漢三、P15)
史記中的鄒衍: 
「其次騶衍,後孟子。騶衍睹有國者益淫後,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始終、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先序今以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大並世盛衰,因載其禨祥度制,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孤考而原也。先列中國各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玆。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其術皆此類也。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始也濫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懼然顧化,其後不能行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史記中的陰陽家: 
「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史記》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漢書中的陰陽家: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捨人事而任鬼神。』(劉向、劉歆《漢書》,《藝文志》) 
漢代桑弘羊論鄒衍: 
「漢代的桓寬引桑弘羊的話說:『鄒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曠之道,將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法準平而欲知高下, 無規矩而欲知方圓也。於是推大聖終始之撸杂魍豕惺俊!唬ā尔}鐵論‧論鄒》)可見鄒衍的學說,在漢代時代是很有影響的。」(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馮友蘭、P339) 
陰陽家思想的主題: 
「陰陽五行學說對《呂氏春秋》思想體系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據《史記》的《孟荀列傳》、《封襌書》和李善的《文選‧魏都賦注》所載,鄒衍的哲學思想要點有三:一是『深觀陰陽消息』,以陰陽消長說明四時的更替;二是『禨祥度制』,即天瑞天譴說;三是『五德轉移』或稱『終始五德』,以五行相生相勝解釋朝代的興衰。」(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任、P18) 
鄒衍學說分類: 
「鄒衍的學說包括天文、地理、歷史三個部分,構成一個閎大的體系。..他的天文知識相當豐富,.被人們稱為『談天衍』。但其具體內容如何,現已無從得知了。...他的地理學說就是『大小九州』說。」(中國思想史.上.張豈之主編、P161) 
鄒衍的五德終始說: 
「鄒衍的歷史學說『五德終始說』,是一種神秘的歷史循環觀念。它以五德相勝關係說明王朝更替,先後順序為:一、土德,二、木德,三、金德,四、火德,五、水德。水德之後又是土德,開始另一個周期,循環無窮。每一個王朝代表一德,當一個王朝衰落後,必然被代表另一德的王朝取代。而新王朝興起的時候,在天意支配下自然界必定出現某種符應。某個君主認識到符應的含義,便成為受命者,取得統治天下的資格。他又自覺地效法符應顯示的那一德的性質為新王朝制訂各種制度。」 (中國思想史.上.張豈之主編、P162-P163) 
唐君毅論五德終始說: 
「吾今首當論者,為晚周漢唐之際,五德終始說中之帝王受命說之涵義。此說倡自騶衍,而其書已佚。然據呂覽月令、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史記封禪書、大戴禮、孔子家語,及淮南子等書,猶可考見其言『五德轉移,符應若茲』(史記孟荀列傳語),『五行相次轉用事』(史記封禪書如淳注語)之大旨。世之學者,類能道之。
本吾人之見以觀,此說在根本上為宗教性兼政治性者,乃無疑義。其原蓋是由殷周之際以來,潛存於民間,王者必受天命而王之思想之復蘇。五德終始之說,與殷周之際之天命觀不同,則在此中有五帝代興之說,而非只有一昊天上帝,降新命於新王。此五帝說之興起,或初由當時之有齊秦之東西二帝,乃漸有此天上之東南西北中央五帝之說。蓋又以東南西北,為春夏秋冬四時中,日之出沒所偏之方向;而五帝之德,即首與哽端臅r中五行之德,五行之色彩、如青白赤黑黃等,亦互相配合。人間之帝王,應天上之五帝之德之一而興之後,繼起之人王,即當依五行之序,而另應五帝之一德以興。帝王為政之道,所尚之色彩,及所立之種種制度,亦自當依五行之次序而轉變。為此五德終始之說者,即本之以論天地剖判以來, 唐虞夏商周歷代政治之道與制度之代易,以及當今主叻麘妗H淮酥形逍兄涡颍竟為一相剋之次序,或相生之次序,又當今之人王應在天上之何帝,則有不同之說。如史記始皇紀,謂『秦政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然後合於五德之數。』索隱注曰:『水主陰,陰刑德。』則秦乃以周為火德,而自謂應水德以勝之。然漢之張蒼,又以漢應水德,以勝周火。賈誼、公孫臣,乃主漢應土德,以勝秦水。此皆本騶衍之『五行之次,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淮南子齊俗訓)之說以為論,亦即依五行相剋之次序以為論者也。然後之劉向,又改而主依五行相生之次序。後漢之光武,亦信此五德之說,以赤符自稱火德,而繼王莽以起,謂『天心可革可禪』。此中,以五行之相剋或相生為序,謂當今之人王,應在天上何帝之德以興,因與實際上之政治權力之爭,互相夾雜,固多穿鑿附會之論。然觀此數百年之中之帝王,皆必托諸此五德終始之說,乃能自固其王位,而聚訟之多又若此;則想見此時代人宗教思想之篤, 正無殊於耶穌降世前後之數百年中之西方人。此時在印度,亦即部派佛教,與印度各派之宗教哲學大盛之時代。人類東西之思想之步履,蓋有其不侄险咴凇!梗ㄖ袊軐W原論.唐君毅、P542) 
陰陽家思想在漢代學術分類中是屬於數術類思想: 
「觀察自然現象,用來推測國家命吆蛡人前途的作法,在古代十分流行,並且出現了不少這類著作。漢代人把這種作法和這類著作叫做術數或數術。《漢書‧藝文誌》有《數術略》,為七略之一,包括了一百一十種著作,二千五百五十八卷,可見數術在先秦思想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數術略》又把這著作分為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六類。其中蓍龜、雜占兩類純屬宗教迷信著作,其它四類著作中包含著天文、歷法、地理等古代科學知識,也與宗教迷信結合在一起。《漢書‧藝文誌》說:『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凶之象,聖王所以參政也。』『歷譜者,序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會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生殺之實。故聖王必正歷數,以定三統服色之制。』『五行者,五帝之形氣也。』『貌、言、視、聽、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亂。』『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把自然知識和人事吉凶牽合在一起,是數術的特點。...數術之學與陰陽五行學說本來是結合在一起的。蓋數術家陳其數,而陰陽家明其義耳』。(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第142頁)戰國時出現了一個學派,將陰陽數術思想加以發展,企圖構造世界圖式,以說明世界的整體聯繫,這個學派就是陰陽家,又叫五行家,或陰陽五行家。」(中國思想史.上.張豈之主編、P160) 
漢代的天文學有五行說的系統在: 
「司馬遷敘述當時關於天文的知識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三光者,陰陽之精,氣本在地,而聖人統理之』。(《史記‧天官書》)這說明,『術數』的『天文』和『五行』是聯繫在一起的。天上的水、火、木、金、土五星,就是『法類』於地上的五行而得名。水、火、木、金、土是 『術數』中的『五行』的範疇,也是『術數』中的『天文』的範疇。」(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馮友蘭、P325) 
中國哲學史上的五行思想類別: 
「直到現在,我們基本上已把五行的各種意義分析過了,為了清楚起見,我們再把這幾種意義綜合列舉如下:
(1)指五種行為原則,疑為荀子所持。
(2)指五種物性,如尚書洪範及周子太極圖說所持。
(3)指人類生活上的五種必須的物質條件,如左傳裏蔡墨所持。
(4)為分類學上的五種分類原則,如呂氏春秋所持。
(5)指藉著陰陽二氣之流動而存在的五種『存在形式』,如白虎通及黃帝內經素問所持。
(6)指木材(植物)、火炎、泥土、金屬及流水。它們的象徵意義分別為生機興發,活動或變化,孕育或培植,禁制與伏藏。此為蕭吉所持。
   以上有關五行的六種意義,除(1)及(3)之外,若把其餘(2)(4)(5)及(6)這四項結合起來,才是陰陽五行思想中五行的完整意義。(鄺、P207) 
馮友蘭論陰陽五行家思想對於中國哲學和科學發展的影響: 
「陰陽五行家思想是一個科學和巫術相混合的體系,陰陽和五行這些概念,本來都是指一些物質的東西。在戰國時代的陰陽五行家的體系裡,所謂陰陽五行,還保持原來的意義,就是說,他們所說的五行和陰陽基本上還是物質性的東西。...鄒衍稱五行為五德,就是五種性質。...」(前引書、P342)「《呂氏春秋》稱五行為五氣。五氣就是具有五種性質的氣。 這五種氣,經常流動咝徐妒澜缰,所以稱為五行。五行在本質上都是氣。陰陽也都是氣,那就是說,它們都是物質性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下,陰陽五行的概念,對於中國科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就中國古代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陰陽五行的思想對古代的天文學、醫學、化學的發展都起了一定的影響。古代的科學家們或者把陰陽和五行看成是具有不同性質的物質原素,用以說明物質的構成; 或者用陰陽五行的相互作用,說明物質現象間的相互聯繫。...
就醫學而論,中國古代醫學認為人身的內部,與自然界有密切的聯繫;人身的組織,是與自然界的陰陽、五行相適應的。因此陰陽五行家的世界圖式,也成為生理學的根據。《內經》說,有天之陰陽,有人之陰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按四時說是夏)』。『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秋)』。『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冬)』。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春)』。『人亦應之』,『陽中之陽,心也』;『陽中之陰,肺也』;『陰中之陰,腎也』;『陰中之陽,肝也』;『陰中之至陰,脾也』(《金匱真言論》)。照這樣說起來,人的五臟,跟四時和四方是完全配合的。...《內經》說:『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就是各有『收』於自然界而『受』之。
例如『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類草木』。『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其類火』。『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其類土』。『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其類金』,『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其類水』。(《金匱真言論》)『五臟應四時』,肝應『春氣』,心應『夏氣』,肺應『秋氣』,腎應『冬氣』。這一種的生理學完全是以陰陽五行家的世界圖式為基礎的。...
因此從衛生方面說,也有《月令》。例如《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 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 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四氣調神大論》)一年四季的變化使生物有生、長、收、藏的反應。人也應該隨著四季的變化,對於自己的身體,作生、長、收、藏的適應。《內經》認為,人若是能照著這個『月令』去行,就可以卻病延年。『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 亂已成而後治之, 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同上)這是以預防為主的醫學理論。」(前引書、P342-P344) 
管子書中的陰陽說: 
「《管子》中的《形勢解》:『春者,陽氣始上,故萬物生;夏者,陽氣華上,故萬物長;秋者, 陽氣始上,故萬物收;冬者,陽氣華下,故萬物藏。故春夏生長,秋冬收藏,四時之節也。』」  「《管子》:『是故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時者,陰陽之大經也。刑德者, 四時之合也; 刑德合於時則生福,詭則生禍。』(《四時》)」
         陰陽家與陰陽五行思想的緣起
呂氏春秋序---(漢.河東.高誘撰)
「呂不韋者,濮陽人也,為陽翟之富賈,家累千金。」 
「秦昭襄王者,孝公之曾孫,惠文王之孫,武烈王之子也。太子死,以庶子安國君柱為太子。柱有子二十餘人,所幸妃號曰華陽夫人無子。安國君庶子名楚,其母曰夏姬,不甚得幸,令楚質於趙,而不能顧質,數東攻趙,趙不禮楚。時不韋賈於邯鄲,見之,曰:『此奇貨也,不可失。』乃見楚曰:『吾能大子之門。』楚曰:『何不大君之門,乃大吾之門邪?』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大而大之。』
楚默幸之。不韋曰:『昭襄王老矣,而安國君為太子。竊聞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耳。請以千金為子西行,事安國君,令立子為適嗣。』不韋乃以寶玩珍物獻華陽夫人,因言『楚之賢,以夫人為天母,日夜涕泣,思夫人與太子。』夫人大喜,言於安國君,於是立楚為適嗣,華陽夫人以為己子,使不韋傅之。」
「不韋取邯鄲姬,已有身,楚見說之,遂獻其姬,至楚所,生男,名之曰正,楚立之為夫人。」   
「暨昭襄王薨,太子安國君立,華陽夫人為后,楚為太子。安國君立一年薨,諡為孝文王。太子楚立,是為莊襄王,以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莊襄王立三年而薨,太子正立,是為秦始皇帝,尊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
 「不韋乃集儒書,使著其所聞,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合十餘萬言,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名為呂氏春秋,暴之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有能增損一字者與千金。時人無能增損者。誘以為時人非不能也,蓋憚相國畏其勢耳。然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以忠義為品式,以公方為檢格,與孟軻、孫卿、淮南、揚雄相表裏也,是以著在錄略。誘正孟子章句,作淮南、孝經解畢訖,家有此書,尋繹案省,大出諸子之右,既有脫誤,小儒又以私意改定,猶慮傳義失其本真,少能詳之,故復依先師舊訓,輒乃為之解焉,以述古儒之旨,凡十七萬三千五十四言。若有紕繆不經,後之君子,斷而裁之,比其義焉。」 
呂氏春秋書:(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p2.臺北華正)  
「《呂氏春秋》一書,係呂不韋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而成(詳史記呂不韋列傳),漢書藝文志列於雜家(呂氏春秋雖是雜家,但其主導思想則是陰陽家,詳附錄<呂氏春秋成書的年代與書名的確立>)。因此,各家各派之作,各自為篇,雜陳於呂氏書中。而各家各派有其獨特之思想,又各有其特殊之詞語,即同一詞語,恆殊其義。故注釋呂氏春秋,分別各篇所屬家派,實為首要任務。否則,必致張冠李戴,混淆不清,更不能瞭解文章之真意。」  
「呂氏春秋成於各家各派之手,紀述先秦學術資料,極其豐富,且有不少早已湮沒之家派,賴此得以保存,諡檠芯肯惹厥氛苁种匾鳌! 
呂氏春秋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呂氏春秋》成書于秦統一中國前夕,從時間上說,它屬于先秦階段,可是從它所代表的思潮和所起的歷史作用來說,把它作為秦漢哲學家史的發端就更為適宜。該書編者編纂此書,是直接為行將統一的封建皇朝提供思想統治的理論體系。它在秦朝未被採用,但對於漢代的政治和思想卻有重大的影響。就學術思想的演變而言,它開發了秦漢之際的道家思潮,推動了漢初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漢書‧藝文誌》把它著錄於雜家。以後的學者,囿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只肯定該書的史料價值,而認為它的學術思想漫衍無所歸心,不成一家之言,評價較低。我們要革除偏見,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還《呂氏春秋》以本來的面目和歷史地位。」(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任、P1)(案 作者應為牟鍾鑑教授) 
呂氏春秋的版本與章節: 
「《漢書‧藝文誌》記《呂氏春秋》二十六篇。今本《呂氏春秋》分紀、覽、論三大部分,紀十二篇,覽八篇,論六篇,總篇數與《漢書》同。每篇又有子篇若干。
十二紀按四季、十二月份排列,每一紀有紀首一篇和論文四篇共五篇,十二紀共計六十子篇。八覽各覽有論文八篇,但《有始覽》缺一篇,共計六十三子篇。六論每論有六篇,共計三十六子篇。加上十二紀末的《序意》一篇,全書計有子篇一百六十。東漢高誘的《呂氏春秋注》,是此書最古的注本,著錄于《隋書‧經籍志》」(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任、P1)
「在內容方面,首先它能夠以階級和客觀的態度對待先秦文化遺產,公開地申明要採集諸家之長,超出學派門戶成見,將各家學說中在它看來有價值的成份組織到一起。它這樣做,反映了時代的要求。」(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任、P6) 
陰陽家與呂氏春秋:
「陰陽五行學說對《呂氏春秋》思想體系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據《史記》的《孟荀列傳》、《封襌書》和李善的《文選‧魏都賦注》所載,鄒衍的哲學思想要點有三:一是『深觀陰陽消息』,以陰陽消長說明四時的更替;二是『禨祥度制』,即天瑞天譴說;三是『五德轉移』或稱『終始五德』,以五行相生相勝解釋朝代的興衰。」(任.秦漢、P18) 
呂氏春秋的歷史地位: 
「《呂氏春秋》的歷史地位:第一、它是先秦時期最後一部理論著作,也是對先秦文化的一次重要總結。第二、它是漢初黃老之學的先聲。...《淮南子》正是《呂氏春秋》的繼續和發展。第三、它對於整個漢代的學術和哲學,乃至實際政治生活,都有重大的影響,這些影響遠遠超出了漢初道家的範圍。首先,在學術資料上,漢代一些學者直接利用或仿效《呂氏春秋》而著述。...其次,《呂氏春秋》對於漢代唯物主義哲學和醫學理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任、P69) 
呂氏春秋與漢代經學的關係: 
「《呂氏春秋》對於漢代經學,包括董仲舒的神學,有巨大影響,兩者有不解之緣。經學家以六經為典範,以仲尼為先師,從不承認《呂氏春秋》與他們有什麼師承關係。實際上他們很看重《呂氏春秋》書中的陰陽五行和天人感應學說。自十二紀紀首被入《禮記》以後,以五行配四時,以政令配月令、天與人交相感應等思想,逐漸成為漢代儒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任、P74) 
「兩漢統治者在施行賞刑、頒布詔令時,都要考慮如何調陰陽、順四時、合五德,此種風氣,愈晚愈盛。《漢書》設《五行志》,將歷年發生的自然災異與政治變故,次第列出,附以董仲舒、劉向、劉歆及其他經學家的說明,目的是為執政者提供歷史借鑒。當然,不能說漢代的五行說全來自《呂氏春秋》,但是經過了秦火,先秦鄒衍學派的資料大都散佚,由《呂氏春秋》保存下來的十二紀與《應同》、《召類》等篇,至少是漢代陰陽五行思想的重要來源,當無疑問。」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7 16:27

阴阳五行的本义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一种哲学体系。

人的日常行为上升为经验,经验上升为哲学,哲学升华为信仰。

哲学是对事物的高度提炼,是经验的总结。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各种学术及宗教、包括平常人都有不同的观点。但相同的一点的是: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

唯物论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由矛盾构成,矛盾无所不在;而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变化的。这就是一种时空分析方法。矛盾为空间状态,发展为时间状态。二者构成由时空组合成的世界观。

古代包含道家思想的著作《淮南子》也将世界称为宇宙,宇者上下四方,表述空间,宙者古往今来,表述时间,也是一种时空结构。

佛教则是从认识论出发,人所认知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入,及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生命结构,这是空间表述;人所认知的十二因缘为生命流程,是时间状态。二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时空体系。世界一词就是出自佛教经典。

而现代科学对世界的分析也是如此,三维空间加上一维时间,构成四维时空,时间与空间组成世界。

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同样属于时空结构,阴阳表述空间状态,五行表述时间结构;这是一种世界观。正如在纷繁复杂的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物理定律,并可根据一定条件从定律中推导出相应的结论一样,阴阳五行也是从宇宙万物中归纳出来的时空定律,亦即古人对世界或者说宇宙的理解及抽象性概括。这个阴阳五行就是个时空定理,可将相应的现象纳入这个时空定理之中分析,从而得出所需的结论。

世界观不是唯一的,侧重点不同、角度不一,所以也就无所谓对错是非之分。

阴阳本义

阴阳指事件相对性概念,是从空间意义上对事物的描述。任何事物,只要纳入一个系统,就可对其进行相对性描述。有长是相对于短而言的,有明是相对于暗而言的,有男是相对于女而言的。是与非、美与丑、清与浊、好与坏......都是相对性的描述。

阳代表事物的刚性、外在、向上、运动、简明、积极、无形等等的一面;阴象征事物的阴柔、内在、低下、静止、繁复、消极、实际等等的一面。

任何事物都包含相对性概念,用一个相对性即可高度概括世间万象。以人为例: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一个人身上,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表皮为阳内部脏腑为阴。表现在一件事上,则所谓凡事有利必有弊。而且利弊之间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安知非祸”,即指此意。动物分公母,植物分雌雄,季节有冬夏或雨季旱季,世界上没有单一性的结构,阴阳无处不在。

五行本义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表达的是事物生、长、化、收、藏的发展过程,是从时间意义上对事物的分析。用现代较易理解的方式表述如下:

木指事物的萌发、成长及向外发展的阶段;

火指事物的兴盛阶段及极度张扬的过程;

金指事物的成熟、衰退及向内收敛的阶段;

水指事物衰退到极点并终归于空无的阶段,也就是归藏之时。根据太极原理,一切事物凡是终点也就必是起始。也就是说水是上一个时期的终结,下一个时期的孕育阶段。

土是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转换点,所以是万物的归宿,又是新事物的起点。万物归于土,亦生于土。

土的终结与水的终结是两个概念。水的终结是整个系统整体意义上的终结,土的终结是一个系统内阶段性的转换过程。

为什么要用金、木、水、火、土这五者表示这五种状态呢?因为这五者与这种状态有相似性,故取其象征意义。我们也可以用其它词来代替这五种物质表示五行,比如A、B、C、D、E ,或哆、啦、咪、哗、索,这并不妨碍五行的本来意义。

总之,五行表述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时间意义上概括。

阴阳五行归纳起来,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定理。

阴阳与五行,分而为二,合而为一,表述的是同一概念,阴阳是五行的空间态,五行是阴阳的时间态。

阴阳五行与我们的生活似乎很远,实际上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应用,很多日常生活中都暗藏玄机,只是不了解而已。

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住房一般都有这种体会:如果房子太大,住在里面的人太少,尤其是空荡荡的老宅子,人住在里面往往不安宁,倒霉、出事、易生病。

按阴阳而言,人与房子之间,人属阳,房子属阴。阴太盛则侮阳,意思是房子太空旷就会对住在里面的人造成妨碍。老宅子是阴中之阴,更容易出问题。如果住在里面的是男人还好一点,女人就更麻烦,老是容易生病、倒霉。因为男人是阳中之阳,还能扛一阵子;女人是阳中之阴,更容易受阴气之害。

解决的办法是,尽量让房子里面的人气旺一点,增加点阳气。如果条件不允许,还有办法,一是平时注意房子的透光通风,增加阳气;二是多养点宠物。独守空宅的老人与女人,尤其要多养宠物。

现在许多人天天在网上喊杀宠物狗,不知道对动物的宽容,恰恰是在保护人自身。

上述这些方法就是在了解阴阳的基础上,做一些合理的调整,不然老倒霉,就是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你能说阴阳五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此文既然讲阴阳五行,文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玄学。但讨论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带起一批风水先生、预测大师,而是为了从阴阳五行的应用过程深入地认识其意旨。更希望由此提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一种成熟的哲学,形而上可坐而论道,形而下可推演万物。高至宇宙人生、济世经邦,卑到医卜星相、百姓日用,无所不包。能达到这种程度,才是真正的成熟而完备的哲学体系。

这里讲阴阳五行,只是希望做为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由此深入,才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极大的宝库,其中大批的宝藏让我们当成土疙瘩扔掉了。西洋文化有许多先进的东西,我们应当兼收并蓄。但经济的强势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先进与合理,更不说明那种文化就能适合我们,我们不能因此将他们的垃圾也当成宝抢过来。每一种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我们有多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但每一个征服者实际上都变成了被征服者,因为他们融入了我们的文化之中,反而被我们同化了。我们深厚的的文化根基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西方文化的大举入侵,年轻一代唯美国马首是瞻,才是我们民族前所未有的危机。

韩国人经常抢别人的历史,也是面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无奈之举。韩国年轻一代西方化的浪涛,已经浸蚀其本土文化,使韩国逐步变成西方体系的一个点。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只能屈从于别人的文化之下,那才是精神的奴婢。

自己落后了,奋起直追才是正途,而绝不应当是奴颜婢膝、自甘下贱地巴结与投靠他人,屈辱地被人踩在脚下。不要妄自菲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也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比如一年的气候,春夏是向热的方向发展,是个张扬的过程,阳主事;秋冬是向寒的方向发展,是收敛过程,是阴做庄。在气候的变换之中,阴阳相互转化,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循环往复,无有穷尽。

孤阳不生,孤阳不长。阴阳必依赖对方而存在,此有故彼有,此无则彼无。没有了丑,就没有了美的概念;没有了坏,好又从何谈起?有好的存在,是相对坏而言的。世界上有君子,是相对小人而言的。有生必有灭,有是必有非,这两者是永远的孪生兄弟。阴阳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原子之中,负电子永远绕着正原子核旋转,正负的结合,才能构成原子的世界。磁铁的正负极各居一端,才能构成一个整体,只有一极的磁铁是不可能存在的。一个巴掌伸出来,也必然有手心与手背,手背决定架构,属阳;手心决定具体的用途,属阴,手心与手背是不可割裂的。警察与罪犯,一阳一阴,但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方有彼。没有了罪犯国家养警察干嘛?这个行业就消失了。有上帝必有撒旦,有光明必有黑暗。消灭了黑暗的同时,也就无所谓光明了,因为光明是相对黑暗而言的。

阴阳是相互包藏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秋天是肃杀的季节,万物衰败,但正是在落叶的地方,包藏着新芽,来年的新叶就从这里萌生,此为阴中藏阳;火焰的中心是温度最低的地方,这就是阳中藏阴。手掌上,大拇指属阳,其余四指属阴。一个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功能大致相等,这是阴阳的对等关系。属阳的大拇指包含两个指节,双数为阴,此为阳中藏阴;其余四指属阴,四指各三个指节,单数属阳,此为阴中藏阳。

阴阳是相对而生的。一男一女在一起,男的属阳,女的属阴;老妇与少女在一起,老妇属阴,少女属阳,因为老妇为衰退,少女为成长。两个同年的女孩子在一起,个性张扬的属阳,性情温柔的属阴。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之理,好与坏、是与非,都是相对而言的。说你的好友有才华,是因为他比周边其他人的学问更好一点,这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如果将他与两院院士相比还叫有才吗?

阴阳是相互需求的,比如磁铁的阴极与阳极相互吸引,男女相互爱恋。再比如属阳的男人,往往被属阴的女性的美貌和身体这些实质的内容所吸引,实质属阴,这是阳对实质的阴的需求;女人却更需要感情上的呵护、更看重附加在行为之上的意义,这是阴对虚性的阳的需求。阳者求其阴,阴者求其阳。

阴阳是对等的,阳长阴消,阴长阴消,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其内在实际却是阳随阴长,阴随阳长。春夏阳气增长、阴气消退,这是外面的现象。但外在的阳气生长的同时,内在的阳气却被消耗殆尽,与阴气的表面消减属于同步。秋冬阴气长而阳气消,也是外在的现象,外在的阳气消减的同时,内在的阳气却在暗暗积蓄,故内在为阳随外在的阴增长。老公当官了发达了,老婆的地位亦水涨船高。人口增长的过程中,男女数量是同步增加的。

阴阳有一种自然的平衡力,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之时,多半会自然地往相反的方向逐步转化。到了绝望之极的时候,往往是好运的转折点到来的时候,严寒过后就是春满天地。股市总是在起伏之间徘徊,从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无休止的熊市,牛熊交替如同江海中的波涛,波峰与波谷相互交替。上了4000点想6000点,上了6000点认为10000点是自然而然的事,你见过谁的个子永远往上长的?季节之中,冬天阴气重,暗中却阳气渐生;夏天阳气重,暗中阴气渐生。如此周而复始,永无穷尽。人体的阴阳也随着自然的阴阳消长而变化,当这种消长变化失衡时,疾病随之而生。中医治疗是一种综合的平衡、整体意义上的调整。一切的疾病,发病部位只是表征,深层次原因是整体的失衡。中医的治疗,就是借助外力调节人体内的这种阴阳的节律、五行的平衡。

从上述观点上可以看出,阴阳论类似于现在的矛盾论,但远比矛盾论的内涵深广。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7 16:27

五行的相生相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五行的相生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五行的相克关系。

五行相生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

木是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而火是兴盛阶段,故木生火;

凡事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火到了顶点,向前发展的性质就告一段落,土是事物向上发展与向下衰退之间的转换点,故火生土;

阳尽则阴生,事物衰退的性质就显现出来了,金是衰退的象征,故土生金。

再往前一步,水是事物衰退到极点的象征,故金生水.

凡事盛极则衰,衰极则又复兴,而木是万物萌发的象征,故水又生木.

此为一循环过程,生生灭灭,周而复始,无有穷尽。

五行相克的问题。

凡相克,必定是前者状态的终结。

木为萌发生长过程,金是这个过程的终结,所以金克木;

火是鼎盛状态,水为衰极,是鼎盛状态的彻底终结,所以水克火;

土是收藏转化阶段,木为生发,木为收藏阶段的终结,故木克土;

金是衰退阶段,也是向内的收敛过程,而火恰恰相反,是极盛阶段,是极端张扬的过程,这个张扬与收敛是完全相逆的,所以火克金。

土是收藏转化阶段,水为衰竭阶段,一个是仓库盈溢,一个是相对意义上的空仓,空仓当然是满仓的终结。

五行是单向性的时间指向,只能由后者终结前者,不可以由前者终结后者。时间只指向未来,不可能指向过去。

以金克木为例分析:木为萌生的开始,金为衰退的起点,生长的状态至金己终结,当然是金克木。为什么不是火为木的终结?火还是向上的势头,是木的状态的延续,这种发展势头还远没有达到尽头。为什么不是土为木的终结?土还在转化过程中,生衰两种力量还是较着劲,所以谈不上终结。为什么不是水为木的终结?至金的阶段,生长的势头己尽,根本持续不到水的阶段。这样一分析,金克木就是不二之选,必然之理。

再分析一下火克金。金为衰退,至水的阶段,衰势依旧;至木的阶段,兴占主要地位,但衰并没被完全抹去,兴衰两种力量还在较着劲,就象春天,寒气尤存,立春后倒春寒与下春雪的事也见得多了。至火,才彻底搞掂。所以必然是火克金。其它以此类推。


五行之义,是生、长、化、收、藏。

行是周流之义,五行是阴阳的时间态,阴阳是五行的空间态。时间必依空间而存在,空间也必依时间而存在,没有了其中一样,则两者俱灭。阴阳与五行是不可分割的。

关于五行,普遍的观点是五行各主一方,这是移步换景、轮流做庄的观点。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知道阴阳五行的流转过程,而不能统之为一,是未得其真谛。东方哲学是是集约式的,哲学的终极点必归之于一点,以一而统摄之,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五行是阴阳的时间态,而阴阳,归根结底是阳的表现形态。阴是阳的收藏的表现,阳是阳的发散的表现。阴只是阳的另一面。五行的周流过程,实际上是阳的生、长、化、收、藏的过程。

关于五行的真实意义,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五行是五种物质,有人认为是五行是五种性质等等。这种说法非常普遍,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五行的本义是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时间态。木、火、土、金、水指生、长、化、收、藏的整个过程,是确定不移的过程之义。

认为五行是五种物质的理解是最不靠谱的。比如人体内脏中,肺属金,请问谁见过有人长着金属的肺?肝属木,请问谁长着木头的肝?脾胃属土,未必脾和胃是泥巴捏的?西方属金,难道西面的大地都是金属铸造的?北方属水,北面也不全都是汪洋大海。

若说五行是五种性质,那世界是否仅此五种性质?任何一种哲学,如果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对世界有一个抽象全面的概括,即是不完全的解读,这种哲学就站不脚。五行是五种性质的说法,显然不足以概括世间万象。

在佛学中,对物质世界的概括是:地、火、水、风。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世界的解读。按我的理解,地指固态及其性质、水指液态及其性质、风指气态及其性质,火指能量及其性质。任何物质都不能超越这三态与能量的组合,这种概括显然是很全面的。但其中包含的水与火,与五行中的水与火不能等同,这是另外一种哲学体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世界摆在眼前,认知与分析方法无以计数,各有各的入手点。以现代的唯物论否定其它一切哲学与认知体系,显然是一种很幼稚的看法,唯物论只是诸多认知体系中的一种。这些认知体系,各有各的立足点与各自的分析层面,无所谓是非对错,也无法比较其高下。高下之比较,一定是要在同一体系之中才能建立。你说钻石硬?还是牡丹漂亮?这显然是不能类比的,因为两者不是在一个体系之中,无法比较。

任何一种哲学,一定要对世界有一个高度抽象与全面的概括,才能立足。如果一种哲学说了三、五十个字还没有将世间万象概括清楚,这种哲学就是还没有成熟的。阴阳五行体系的七个字、易经体系的八个卦象就将世界概括完全,归纳起来简约之至,展开来变化无穷、衍生万象,这些才是最精练的哲学体系。

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台采风节目,一个古代大户人家百年老宅第的大门进口,摆着一口贮水的大缸。节目采用竞答方式,问这口缸的作用。没有一个人说得对,节目公布的标准答案是:为了防火。

这个答案实在是有点幽默感,做为央视,这种最基本的错误是不该犯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的结果。

正解应当是:风水结构的需要。

人的居所,最好住在集天地灵气之地。天上空无一物,但天地是对应的,可通过看地形地势的走向,以确定天地灵气之所在。灵气须藏,否则过于发散,住在此地的人就无法得气之益。

前面讲过,水指事物衰退到极点并终归于空无的性质。故水主静、主藏、主止。住宅前有水,气到水前就止住了,气的作用就生发于住在此地的人。所以风水讲究藏水得水。

古代的富贵人家的宅院,没有不符合风水理论的。住宅的选址、排列布局,无不藏阴阳五行之理。外行走进去看看,嗯,有钱!就完事了。内行进去看看,却有许多门道。

现代建筑中很大部分也是考虑了风水因素的,尤其是江浙广东等富庶之地,绝大部分住宅都有阴阳五行的考虑。

现代社会如此唯物,但政府机关的建筑多半要过过风水先生的眼。尤其是银行,无不注重阴阳五行的结构。银行门口绝大部分都有石狮子,前有旗杆,房子左右外突而大门内进。只要条件许可,前面必有水池。这些都是根据阴阳五行综合考虑的结果。外行人永远不知道这些结构中所藏之玄机,内行人方可意会。

我住地旁边有一条饮食街,生意很火爆。但其中一家大型餐馆,从我到这里的七年间,换了十来个老板,转让来转让去,没有一个人做得起来。按阴阳五行而言,那个地方煞气极重。可就是没有人知道,个个直奔里面去找死。

阴阳五行,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可知,夏天渴过了头时,我们接连不断地喝水,还是口渴,但吃一片西瓜--不管是否冰镇的,就立即能解渴,并且能管很长时间不需要再喝水。

在夏天的烈日的暴晒之下,很多植物都焉了,而西瓜在烈日下毫无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西瓜是寒性的,只有寒性的东西能耐酷热。所以人食用后能立解暑热。同样是水份,中性的水却没有这么明显的功效。

而附子,中药中的大热之物,只能生长在长年不见阳光的深林沟壑之中。能在这种阴凉之地生存,说明附子是热性的,所以人食用后,能治寒性之病。

这个例子源于百家讲坛,也是中药寒热之性的典型例子。

如果有兴趣看看中药图谱,就会发现,凡热性药材多半生长在山的背阴面、树下、沟壑之中,而寒性药材多半生长在向阳、温暖的地方。

我们日常的食物多是中性的,当身体内部发生不平衡现象而引发疾病时,需要食用这些偏阴或偏阳的食物予以调节,回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比如食用姜,也是一味中药材。其性温,按阴阳而言,属阳。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应当知道,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姜--尤其是野姜,必定生长在阴凉之处,比如沟沟渠渠中,属半喜阴的植物。故其性温,因其温才不畏阴凉。

我们受寒后,得了风寒性感冒,只要切一点姜,炖上红糖,服上一、二次,必愈。中药调偏补弊,寒病需温药。

性温与性热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周易中的少阳与老阳之区别。所有小小感冒就不能用性热之药,凡事过犹不及,走过了头就会成为另外的问题。

当然中药的药性并非这么简单。比如重浊者多降;质轻者多升;子类多降,花类多升;轻升者属阳,重浊者属阴。同时药性各有其五行属性,与味色等相结合,比如黑与咸者多入肾,白或辛者多入肺等等。再与人体经络等结合起来,其药性及应用变化极为繁复,

举上面这个简单例子,仅仅是便于理解。

感冒在中医中分风寒、风热、暑湿等等。

风寒性感冒,其最典型的症状为流清鼻涕,畏寒。这种情况属寒症。才能用性温的姜治疗。

如果鼻子发热,一点鼻涕也没有,千万别用这个办法,否则越治越重。风热要用凉性的药。

前面讲过,姜性温,故能治寒性的感冒,这只是从阴阳角度一种分析。姜性辛,从五行而言之属金,从经络而言入肺经,风寒感冒属于呼吸系统的问题,呼吸系统是五行中金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姜能治风寒感冒。当然用法上还有讲究,于治感冒而言,捣汁服用比煎服效果更佳,《本草纲目》记载,“生用发散,熟用和中”,生熟不同治病的侧重不同。


早些年有一次我父亲感冒,属风寒性的感冒。

找一位当西医的朋友开药,那位朋友正在自己看中医书,就照本宣科下了一副治感冒的中药。结果回来煎完喝下去,不一会那清鼻涕如同开了水龙头。

赶紧回去找那朋友,那朋友一看,坏事了,药下反了。本来是寒性的病,需下温性的药;结果当成了风热感冒,下了味凉性的药。结果加重了病情。

现在许多西医喜欢开中成药,患者吃后,有的感觉有效果,有的一点效果没有,有的还有反作用。西医连疾病的最基本的寒热燥湿都弄不明白,就敢开中药,也算是他们的勇气可嘉。有效果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没效果是理所当然。不是药不管用,是人不会用。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18

本帖最后由 liuliuliu 于 2014-2-28 17:21 编辑

一、阴阳与五行基本概念
第一讲
  1、 什么是阴阳
  《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反过来说道就是表现阴阳的学说。
  这是中国古代对阴阳最有权威的解释。但是,这种解释只阐述了阴阳的现象。用现代逻辑学讲,这只是阴阳的外延,并没有解阴阳的本质。我们给阴阳概念的定义是:
  阴阳指自然界两种对立又统一的物质势力,用以来表明物质的状态和变化。
  根据这个定义,古人模拟日月星辰的天体运行创造了一幅太极图。
  
  在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里,就像太极图表示的那样,到处都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內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由阴阳两种现象相对构成存在的。无论是有生命人和动物、植物或无生命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从人“吾” 的角度观察全部阴阳相对。
  由这些物质为基础,延伸到了人的思想意识的活动,从物质到精神,也是由阴阳相对所表现的。下文将逐步介绍。
  可见,阴阳应用的范围就无处不在了。这便是人们所称颂的:一幅表现阴阳的太极图便格尽天下万事万物!
  阴阳是唯心主义吗?
  首先,我们必须给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清最基本的概念。
  唯物主义:世界万物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除了实体物质之外,时间和空间也是运动着的物质客观存在的形式。
  唯心主义:世界一切事物的根源是由意识或精神决定的。是意识决定了物质。
  阴阳是意识决定的吗?显然不是。
  阴阳学说对物质形态是这样认定表述的;
  阳;太阳、白天、明、晴、高山、实体、动态、雄性、凸、背……以此延伸类推。
  阴;月亮、黑夜、暗、雨、河流、虚体、静态、雌性、凹、胸……以此延伸类推。
  很清楚了,阴阳是物质客观存在的各种形态,它不是什么意识决定的,是中国先民观察自然界阴阳万物的记录。
 
  其中谈阴阳的定义时就有不少的后生反驳,他们这样讲,太阳是离子态,水是液态,月亮是一个星球,地球也是个星球,两者怎么分阴阳?哪有什么阴阳?你硬说它有阴阳,这不是意识决定的又是什么呢?咋一听这也似乎有道理,但仔细一分析就错得离谱了。
  我们分析阴阳是以人类的“吾” 为核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感应传输给大脑,通过分析才认定的阴阳属性。比如,我们说太阳为阳。我们站在地球上往上看,它发出光,射出热。水是阴,天下雨光和热就减退了,两者都是在“吾” 的判断下得出的结论。
  老子在五千言《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指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物”, 相对宇宙都是阴,太阳是阳,因为 地球不能发光,万物生长要靠太阳。自然界的万物生生不已是靠阴阳二气和冲 。
  反对方是以脱离了“吾” 观察世界万物的前提,忽落了宇宙运动对我的作用, 直接分析物体的质。这在逻辑学上叫偷换概念。我们是把我核心与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西方人是脱离了我直接对物体局部分析,这也是东西文化的差异所在。
  实例指证:泉州鲤城为我,我站在老城区,面北视清源山脉为阳,面南视晋江和洛江为阴,在阴阳相对的大环境下就自然地形成了一座城市。中国所有城市都有这个特色。从中国的版图看,大西北、北、东北是阳,这些地区地势海拔高。南方东南是阴。地势海拔低。风水学里讲山管人丁水管财。所以中国数千年来是权力在北,发财在南。迄今也是如此。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坚定的帅红军北上,占据西北高亢的地势,然后居高临下解放全国。我们在电影和电视里也能看到,毛泽东用兵之道,他总是把军队分别占据在以高山为依托的地型地貌上。
  这类例子从古迄今不胜枚举!
  现在阴阳学说的学问已不是中国的专利了,早就走出了国门。朝、日、韩甚至美国都在应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的路线是;西安----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从这个路线图我们用阴阳理论去分析其中的奥妙无穷……
  
  在阴阳世界观的范围中,对阴阳五行的认识也是用这种方法类比推论的。延伸,要延着本意向更深层次表明意思,比拟,一定有相互的共同点,上例硕鼠和奴隶主共同点是不劳而获。所以不能无限度的延伸比拟,这也是界定阴阳观的科学方法。
  阴阳观比拟延伸推论的是非物质的思想行为,长期以来已形成了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也是以物质为基础的。
  《老子》第二章一段是这样讲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讲的这段话都不是物的阴阳,全是抽象的阴阳相对。
  我们通常用的语言和行为如:
  阴谋、阳谋——阴阳。向上——阳。进取——阳。向下——阴。固守——阴。收敛——阴。张扬——阳。这虽然是思想意识的表现,思想意识决定行为,它与物质形态相映成理。
  人的情绪也分阴阳, 情绪亢奋为阳, 情绪低落为阴, 我们讲养生, 讲武术太极锻炼身体就是要达到阴阳互动, 平衡动静, 调节情绪。中医讲情绪不稳定是生病的根源, 有了病要三分治七分养 , 养就是调节情绪。一个人老生闷气就是阴,老发怒就是阳。这类情绪一定会生病的。情绪用药物是不能治的。
  情绪不可连续亢奋,也不可恒久阴沉。
  
  实体和空虚对应才能显示实体的存在。人们通过视觉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通过分析、对比、联想产生了对事物的认识,提高到精神世界,才有了意识认知和倾向。这些现象都是无可非议的。不然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了。我们不能以纯物质的观点否定精神世界的存在。因此, 延伸了的部份也是唯物观的范畴, 它的根基还是物质。结论是:阴阳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产物,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24

第二讲
  2、什么是五行
  由于时空运动,使客观存在的阴阳物质元素在不断地产生变化,以达到平衡地永久运行的物质世界,物质变化必然有生克制化的作用力。这五种作用力及作用的过程就是五行的实质。
  以上我们讲了阴阳世界观的合理存在,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由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强者化弱,弱者转强,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生灭必有生克制化的力,在这种运动的过程中古人结合客观物质的形态的变化,创造了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元素。其中既有物质的概念也含有运动的、永往直前的时空概念和抽象的精神活动。
  比如,金属类为金、土地山石为土、海洋河流雾露之水为水、火焰为火、木草类为木,这些是物质的表述。
  东方木、南方火、北方水、西方金、中央土,就是空间与物质形态相结合的表述。
  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季交结点为土,是时间与物质形态结合的表述。
  虚为火、实为水、进为木、退为金、中和为土,是精神活动的表述。
  由此延伸到自然界的生命体及各门学说,阴阳五行运动之实质就像太极图所示,囊括了天下万物。这种观点始终影响并指导着从古至今的社会进步和发展。
  显而易见,五行的生克制化是唯物主义的范围。看似有些唯心的成份也以物质为基础的精神升华。世界上的万物运动变化并不是凭主观臆想出来的。更不是什么封建迷信。
  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疯狂侵入,再加上我们的教育理念采用的是实用主义,对于中国古老文化的内涵及实质的宣传教育有些缺失。竟然有些学者把阴阳五行与现代科学同等比较,当作伪科学来批判,这是十分荒谬并错误的。
  从上文对阴阳五行粗略地解释,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不在一个层面上。阴阳五行是对宇宙整体的认识观。采用综合性地认识物质及非物质的方法。按照一物一太极的原则逐级扩大或缩小。极小或极大都是一个一个圆方混合的整体。
  现代科学是从西方传入,对纯物质局部地分解,把整体一个一个地切割开来。用实证的方法在实验室反复验证。阴阳五行不是纯物质的概念,既使有纯物质的部份,它也是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先天决定不适应这种验证方法。
  两种思想观点表现最激烈最严重的斗争莫过于中西医了。我们打开互联网,只要你谈医马上就有两股势力再做你死我活的斗争!
  反中医的急先锋是西南某医学博士张功耀,后台的理论支持者是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吹鼓手是司马南和福建云宵的方舟子……
  首先声明:我不反对西医,我青年时当过三年的赤脚医生。中医的马丹阳十二针歌我还能背几首,小病小伤俺也能治……中医和西医两个老师,西医老师是从军队下来的,姓郑,很牛!中医是地方上的祖传世家姓陶,两位老师我都尊重。当时的年代是走毛主席中西医结合的路线。全国都一样。编制结合了,但因为学术理论的严重差异人的思想行为怎么也结合不了。陶老师和郑老师就经常私下里说对方的不足……
  45年过去了,郑老师在18年前因多酒肝病去世。陶老师现已85岁还在地方上行医。早几年我回老家邂逅陶老师,他已不认识我了,但我看他的音容笑貌还是那么健康。事实证明,中医养生。西医治病。但我们千万不要迷信。西医现在占上风,治死的人也占上风。

阴阳和五行的关系
  广义而言,五行是平衡阴阳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但是,我们在论述阴阳观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一物一太极的逐步扩大和缩小,五行对应四方和中间,相应的是一年四季和一天的24小时。当五行分化到各自为单位的时候其自身也存在阴阳对应。每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内有自身的阴阳属性。这是以地支来划分的最小单位。比如亥子水,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是亥时,属阴水。十一点到第二天零晨一点子时属阳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如果配值天干,这些地支的阴阳属性则要服从天干的阴阳标准。亥水成份主要是壬水,子水成份对应癸水,壬排位九属阳,癸排位十属阴,这便是阴阳属性的转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直视物体,以五行之一的土为例,大地是土,高山也是土,高山是阳,大地就是阴。这是从视角的高低状态划分的,土的本质不变。如果从本质再分,坚硬的土是阳,松软的就是阴。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定,五行作用于阴阳,其自身也囊括了阴阳观的全部内容,但不等于大于阴阳。阴阳是静态的名词,五行作用于阴阳是动态的过程。两者有互相依赖的交叉关系。

根据文字记载,最早是箕子语;《尚书•洪范》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也只能推演到商纣王的时代。那么,商纣王之前八卦产生存在了,夏朝名曰《連山》。八卦己经反映了阴阳五行观。所以不能以此证明阴阳五行学说起源的时间是商朝晚期。只能说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生活中已广泛应用了。究竟怎样推测、猜想阴阳五行的产生才合理呢?
  这要从史前文化的符号开始。
  文字产生之前先有符号,这一说法是大家的共识。孔子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大家公认为是伏羲。画卦、画河图、画洛书符号是伏羲一个人完成的吗?孔子恐怕是唯一的证人了。这么大的学术工程靠一个人能完成吗?显然经不住推敲。到底是谁画了这多流传万代的可实用的符号呢?现在已无法考证了。
  今年夏天,我给河南洛阳天基地产公司的员工讲风水学,我说两件事你们不知道,1、洛阳是中华文华的发源地。2、洛阳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风水学发源地。前者是《易经》里讲的“洛出书”。 后者是《左传》里讲的东周第二代平王东迁,招集大臣“相地。” 风水学界说晋代的郭朴是开山鼻祖不可靠,中国上古的人住地都选址“相地。”
  我们根据这些记载就可以认定河图、洛书及八卦的符号是最早的文字雏形,推测它是华夏先哲们几代或几十代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处。这样判断不会错,比孔子的话更可靠。比现代人猜想是外星人送来的“礼物”更可信。虽然无人能考证出它的真实的出处。
  据此,我们有理由认定;与阴阳五行相印证的河图和洛书的符号就是阴阳五行理论的发源地。与太极图相印证的阴阳鱼是阴阳理论的标志。
   河图是由二十五个阳点和三十个阴点组成,周易〖系辞〗说:“凡天地变化五十有五,此所以变化而行神鬼也。”
  一六共宗于北、二七为朋于南、三八同党于东、四九友帮于西,中间五阳十阴结为一体。我们也可以立起来看河图,一六在下、二七为上、三八为左、四九为右、五十在中。古人就是以我〔吾〕为中心面南观察自然界的。
  宋代的学者刘牧这样解释河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则阳无匹阴无偶,故地六成水、地七成火、地八成木、地九成金、地十成土”。
  天地生成之差数皆五。
  在中国,每年六月十一月之夕、水星行至北天,二月七月之夕、火星行至南天,三月八月之夕、木星行至东天,四月九月之夕、金星行至西天,五月十月之夕、土星行至中天。
  这些又与五行分布的方位、空间也完全一致。月数之间的差距也是五。
  从数字上看十一月为一水、冬至。天一生水, 河图之阳为一。天三生木, 河图之阳是三, 对应春分。天二生火, 河图之阴是二, 对应夏至。天四生金, 河图之阴是四, 对应秋分。阴阳对应。
  从图型的摆布,时间顺序,空间方位,数字差额,都与五行所指完全一致。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是由河图而来。河图是中国古代先哲观察自然的记录。因此,五行学用现代的名词解释应该属自然科学的范围,或者说重点包括自然科学。
  从图形上看只有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就像〔十〕。似乎与时间对应错位,这是因为河图的境界高出人类生存依赖的物候环境。是天地生成之前、或者生成过程中推断的描绘。所以人们称之为先天河图。宗教为什么都用〔十〕或近似〔十〕的字样作为标识?这恐怕不是自然巧合吧!这是宗教向往的境界。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阴阳五行的运动,在河图里还无法展示其生克的功能。它是一个个固定的符号。它要借助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以表现五行的天干地支的运动才能充分表现。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24

宋朝大易学家朱熹说:“洛书盖起于龟象。故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形象地说明了洛书数字的排序。
  洛书又何尝不是起于人象呢? 二四八六是四肢, 三七为左右胸, 一九为头和下部会阴处 。
  洛书由二十个阴点和二十五个阳点组成。把成土的‘地十’给取消了。并且把生成之数全部分配到了四隅。地六成于西北,地二位于西南。地四在东南。地八在东北。五在中央。所以古人造字用“吾” 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我”。 吾为心,心在吾心。
  我们在应用中常常把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看成一种合作的吉数,在奇门遁甲、玄空风水的应用中是常见的。这是因为原河图先天之数是在一起的。在洛书中才进行分化。这是一个很奥妙的问题。怎么演化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分布、前者与后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承接关系?
  据此、历代研易者都在考证古籍,试图在河图、洛书与八卦的关系方面,从数的运动变化里寻求合理答案。但是,这个衔接过程应该是一段遥远的无法考据的历史,一切的推断只能是猜想。我们也可以这样思考;就像前面所述,河图是地球生成过程的标识,洛书是地球生成之后标识。“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地十’就是地球〔吾〕的本身。地十已成,吾不见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四隅之所以体现出来,是以人‘吾’为核心观察大地的方位。地球是吾、和人的自吾是一致的,这就是天人合一。
  洛书的九宫图仍以中五宫为核心,分东西南北和四隅,填补了河图四隅的空缺。己经与中国的原始地貌及五行作用于万物的生克制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五行附在洛书上分工更具体;
  水一、火九、木三、四。土五带二又連八。
  金六连七阴阳会,八方九宫各安家。
  
  洛书数字分布是和时空、地理方位相对应的。一水为北、对应冬至。九火为南、对应夏至。三木在东,对应春分。七金在西、对应秋分。四隅分别对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洛书的数和河图之数有内在的连接关系,这也是历代学者们的共识。只是找不到两者之间连接的文字说明的根据。现代科学证明生命靠水而存。河图里很明确的标出:天一生水。按老子的说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用这个法则把洛书的数演算一下,能得出一个很奇妙的结论:
   我们知道地球左旋时,总是看着日月星辰往右转。现在叫顺时针旋转。我们从‘天一水’开始计算:3x1=3东方、3x3=9南方、9x3=27西方、7x3=21又回归到北方本位。河图的宫位只九个,逢十则要减去。以上是奇数为阳为 天,顺時针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顺天意!
  偶数则要逆转:2x6=12、由西北转向西南。为什么要从西北的6开始呢?因为河图里一六同宫,是地球生成的开始。2x2=4、由西南转向东南。4x2=8、由东南转向东北。8x2=16、由东北转向西北又回归本位。地球就是这样在太阳系中永恒地运动!由此看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个生和成的过程。是无限数反复循环的基数。也可称之为天地之根的万物象数的源头。
  洛书里的九个数不是单纯的现代数学概念,她包含了太阳系众星球作用地球的无限信息!她是众星球对地球生命感应的综合指数!这九个数字包含了世界万物之象,通过运动变化显示着物象的变化。她是放之宇宙而皆准的真理!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永恆的!中国的所有传统文化,各门学说都是根据此数的运动变化作为最高的理论指导纲领。
  同样依照天地生人的原则她也是养生健身的最高理论指导纲领!无论是太极拳和其它中国武术都是在这个指导纲领下发挥发展的。我本人根据这个指导原则悟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太极操。做后很舒服,有性趣的朋友不防一试。<演示>
  我们应该知道,这九个数字不是固定不变的,她要顺着大自然的规律不停地转动。就象我们人的出生地,出生要成长,要学习,要工作,要谋求我们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要离开家乡来回的转动。洛书九数的转动是有规律的,总共九宫,按地球和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时间不停地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我们通用的计算方法是360天。这不是绝对准确的天数,所以三年就润一个月来调整差距。地球绕太阳公转有两个阴阳极,它的时间标志就是夏至和冬至。
  中国古代人创造了一种奇门遁甲术,历代都把奇门遁甲渲染的神乎其神!实际上无论是年家奇门,月家奇门,日家奇门和时家奇门都是这九个数字的变动。数字里有物象,她可以显示人们在不同时间内的思想情绪及事件。中国流传下来一部唐代袁天罡的《推背图》,无论它显示的结果正确与否,这都是按洛书的九星推演出来的。我们不要以为世界上真有一个个神仙指路,不是的,是人根据自然规律创造的一门学说。只有中国人才有这门学说,我们身为华夏的子孙后人千万不能当败家子。用迷信两个字涂黑河洛阴阳五行文化!
  《当场演示奇门之功效》
  河洛两图就像宇宙演的一出戏,河图是构思剧本的提纲,没有运动,洛书则是搬上舞台的实地演出。这是两个不同时段宇宙时空的画面造型。洛书的阴阳五行之数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充份的发挥应用。
  据记载:河图、洛书在古代很受帝王家崇拜,曾有不得河洛难以统天下的传说。周朝以前帝王视为天书而密藏皇宫,战国時流落民间,宋代由道家传出,大易学家朱熹公布于世。由于河洛过于神秘,又无有文献左证它产生的年代,后人疑是伪作。1977年安徽阜阳地区汉代九宫占盘的出土,盘上的九宫符号与河洛书符号一致,才印证了河洛图像亘古就存在的真实可靠。这只是在学术领域里的考据,有点《郑人买履》的味道。其实这种考据是没有必要的,用今天实用 主义的观点更合适,只要好用,合乎大自然的运功规律,伪造与原创又有什么区别呢?何必要花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去做这些无用的得不出结论的工作?

 四、阴阳五行与先天八卦
   可以肯定的说,八卦是反应阴阳五行观的最直接的体现,所有的卦画组合都是一阴一阳相对的。 坤卦,纯阴。 这是乾卦,纯阳。
  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意思是说;乾为天,坤为地,上下定位。艮为山,兑为泽,高低通气。巽为风,震为雷,互相博击。离为火,坎为水,永不融合。过去的顺数,未来的逆数。
  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对重大事件的来临总是用倒计时?我在这里可以明确告诉你,因为我们的祖先根据自然法则定好了规矩:“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先天八卦是古人摸拟日月运行,风雷博击,高山湖海的写照。乾为天在上,坤为地在下。离为日出在左边,坎为月落在右边。数往者顺,天体顺時针转动,时间在不停地成为昨天。知来者逆,逆天自转的地球又迎接新的一天开始…… 高山和湖海的关联,风雨雷电的交织,描绘的是空间。
  这种时空及物质的变动交流的已充份体现了阴阳五行的存在的模型。天阳地阴,山阳泽阴,风阴雷阳,水阴火阳。四阴四阳构成了八卦,全部阴阳相对。
  图示:
  
  卦的笔划也表现了時间的概念﹔半夜零点是坤卦 。阴极则反阳,初爻变阳成震卦 。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为离卦 。二爻变阳成兑卦 。就像上午的太阳蒸蒸而上。中午便是乾卦 。极阳则反阴,一阴初生为巽卦 。日落西方地平线见月亮、为坎卦 。再进一阴便是艮卦 。再进一阴就又回到坤卦 。离为日、坎为月泛指静止的物体。卦的特奌即一阴一阳、二进制,两个单卦就六个爻、所以计算時间的过渡也只用六个单卦。
   综上所述:先天八卦是作用于時空的,体现了阴阳五行的模型,就象河图一样作用于万物的生克还没有形成。所以人们说先天八卦为体。
  在实际应用中,先天八卦不与应用五行对应,只表现阴阳对应。既使用先天八卦的方法起卦,仍然要以后天八卦对应的五行为标准进行生克制化。古书预测学方面的书籍很多,凡用先天八卦对应五行,与后天八卦对应的五行属性混淆在一起论生克,都无法自圆其说。并带来逻辑的混乱,使之无法适从。
  这是本人特别强调的。
  用先天八卦即时观物和取数起卦,便是宋代邵康节先生的发明了。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25

阴阳五行与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表现了大地万物生死循环之道,尽变化之能事!
  〖说卦传〗讲:“万物出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者言物洁齐也。离者明也,万物皆相见也,南方之卦也。坤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博也。坎者水也 ,正北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
  万物出于震,震东方也。
  方位:东方。时间:春三月。万物勃勃生机。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引伸为向上,喜悦等。五行属木。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者言物洁齐也。
  方位:东南。时间:四月。万物已生长到相对停止的节段。五东南风多,又引伸为风。物已长高而长,又引伸为长等。五行属木。
  离者明也,万物皆相见也,南方之卦也。
  方位:南方。时间:夏天、五月至六月。明指太阳烈酷。万物结籽。见为现。现出原本。蒸发、酷热、释放。引伸为内虚,急躁等。五行属火。
  坤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坤为大地。万物成熟。方位:西南。时间:六七月。引伸为和顺,死亡等。致役,收获劳作之意。五行属土。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说言乎兑。
  时间:秋天。方位:西方。万物收获。脱皮,说既悦。张开口。金秋由此而来。引伸为征讨,杀戮等。五行属金。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博也。
  时间:九、十月。方位:西北。阴阳转换之时。故曰相搏!博既搏。万物孕育再生。引伸为起死回生。刚强,正义。五行属金。
  坎者水也 ,正北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
  时间:冬至前后。方位:正北。农作物的种子正在地下发生。新的生命开始萌生。天一生水。引伸为地下,阴私等。五行属水。
  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
  时间:立春前后。方位:东北。万物开始再生。引伸为增加收益,希望,上向,喜庆等。五行属土。
  这段话己把后天八的方位、性质、時间、和自然界万物的兴衰过程都概括了。中国的各种学说、民俗习惯、凡涉及到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都是以这些为理论根据。后天卦再套上洛书之数,平面立体纵横交织;上演日月星辰,下括地理万物 ,中囊人事之道,影响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其贡献之伟大,生命力如此顽强,可见其价值所在了。
   以下是后天八卦配洛书九宫图。
  
   河图洛书和先后天八卦都是史前文化,由于在应用上能紧密结合、数千年来不知多少人著书立说总想把两者产生的先后顺序連接起来。[〖河圖洛書解析〗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其中就引用古今的很多例证。但无论怎么变着法的捆绑、还是无法把其中的诸多奥妙理顺。谁先谁后?如果出自一路,为什么还用两种不同的符号表示?笔者认为这是两个观测天地自然的体系,没有必要硬性梱绑。殊途同归的现象太多了。河图一开始构成了‘四象’。八卦是从无极、太极、两仪、四象、演成八卦……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25

阴阳五行与天干与地支
  天干和地支产生在河洛和八卦之后,因为河洛都是用符号表示。天干和地支已经用文字表示了。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立体图;
  
   这种图形与河图何等相似!只是排列顺序有不同,河图是天一生水,开头的字是“水一”,在图的下方。天干是从“天三”的甲木开头。在图的左方。甲木便成了万物之首。前面我们谈了老子的话“三生万物”,甲木便是生成的开始。万物之中理当排序“老大”。“天一水”则是生老大的“母亲”了。水生了木。
  生数和成数搅在一起就造成了历代学朮在诸多领域里的分歧,地理风水学九星第一位“贪狼”是木星?还是水星?这些留待正文再谈。
  只要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可以判断:河图在前,言天地生成的过程。天干在后,说的是生命起源发展的过程。天干对应河图,模拟河图生成。生命因水而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样的前后排序顺理成章。
  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亥子北方水、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辰戌丑未土分四隅。地支的排序对应洛书、模拟洛书运动,比洛书的五行更细化了。洛书对应后天八卦只能体现卦象的五行属性,比如天一生水,一便是水,地支又把水分为阴阳,子水和亥水。其它也同样。
  
  十个天干配十二个地支循环六次又归回本位就是六十花甲。
  六十花甲排列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天干和地支阴阳五行细化的标志,是执行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工具。就像政治体系里的各级官员,大政方针已定了,总要各级的人去执行吧,于是天干和地支就各职其责,按照河洛图及先后天八卦的阴阳五行原则去完成自己的任务!由于天干和地支更接近现实生活,职责明确,所以、古往今来知河洛及八卦者浠少、熟干支者甚多!
  干支准确地融进河洛和八卦之中,使五行作用于万物的生克制化更具体,更形象了。古人创造的天干和地支是建立在河图、洛书基础上的。这是表现五行生克制化更具体的一种方法,是对河洛图及先后天八卦五行内涵的细化和延伸。我们不要把它与河洛图割裂开来看待。
  天干和地支不谨体现了五行的质,并且体现五行的量。用它来计算年月日时的过渡就是最好的说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都是以干支为标志记录的。功能延续至今。
  司马迁【史记•历书】记载:“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戍、十月亥、十一月子、十二月丑。”这些地支再配上天干、六十个月够一个六十花甲。正好五年。现在常说的“五年计划” 应源于阴阳五行说。因为五年是六十花甲计算月的一个循环单元。
  从【史记•历书】查对,纪年是从黃帝元年始记载,每运六十年,己运转了七十八次 ,现正在第七十九次运动中。(79×60=4740)我们常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大概就是这样评估计算出来的。
  记时也是如此:从晚23点至凌晨1点为子時。
  1点——3点丑时。3点——5点寅时。5点——7点卯时。
  7点——9点辰时。9点——11点已时。11奌——13点午时。
  13点——15点未时。15点——17点申时。17点——19点酉时。
  19点——21点戌时。21点——23点亥时。
   顾名思义;天干是表面暴露之物,地支则是地下隐藏之物。就像树干和树根的关系内部连系紧密。河图已有阴阳,天干是模拟河图的产物,也分阴阳,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天干对地支而言天干是阳、地支是阴。地支再分阴阳、单数为阳、双数是阴。宇宙间的物质总是这样相对存在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干支对应洛书和后天八卦也有一个兴旺和衰亡的过程。只有具备了兴旺和衰亡的功能,才能更科学地模拟天地运动的自然规律,才有应用的价值。在自然科学的世界里,无论是植物或动物和人类,总是沿着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的自然法则运行。这种运行法则是有续进行的。寿命特长的以纪元计算,寿命长的以年计算,寿短的以月计算,寿命特短的以日时计算。无论哪种计算方法,都是用天干代表的五行作为标志。
  阴性和阳性生灭是相对的。彼消此长,彼长此消。用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才能达到平衡。根据这个原则,天干依照阳顺行阴逆行的排列顺序,对应地支在时间上的定位,制定了符合自然规律的兴衰生死的循之道。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27


  支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 沐浴 病 胎 绝 胎 绝 死 长
  生 帝旺 临官
  丑 冠戴 衰 养 墓 养 墓 墓 养 衰 冠戴
  寅 临官 帝旺 长
  生 死 长生 死 绝 胎 病 沐浴
  卯 帝旺 临官 沐浴 病 沐浴 病 胎 绝 死 长
  生
  辰 衰 冠戴 冠戴 衰 冠戴 衰 养 墓 墓 养
  巳 病 沐浴 临官 帝旺 临官 帝旺 长生 死 绝 胎
  午 死 长生 帝旺 临官 帝旺 临官 沐浴 病 胎 绝
  未 墓 养 衰 冠戴 衰 冠戴 冠戴 衰 养 墓
  申 绝 胎 病 沐浴 病 沐浴 临官 帝旺 长生 死
  酉 胎 绝 死 长生 死 长生 帝旺 临官 沐浴 病
  戌 养 墓 墓 养 墓 养 衰 冠戴 冠戴 衰
  亥 长生 死 绝 胎 绝 胎 病 沐浴 临官 帝旺


前五位从出生到最旺盛,后七位从衰败死亡到孕育再生,这是模拟后天八卦应对自然法则编排的。世界上万物就是这样反复循环生生不已的!
  干支担负着五行生克制化的重任 !五行生克的过程中被克的一方如果正在旺盛时会反扑,叫反克。本身的弱势可能转化为强势。金是克木的,但木旺时就会进行反扑。
  如坚硬的木棒可以砸断生锈的刀!以下是干支相克相生图;
   天干相合图
  
  
  天干相克图
  
  从克合图可以看出:单数遇双数逢克也合,双对双数、单对单数逢克便克。这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中国古人很早己知这个道理了。除此之外、中间的调和也非常重要,如金克木,中间有水和,就变成了金生水、水生木了
  地支的冲、合、克、化、更复杂一些 。
  图示;
  
  
  
   图一、地支 横向排列相合。
   图二、地支纵向相冲。
   图三、寅午戌三合火局。在以上长生12宫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丙长生在寅,帝旺在午,入墓在戌。凡三合成局都有这种惯穿一体的特征。
   图四、三合东方木局。
   图五、三合北方水局。
   图六、三合西方金局。
   图七、是相害局。
  凡出现这种相害关系,都是因为第三方的因素造成的。
   图八、是复杂的刑害。在实际应用中各有特征。
   子卯刑:一般来说叫无事生非。不需什么理由。
   丑未戌三刑﹔出力不讨好,反而落了麻烦。称之无恩之型。
   寅己申三刑:是一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造成的结果。有时这种“三刑”反而有好处。古人有云﹕君子无刑不发。
   图九、党合。就是同党合作。社会上称之为同志。大家在一条战线上,为了共同理想和目标奋斗。一般来说党合则偏重于大局。党合是模河图的产物,一六党北,二七党南,三八党东,四九党西。
   由于地支还担负着时间和方位的任务,当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组合时总是要剩余两个地支,剩余的地支为空亡。在预测学中落空的地支要到一旬中出空的时间才会应验事情。
  甲子旬戌亥空、甲寅旬子丑空。
  甲辰旬寅卯空。甲午旬辰已空。
  甲申旬午未空。甲戌旬申酉空。
  河图、洛书八卦之符号和天干地支是先哲模拟自然的产物。阴阳五行产生于河图,用来对纷纷扰扰的世界进行解释。它具有深刻哲学思想,有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因素。华夏文化的各个门类都充塞着阴阳五行的思想。它指导着我们的一切活动。在我们的文化生活、社会活动中处处都能体现出来。
  现代,人们似乎把这些原汁原味的宝贵遗产给忘了。更有甚者,试图把它当垃圾扫掉,焚烧!但是,又自觉或不自觉的无时无刻地应用。
  阴阳五行对应物质时空及应用简表
  
  木 火 金 水 土
  春 夏 秋 冬
  东 南 西 北 中
  绿 红 白 黑 黃
  长 虚 硬 动 固
  左 前、上 右 后、下 中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27

从地支方位的排列看中日近代战争
  我们上文谈了干支融入河洛和八卦的排列顺序,请大家注意;从子顺数到午在中国的东半,从午到子在中国的西半。无论是一年和一天,我们看太阳的运动是很明确的。根据方位和时空,中国人很早就把日本称之为扶桑囯,日出之地。
  扶桑,亦作“榑桑”,亦称“扶木”。神话传说中木名。生于东方,为十日之居所。《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天干和地支本身就是象征着的大树。天地之间的大树。天干和地支在古代尽管被神化了,但它说明了一个问题日本之国的名称与天干地支有紧密的关系。
  我们沿着这个思路看一看近代的中日战争,其中有无穷的阴阳五行运动辨证的哲理。
  1874年甲戌年1月,日军在台湾琅峤登陆,开始了对台湾的进攻。对日本来说,战争至8月,日军进攻不利,酷暑疫病,士气低落。此时日本看到胜算太小,就派了公使大久保利通到北京,争取体面地结束战争。
  请注意:中国的天干和地支的应用是与自然万物延伸比拟应用的。丙火为日,地支寅是丙火的长生之地。 戌是日暮之时,八月是日落之时,时空对日本很不利。战争结束日本没占到便宜。
  到了1878年,戊寅年,日本再次向台湾渗透,1879年4月,己卯年,日本占领琉球,更名冲绳县。日本直接出兵吞并了琉球群岛。
  戊寅己卯都在东方出日之时。这次日本大获全胜。时到今日这些岛屿便成了合法侵略得来的战果了。
  摆弄完台湾后,又开始摆弄朝鲜。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加强发展在朝鲜的势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力争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成为“独立国”。
  从1878戊寅----1882年壬午,日本可以说时运很顺,要么得么!是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借机出兵朝鲜,逼迫朝鲜政府同意日本军驻扎朝鲜。
  1884年,甲申,日本趁中国忙于中法战争之际,驻朝公使竹添策动亲日的“开化党”政变,12月4日一夜间推翻了保守派政权。次日,国王下诏革新政治,建立了开化党政府。
  但日出之也有日落。
  保守派连忙请求中国军队支援,于是,袁世凯以保护朝鲜政府为名,率兵二千声讨乱党,开化党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杀。
  此年应是乙酉年初。太阳又该下山西沉了!
  甲申旬中午未空。之后的十年日本暗中养精蓄锐终于在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取得大胜!
   历史总是循环相似的反复,时隔六十年1938年戊寅日本对华侵略战争全面暴发。1945年乙酉八月日本投降。
  今年又是庚寅,日本又想在钓鱼岛兴风作浪。但这个庚寅和戊寅不同,庚金为西方,暗克寅中甲木,庚是何国?大家不言而喻。所以日本想借助西方势力对付中国是大错特错的。但日本贼心不死,正常推算2014年甲午还想一博,后果如何?国人拭目以待!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31

八、阴阳五行与人们的生活
  由于阴阳五行被高度抽象,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很多很多。已不自觉地形成了民俗文化。
  现举例如下﹔
  1、 颜色。
  【五彩颜色】青、黄、赤、白、黑。
  五彩缤纷的颜色用简单的五彩来概括。为什么只挑其中五种为代表?因为它与五行对应。东方青(属木),南方赤(属火),西方白(属金),北方黑(属水),中央黃(属土)。
  中国历朝代的旗帜都有龙图案,这条龙来至于东方木。一年的立春到立夏这段时间。春三月,万物青绿,所以称她为青龙!她对应东方蒸蒸日上。这是因为生命有自然向阳向光的本性。
  軍旗和武将軍帐里都习惯用白虎图案,办公地点称白虎堂。五行属金,白色。它对应的时间是和秋天万物结籽死亡。秋霜寒酷,引伸为铁马金戈,疆场杀戮!
  战场上投降的一方一定要举白旗!
  以丧事穿白色孝服,对应秋天的收敛、结束和死亡。喜事披红掛彩对应东方和南方的热情向上。都是用了五行对应的结果。
  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国国旗。中间的五颗黃星象征着中国大地。五行属土。那是模拟了河图中央的五黃土。红色的底面象征着热情向上。五行属火。火生土强,象征着各族人民大团结。所以开国领袖毛主席选择国旗时说:这个好,象征着中华民族大团结!一面国旗凝聚着要把新中国建设一个永久美丽富强的和睦的思想的。
  2、 礼仪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中国人把五伦的关系看得很重。这是从阴阳五行的本意延伸比拟出来的。
  君臣之礼:上下有序,君为阳,臣为阴。五行比火。火炎上。
  父子之智:父为阳,子为阴。五行比水。万物由水而生。
  兄弟之信,兄为阳,子为阴。五行比土。承重载物。
  夫妇之仁,夫为阳,妇为阴。五行比木。二木成林。
  朋友之义,朋友以性别分阴阳。五行比金。讲义气。
  这些伦理道德牢牢地扎根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一代传一代,形成了恒之千古的礼仪之邦!
   以左为上宾之座。右为陪衬之位,后为主、前为客。迄今人们仍在应用。迄今农村兄弟分房长子一定要住在左上方就是源于阴阳五行学说。
  3、 饮食
  【五味】;甜(土)、酸(木)、苦(火)、辣、(金)咸(水)。
  这些是从中医的实践应用中比拟抽象出来的。
  甜入脾,酸入肝,苦入心,辣入肺,咸入肾。
  中医最讲究养生学。把食物的味道与五脏联系起来, 就有无穷的奥妙在其中!
  【五谷】稻、黍、稷、麦、豆。
  五谷是粮食的总称,它代表了人体可吸收的五种营养元素。涉及到饮食保健专业,是中医应用的范围。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酷热的夏天五行属火。火旺伤身,为了预防中暑便喝绿豆汤降火。绿豆性凉,五行属水。水能克火。中医强调饮食要平衡,不但強调了量的平衡,还强调质的平衡。不能偏食。再多营养价值的东西也不能吃过量。人参是东北一宝。吃多一点上火流鼻血。
  必须说明一下,用五种农作物比五行比较笼统。有些生硬的挂靠五行,人们只习惯地叫五谷杂粮,这是综合性比喻,不可生硬地对号入坐。
  顺便提示一下,时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饭也越来越讲究。但是,生病的比例并没下降多少。而且多是一些“富贵病”。这都是偏食或某种营养过剩的食物引起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之后,对孩子过度关爱的人很普遍。常以商业广告的食品给孩子加补,结果,有的人忽视了阴阳平衡,越补越不健康了!这都是违背了五行生克制化平衡的结果。
  实例:小孩早熟现象严重。女孩十岁来月经的事例已出现。城市较多。
  4、 人体
  【五脏】心、肝、脾、肺、肾。
  心为火,肝为木,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
  五行属性对应到中医认定的五脏。用天干对应到俱体地部位。
  甲木为肝。乙木为胆。
  戊土为胃。己土为脾。
  庚金为骨。辛金为肺。
  丙火为血。丁火为心。
  壬水为肾。癸水为膀胱。
  乙木弱势遇强金克其病在胆。戊土少遇甲木克其病在胃。甲木遭庚金克必伤其肝。命理可以看到人体的疾病。
  【五官】;鼻(土)、目(火)、耳(左木右金)、口(水)、眉(火)。
  这是从五官的部位结合河洛图认定的。上火下水,左木右金,中央为土。
  中国有独特的相术之法, 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通过观相可知人之何处有病, 便用的五行生克法。
  心血疾病印堂黑,口干舌黄肾必亏。
  春来肝病左颊白,秋凉右紫说痨肺。
  鼻梁上下若青暗,内脏有疾在脾胃。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32

【五官】;鼻(土)、目(火)、耳(左木右金)、口(水)、眉(火)。
  这是从五官的部位结合河洛图认定的。上火下水,左木右金,中央为土。
  中国有独特的相术之法, 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通过观相可知人之何处有病, 便用的五行生克法。
  心血疾病印堂黑,口干舌黄肾必亏。
  春来肝病左颊白,秋凉右紫说痨肺。
  鼻梁上下若青暗,内脏有疾在脾胃。
  
  【五指】;拇指(木)、食指(火)、中指(土)、无名指(金)、小指(水)。这些是形象的五行。
  这是模拟河图和洛书的方位而定。
  5、 文化艺朮
  【五音】宫、商、角、徵、羽。
  高亢尖锐为火,低沉波动为水,清纯幽扬为木,响亮清脆为金,宽宏墩厚为土。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是生硬的挂靠。
  【五岳】东岳泰山(木)。西岳华山(金)。南岳衡山(火)。北岳桓山(水)。中岳嵩山(土)。
  这是仿河洛方位的布局。
  在文化生活中以泰山之“泰”作为吉祥字用得最多。三阳开泰,国泰民安等等。就因为它位处东方,五行属木,茂盛兴旺。
  大家都知道许仲琳写的封神演义,里面的中心人物周朝开国元勋叫姜子鸭,人称姜太公。天下安定之后,周天子就把他分封到山东泰山。由于姜太公深暗五行生克,是正义的化身,在社会上有家喻户哓的良好名誉,人们便把他当众神的首领敬之,古代建筑风水学里有镇石一说,凡路口冲宅处用石碑或石块立起,上书泰山石。意思是说;我姜太公在此,恶煞魔鬼还不快快滾开!人们以此用姜太公的威力来保平安。
  从古迄今,无论是书法、绘画、诗歌、小说等古今都有阴阳五行的影子。现代金庸的小说表现得更为明显。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叫中国”大家都在唱。
  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我们通常称金色的秋天,火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天。春雨称红雨。秋雨称淫雨等等,都与阴阳五行密切关联。相反的称谓就不行了。

 6、住地
  建筑风水学有专题论述。是同中医相提并论的学术体系。最基本的常识是阴阳对应,应用中就是房屋的地貌的选择高低对应。房自身的建筑虚实、高低、措落有致。
  
  8、中国人的节日以及各种民俗活动更是举不胜举了。
  春节:正月初一,新年开始。欣欣向荣。也是三生万物的开始。五行属木。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青龙抬头日。五行属木。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虽然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介子推不嗜官禄爵位,被烧死荒山的忠义之举。但是,实际的季节已是草木茂盛,阴阳转换的标志了。扫墓、祭祀的本身就是阴阳观点的表现。人活着俗称阳世,死了就视为去了阴间。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船,记念屈原在阴间灵魂长存。五行属火。
   七夕: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也是阴阳观的体现。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此时八卦应时在坤,万物结籽而死亡。五行属土。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象征着收获屯仓,万物收缩。家人团聚庆贺。五行属金。
  重阳;九九重阳,位落乾宫,刚阳之极。乾为父,所以,此节是纪念、孝敬老人的节日。五行属金。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一阳初生。五行属水。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弃旧迎新。新的生命又开始萌发了。
   这些民俗节日都包含着阴阳五行的世界观。这些是根据一年四季的时空来认定阴阳五行的。只是当今社会的人们大多数不知它的来历罢了。
   阴阳五行生克,有一部分物质形态可以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检验。比如土克水,长江夏雨频繁就要加固堤防。大部分无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检验。比如,有人问﹔结婚穿白纱和穿红纱有什么区别?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后果?甲木肝克戊土胃,解剖学就找不到根据等等。这些是无法用现代仪器检验的。只能用时间检验它的结果。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32

 十、阴阳五行的综合归类
  上文我们逐项介绍了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和天干地支,中国古今的学者们总是喜欢一个个的分开研究其中的精华要领,以致后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顾此失彼,有时还会自生分歧产生矛盾。其实这几者之间是无任何矛盾的。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功能是总路线,河图和先天八卦为总路线的最高指导思想,洛书配后天八卦是根据总路线制定政策,天干和地支配合洛书和后天八卦去落实执行政策。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缺一不可的体系啊!
  当执行者偏离了总的路线和政策时,就要以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为准则进行修正。同时,在这个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各职其责的,分工明确。以照分工承责的原则,河图和先天八卦不可以参与具体的事务。由洛书和后天八卦领导天干地支去执行落实事务。这便是古人说的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了。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原则来鉴别中医、武术、命理、地理、及各种阴阳五行学说的真伪。这也本书的指导思想。
  以下我们以后天八卦为核心,把各属性总结一下;
  以后天八卦为中心的综合属类,本文所列也只是点滴之例,读者只可以做为示范参考,不可以死搬教条。可对应卦意、延伸发揮。因为,我们认定的每一卦的属类都不是固定的。
  比如﹕爸爸属乾卦、青年爸爸上面还有爸爸那只能算老一辈那个爸爸。第二代的爸爸有可能是震卦和艮坎卦。
  再如,过去车属坤卦。四方形,行进很慢。现在的小汽车又高贵行速又快,又属乾卦了。
  杯碗物象都是震卦,反扣就是艮卦。
  水里的生物大都属坎卦,因为它在水里生活。但是,在水里生活的贝壳类都属离卦,因为它外硬内虚。
  月亮属于坎卦,十五的月亮又圆又满,从视觉其物象她又属于乾卦。
  整体上看山属艮卦。局部看山川有的属坎卦(积水地)。有的属兑卦或离卦(山体溶洞)。
  物体及抽象属性对应卦的认定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有的可取整体的象,有的可取侧面和局部的象。站在不同的角度同观一物、其物的卦象会不相同。山之阴看山方位在离。山之阳看山其位在坎。其次,观物可取其意。意便是物的抽象反映。比如,某朋友从国外打电话来,说要办一件事,正在犹豫不决,不知去办还是不去办。征求意见来了。去就动,不去就静。这时我们是看不到物象的,只能凭意象取卦。动取意震卦,不动取意艮卦,震行艮止。
  总之要灵活通变才行,有的取其意,有的取其数,有的取其象。要根据当事者所需择用。所以,不学或对五行八卦不了解的人总是认为五行八卦是唯心论,想说它阴它就阴、想说它阳它就阳。想动就震、想停就艮,想兑就兑。既使想,也是有根据的,它是根据不同的时间、空间、意向以吾为中心判定,不能无根无据的臆想。
  后天八卦万象从属囊括天下万物,格尽大千世界,其中有形象的物质,和延伸的抽象属性。物流卦变,物静卦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大到无际宇宙,小到纳米不止!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茫茫天宇,纷杂世界,非通灵多变难能正确把握。
  
  
   卦
  属性
   乾 坎 艮 震 巽 离 坤 兑
  天象 睛朗 阴雨 云雾 雷电 风 太阳 阴沉 霜露
  地理 机关 湖泊 高山 闹市 花园 冶炼 平原 沼泽
  人物 老头 中男 少男 长男 长女 中女 老母 少女
  动物 天鹅 魚类 骆驼 马 鸡 甲壳 牛 羊
  静物 贵重 物
  珠宝 水中物
  車轮 房屋凸出物 杯碗棍棒 縄线软长物 电视机内空物 方正物磁砖类 残缺类
  身体 头
   筋骨 肾耳分泌物 背足鼻子胃 四肢肝 呼吸道 眼睛心 腹部脾肠 口阴道肺
  事态 刚強 机警 迟滞 激进 动摇 虚浮 博愛 喜悦
  方位 西北 正北 东北 正东 东南 正南 西南 正西
  颜色 白 黑 浅黃 绿兰 草绿 红 黑黃 白
  味道 辣 咸 甜 酸 酸 苦 甜 辣
  天卦 1 6 7 3 4 5 8 2
  洛书数 6 1 8 3 4 9 2 7
  時序 霜降
  立冬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惊蛰 雨水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立秋暑处 白露
  秋分
  寒露
  天 干
   壬癸 甲乙 丙丁 庚辛
   地支 戌 亥子 丑 寅卯 辰 巳午 末 申酉
   五行 金 水 土 木 木 火 土 金
   土 土 土 土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35

 后天八卦与洛书及干支配合以后在五行的分布上有细微的变化,河图里‘地十成土’在中心,洛书图里已分配到了四隅,在地支中表现的更具体:辰、戌、丑、未。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分配到八卦之中不能平均。前人用了个调剂的办法,把对应河图的天干戊己土去掉,添上乾、艮、巽、坤、进行调剂,每卦三个字。就是风水罗盘的二十四山。在风水学里弄出三四个不同标准的五行来。各自标榜为“正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统一的现象呢?
  据笔者分析,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一、用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对应方位的五行属性论生克。
  从以上两个八卦图我们可以看到先后天八卦的排列是不一致的。先天八卦多作用于立体的空间和时间,后天八卦才对应平面的方位和时空,才表现万物的生死循环之道。论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必需以后天八卦为标准,不能把先天八卦纳入五行生克。五行的标准不统一必然引起混乱。这样就犯了“越权”行事的原则错误。
  二、河图里生成之数‘土’分配到四隅,与后天八卦和干支的对应界线不划分不清。
  这是因为土的特殊性质而决定的,土有不纯的特性。在其它四行里面或多或少都有土的成份,所以有人说,普天之下莫不属黃土!在数字的分布方面也不是对称的。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无论怎么分配,和八卦对应都不均等。这些矛盾最终还要服从洛书和后天八卦。
  三、以假乱真,用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从中国古代至现在,无论是中医,武术等各种绝技都有不外传的习惯。周易预测系列的数朮更是密中之密,各门各派都标榜自己独特的秘籍、秘诀,正宗等等,无非是想保住自己的绝技不外泄。用来安身立命,继子荫孙!这是因为历代没有保护知识产权这条法规。所以就故弄玄虚,以假乱真!
  笔者认为;五行源于河图,用于洛书、应以洛书的分布为准。干支又是对应河洛的产物、脱离了河洛和干支没有什么“正宗”“秘籍”可言的。 在应用中也不可能有得以验证的效果。
  “秘籍” “口诀”只要脱离了正五行的准则,就可断定是假。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35

 五行在预测学领域的应用;
   《奇门遁甲》全面地应用了洛书九宫套后天八卦和天干。
   《大六壬》重奌用八卦和地支。
   《梅花易数》用先天八卦起卦、用后天八卦事物的性质论断。
   《六爻占卜》用工具起卦,用后天八卦所属事物的性质配合地支断卦。
  《玄空风水》是在众多风水学理论的基础上特别运用了洛书九宫的运动,和天干地支固定的方位。
  《八宅风水》重奌用后天八卦。
  《三合风水》是在后天八卦的基础上简单地运用地支的合、化、冲、克。
  《生辰八字》只用天干地支。
  《姓名学》只用天干、转化为笔划数。
  无论什么方法预测都必须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表现。
  由于各种预测所取用的方法有所偏重,再加上数千年来对于周易预测学没有系统的管理,多流传在民间,单传口授,所以分歧越来越大!从文人的著作到民间的“口授密传”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但是,无论如何高明的见解,多么神秘的“秘方、秘诀”也不能脱离了河、洛、先后天八卦这个总体指导大纲。只要脱离了这个总纲,操作者和赞同者就会掉进迷茫的深坑!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36

《黄帝内经》中阴阳应象大论的解读
   一、阴阳论的解读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解读;黄帝从高度概括了阴阳观的重要。就象我们基础篇介绍:一幅阴阳太极图便格尽天下万物!它是万物的总纲。纲纪的原意就是网的纲和结网眼疙瘩。用来比喻纲纪对网来说多么重要。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句是借用生命的生生灭灭,形象地比拟阴阳观对人类生命的作用。我们现代人可把神明之府句它与精神联系起来。府为住地. 精神所托之处.人的精神旺盛及衰退其根本也是阴阳进退的反应。所以索求治病的根本依据就是阴阳。
  时下不少人士持一种不可理喻的观点:我只反对阴阳五行,不反对中医。不知这种观点是什么意图?试问,没有了阴阳五行之纲纪还谈什么中医呢?没根何来的苗! 没父母怎么生子孙!
  原文: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解读;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不断地进行着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其本质就是阴阳的互动,阴阳互动平衡就要不断地补充物质能量产生精神能量,同时排泄物质及休息。这便是新陈代谢。这些活动都恰到好处时人就不会生病。反之互动不平衡就会“积”。 积就是积累。 无论积阴积阳人都会生病。积累多了就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就会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了。文中明确指出了阴阳应对人体的表现。就阴静阳躁来说,阴就是休息,阳就是活动。过度的劳动就会积阴耗阳 ,反之则积阳耗阴。阳化气就是消耗,阴成形就是积累。热为阳寒为阴,热极生寒表现为泄,寒极生热表现为胀,在病理反映中正好与我们对阴阳本来的认知相反。
   原文: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解读;此段把天气的变化与人身的阴阳反应紧密地结合起来。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充份的表现。文中的上窍是指人的口鼻目耳,凡阳气盛、通常说上火,上窍必有所表现。下窍指会阴及肛门,受凉积阴过重下窍必有反应,如腹泄等等。清阳走腠理,浊阴走五藏。用现代医学说阳气沿着筋络走,太上火了神经性牙痛就是这种反应。人体的肌肉和五脏就象网状,网必有纲。网纲就是腠理,目就是五藏。
  阴阳五行基础篇我们讲过,对阴阳的认定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从内外角度看,四肢和头为阳,五藏六府为阴。《黄帝内经》中也是这样描绘应用的。
  原文: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解读;这一段讲的是阴阳互相生克和转化。文中的归就是转化,伤就是克,化是阴或阳进一步发展提高到极限。
  我们可以从阴阳五行的互相转化去悟解。古人用字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文中的气为阳是虚体,味是针对食物,有味必有食物。因此,味为阴是实体。是物质。把气和味的概念确定了就可以理解阴阳转化的奥妙了。
  这里所说的气并不单纯指人体呼吸的空气,但它应该包括空气。古人根据这套理论创造了避谷修炼的技能。靠的就是“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 的转化。气功师叫做食气。单靠食气有个极限。到了阳极必伤阴。阴为味,味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体所需物质养份的补充。人长期不吃不喝会死。就必须有个实实在在的身体。气是建立在这个味为基础上的。脱离了味也不可能有气的存在。没有气、味也变得毫无意义了。两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彼此之间也是要阴阳平衡,气重生热,人体会发烧。味重则发泄,积累太多就要排出去。气可生味,就是食气补充养份,味可生气就是有了个好身板可以养气化精。这里面既有相生的关系也有相克的道理。
   原文 :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解读;壮火气衰,就是物极必反。太阳到了夏至或者一天的中午就要下行。阴气上升。少火气壮。太阳升到八九点钟会蒸蒸再上。从此句我们可以悟出为什么炼气功总要选择上午了,因为气食少火。到了壮火就该散气了。文中又指出了五味的作用;辣味和甜味可以发汗补阳。例:生姜红糖茶治伤风感冒,用热趋除寒气。酸苦味可以去火补阴。例:夏天吃苦瓜喝禄豆汤降温防暑等。
   原文:
  阴胜则阳病,阴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解读;阴胜阳必衰,衰就是病根病因,反过来也是如此。阳胜表现为热,阴胜表现为寒。但在病态反映上会出现相反的现象。我们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一个人冻寒而病体温高热不退。因为外寒内聚热不能散去。中暑病人也会浑身发冷颤抖。因为外热内寒聚内的发泄。所以中医看病一定要问出其病因才敢对症下药。开错了方子会治人于死地!
  文中讲到了形与气,找出了发病的过程,按阳动阴静的原理,凡病是阳气先动。血气不通就痛,痛则结集气血,就发热肿涨。最后就行成了病态。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出现代人多发的肿瘤和癌症是怎么一回事了。这类病都是阳胜所致,阳胜用泄,所以凡用火补火杀的方法会出现快速扩张加速恶化。西医是不讲究这些的,先开刀后化疗,死亡率也速高速不减。所以,我国提出中西医结合并用的政策是可行并有益于人类防病治病的正确选择。文中也提到了相反的现象,先肿后痛。这是积阴所致,阳气不足。这种现象应用热缚化淤的方法处理。
  文中连续又出现几个胜字,胜就是过多过旺。风邪多了会抽筋颤抖,热多了会肿,燥多了会津液不足,寒多了虚浮,湿气多了泄。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37

 二、五行论解读
   原文 :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解读;五行产生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文字根据就是河图和洛书。在基础篇我们已经作了详细的介绍。代表五行生克的天干地支有长生、冠戴、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的循环过程。生长——帝旺——墓库有这三个基本点。文中的收藏就是指墓库这个点。人体的五藏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对应的。火居心、土居脾胃、木居肝、金居肺、水居肾。文中又把五藏化气进一步引伸,以喜怒悲忧恐对应到五藏。所以就有了喜怒伤气之说。这些引伸是有根据的,比如火主阳,对应心脏,喜怒都会加速心脏跳动血液增加流速,必伤气。过热过冷都会影响体能的正常运行,故伤形。暴怒伤阴直指生理系统受损害。暴喜气血上行也会引起满脉——加速心脏跳动。严重时也会血管破裂引发死亡。厥气就是逆气,与人体正常运动相反的气。所以说喜怒寒暑过度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由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变化,人体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春天多有温疫,夏天多中暑腹泄,秋天风湿管节痛的发病多,冬天肺疾咳嗽病人多。

 脏气法时论天干应用的解读
  
  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解读;黄帝说,结合人体效法春夏秋冬四季以五行生克来治病顺和逆得和失怎么理解?您再说一说。
  原文: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解读;岐伯回答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看它的强弱变化就可以知道能治好或不能治好。决定治疗的成功与失败。结合五藏之气找到生克的时间差就可以断定生死之期了。
   原文:
  帝曰:愿卒闻之。
  解读;您详细说说。
  原文:
  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解读;肝主春木之气,属足阴经及少阳经。对应日月就是甲乙所在的时间。初得肝病的表现为口味苦,心情烦燥。吃一些甘甜的药物或食物可以缓解。
  足从下始,少阳上行。与春天时节相应。
  苦为为火,甜为土,用的是土泄火的方法。甜又可转化为酸,有助于木的生长。
  心对应夏天,夏火之气。属手少阴经和太阳经。对应日月是丙丁的时间。火主苦,心火衰口苦可以缓解的方法是吃一些酸性的药物或食物收火气。
  阳到极点,阴气初生,夏天为上,取手的少阴经和手的太阳经与夏季时节相应。
  脾为土,火极生焦土,在河图转化到洛书的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的土大部份转移到了西南,对应立秋前后。在后天八卦坤土大地的位置。中医的五行分布中称之为长夏。塑源求本,仍然是洛书和后天八卦五行分布的变种。立秋或下午三点多钟,阴盛阳衰之时。
  图示
  
  
  
  
  对应人体为足太阴经。一阴初生为足。明阳逐退。五行对应戊己土。可于戊己日用苦味药物及食物治疗。
  苦为水,水润焦土,化解燥气。
  肺对应秋天之气,属手的太阴经和手的明阳经。对应庚辛月日的时间。肺气上行旺。可以吃一些苦味的药物治疗。
  秋天阴气上行阳气下行对应人体是上肢交汇,所以对应手。
  苦味为火,克旺行的金气,“急食苦以泄之。”我们可以理解为金肺的削弱。或者疑为错字。
  肾对应冬天水气,属足的少阴经和太阳经,其日月对应壬癸。肾缺水必苦燥,用辛辣味的药物及食物来资补肾气。这样可以开腠理,增加津液,下上通气。辛辣为金,用的是金生水之法。
   足为下,冬为坎水也在下,阴极生阳,在太极图里就是黑中的白点。故对应足少阴和太阳。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38

原文:
  鬼臾区曰:昭乎哉问!明乎哉道!如鼓之应样,响之应声也。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解读;鬼臾区说,你问得很明确,我也要明确回答。就象击鼓,击鼓必有声音响应。我听说甲己之年属土运统管。乙庚之年属金运统管。丙辛之年属水运统管。丁壬之年属木运统管。戊癸之年属火运统管。
  注:共十个天干轮环交替配制土金木水火。我们在基础篇讲过天干六合。隔六位阴阳相合。中间隔五位,这是河图五行来源的翻版。图示:
  
  原文:
  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
  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明阳。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生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之玉版,藏之余匾,署曰《天元纪》。
   解读;黄帝问,关于三阴三阳的道理是怎样结合的呢?
  鬼臾区回答说:凡子午之年,在天为少阴主导。
  凡丑未之年,在天为太阴主导。凡卯酉之年,在天为阳明主导。
  凡辰戌之年,在天为太阳主导。凡寅申之年,在天为少阳主导。
  凡巳亥之年,在天为厥阴主导。少阴是开始,厥阴是终结。
   厥阴主风气,少阴主热气,太阴主湿气,少阳主火气,明阳主燥气,太阳主寒气。这便是风、热、湿、火、燥、寒三阴三阳的根本。我们称它为六元。
  黄帝说,好明确的道理啊!我叫人把这些道理刻记在玉版上,珍藏起来,取名叫《天元纪》。
  我们可以从先天八卦图的时间排序找出它的根据。
  
  图示
  批注;以上两小节所说的是流年在宇宙中对应地球的阴阳主事。实际上是古人观察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或一天十二个时辰天气变化的延伸。文中字里行间都是言的天,并没有天地对比之说。也就是说,所说的都是上天体主事的性质。天对比地天是阳。天阳中也有阴阳,这也说明了阴中含阳阳中含阴的道理。
  天是大于地的,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一年四季地球绕太阳一周。对比大宇宙用这种基础理论推算年份的阴阳主事也是古人思维开阔的状举了。这种方法假定用现代科学观察能成立。我们就可以大致推算出流年当事的年份人会多得什么病,怎么防治。人的普遍情绪如何等等。比如,2011年辛卯,天干五行属水,地支反应在天体上为明阳。明显的阳盛阴衰了。阳气太重为燥,天上有水下不来岂不大旱了。所以今年全年不是防洪而是防旱灾。对应人体来说燥气太重会得一些因干热燥引起的疾病,空气不湿润呼吸道就会生病。看来2011年开春流行性感冒遍及全国,各省大旱又巧合了。

对《黄帝内经》阴阳五行论的综合评述
  本文节选了黄帝內经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基础理论部份加以注解意在说明中医源头从何而来。同时通过正本清源也可以校正后人对这部医书经典的错误解释。
  时下不少人士持一种不可理喻的观点:只反对阴阳五行论,不反对中医。不知这种观点是什么意图?试问,没有了阴阳五行之纲纪还谈什么中医呢?没根何来的苗! 没父母怎么生子孙!中医中药的理论根据都否定了怎么应用?由于这种观点理论荒谬,会直接导制中医在实践中也无法临床应用,所以激起医学界和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
  黄帝内经全书贯穿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始终凝聚着一种指导思想;大宇宙和人体这个小宇宙的象类相通。天体有阴阳,人体也有阴阳。天体对地球而言有内外上下,人体也有内外上下。天有寒暑燥湿风,人有喜怒悲忧恐。这些通过物象转化延伸的阴阳表现人也和天气一样的道理。内外上下分明。一一对号入座。天气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各种功能的变化。人要用智慧顺天意来调剂自已的行为,用智慧从吃、穿、住这些生活的细节中保持天人合一。只有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38

对《黄帝内经》阴阳五行论的综合评述
  本文节选了黄帝內经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基础理论部份加以注解,意在阐明中医源头从何而来。同时通过正本清源也可以校正后人对这部医书经典的错误解释。
  时下不少人士持一种不可理喻的观点:只反对阴阳五行论,不反对中医。不知这种观点是什么意图?试问,没有了阴阳五行之纲纪还谈什么中医呢?没根何来的苗! 没父母怎么生子孙!中医中药的理论根据都否定了怎么应用?由于这种观点荒谬,会直接导制中医在实践中也无法临床应用,所以,激起医学界和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
  黄帝内经全书贯穿一条主线,这条主线的核心就是大宇宙和人体这个小宇宙的象类相通。天体有阴阳,人体也有阴阳。天体对地球而言分内外上下,人体也相应地分内外上下。天有寒暑燥湿风,人有喜怒悲忧恐。天地运动产生木火土金水,人体相应内脏是肝心脾肺肾,这些都是通过以物类象延伸来表现的。
  文中把天体运动相应人体一一对号入座。并详实指证各种病态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指出养生防病的一系列方案。告诫人们要用智慧顺天意来调剂自已的行为,从吃、穿、住这些生活的细节中保持天人合一。只有这样才能健康长寿。总之,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的变化受天气影响和制约,这是一条真理。
  黄帝内经全文又始终贯穿着辩证的哲学思想,阴极和阳极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以五行的生克制化为理论基础,涉及的范围已超出防病治病。黄帝总结说:“夫子之言,上终天气,下毕地纪,可谓悉矣。余愿闻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终时。”其中的“上以治民” “上下和亲” 就是治国的方略。
  由于这部医典理论完善,病例指证详实,防病治病的方法可靠,所以数千年来中国的医学一直沿着这条光辉大道发展。后人著书立说论述医道都是以这部经典指作为导思想进行再延伸、扩张、细化,时至当今也是如此。
  黄帝内经的生命力之所以这么顽强是因为她掌握了宇宙阴阳五行观这条永恒真理。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认为,黄帝内经将和其书中阐述的日月星辰一样共存!其光辉必然普照整个世界。

liuliuliu 发表于 2014-2-28 17:43

阴阳五行与人之命运探析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词》于是,“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成了一部预测吉凶、指示迷津、探讨天道、地理、人事的伟大哲学专著。因此,传至今天,“易经”被世人公认为“哲学”“数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组成了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框架,成为中华六千多年古代文明的象征。

    随着易学研究在国内外的普及,人们已不满足于它具占卜、预测的神奇功能,而探赜于它具有改变遗传基因,环境仿生工程等生命科学。近年来已有所开拓与进展。此举对推动社会进步,改变自然、造福人类有着重大的贡献。

    人类主要靠思维与宇宙融为一体,万事万物都能按分类归纳到伏羲先天六十四卦中去,以观察和预断其发展变化,这实际上就是把八卦当作一个宇宙的全息元。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依循着同一个规律运行,不能把八卦看作是平面,而应看作一个立体、一个球体。八卦中“乾、坤”两卦是两个极端,可以抽出来剩下六卦则对应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立体,万事万物凡有行者,都离不开这个场(范围)。乾坤两卦,正好像征人的“阳神”和“阴神”,阳神即“魂”(命),阴神即“魄”(运)。因此,可以说伏羲先天八卦阴阳五行与人的命运有着很大的相通关系。

    人是自然界天与地作用的产物,人在天地间生存、运动,无一不受着“气”和“场”的制约。不同的地方、风水的不同,也就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诸因素结构的不同,它就形成了不同的气场,对人们的生理、心理,就有着不同的影响,其命运、事业以及健康、性格等,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太极生阴阳两仪,太阳太阴、少阴少阳群分群聚,成象成形,坤女乾男,悉于此中,阳爻对应阴爻,阴爻对应阳爻,而成为一体,得以相配生存。即太阴太阳乾坤父母相配,少阴少阳兑艮少男少女相配,长阴阳震巽长男长女相配,阴阳平衡坎离中男中女相配。而效应于万物之间,成为不可缺少的组织关系。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交互、动静相倚。无阴不生,无阳不长,周祥活泼,妙趣自然,相生相息。其间四正四隅、阴阳化离,随方布位,人体五脏六俯也如此,“心、肝、脾、肺、肾”,自有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八卦含五形之奥妙。“阳盛则息”、“阴盛则消”的生长变化规律,也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现象。“天无阴阳五行,则日月不明,地无阴阳五行,则万物不生,人无阴阳五行,则男女不分(人类无法延续)”。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于是人物生之,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五行健顺之得而穷生命之理,逆则死、顺则生,阴阳五行这些属性是人体信息的具体标志。因此,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之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不仅说明对人身体生理、心理病情与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而且还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天、地、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天地之阴阳升降,一年一交合,日月之精华往来,一月一交合,人之气液往返,一昼夜一交合。阴不得阳不生,阳不得阴不长。人生存在天地之间,上则付天,下则付地,受天地之气所达,不可能不受影响。所以说,天有咎度、有人脉窍,地有山河、有人脉络。人体360骨接无非脉之贯通,8万4千毛孔尽是脉之穿透同源异用,合二为一分之为三。所谓一者自然之体,三者即天地人元,天地人相应矣。

    人体内部的心、肝、脾、肺、肾阴阳五行属性,都同应于天干地支中的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相通相应,加之四季的“旺、相、休、囚、死”之别,所以,得木生则有复明之床,遇水克难避免火灾,土重掩光,金多夺势,火见火以光辉。即是说,一个人出生时,时间、地点中的阴阳五行的失调,就会影响到人体的五脏六俯,不但生理、心理受到影响,甚至终身命运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只有明确了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与人体的生克关系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命运的劫难。这样才能有效地调节人体机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命即生命或性命,运即运气,生命有生死寿夭,运气有盛衰穷通,命更多地指自然性或先天性,即人生升降沉浮经历的种种方式、程度和可能性。但人们忽略的是,往往只注重命,而轻视了运。命运即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即是对命运总的概括,道弱命衰,道盛命强,所以,一个人德高即道高,得道即德到,无德何谈道。

    天有五行御王位,以生寒、署、燥、湿、风,人有五脏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而人的一生命运是由所禀赋的阴阳五行决定的。各人禀赋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及其出生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状况不同,一生的命运就不同。

    例如:一个人命中阴阳五行土重,土主信,这个人就诚信敦厚,其性格严谨而稳重,有度量,讲信用。他的内心安定,爱好做有利于人的事情,不喜欢权势,而乐于依附于人,施用于办公室、会计和看守库房的职业,能秉公监守。不及,则朴实执拗,退缩怕事,妄诞执一。太过,失信颠倒,固执如疾,孤独吝啬,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于秋冬季节,不能耐于春夏,感受了春夏温热气候的刺激,就容易脾胃不适,容易得肠胃病、脾病、花柳病、寒热筋骨等病。须水克土,或化土泄气生金补之,或命名用金、水五行之字后天补之,你的名字自己叫,别人喊,喊的次数多了,就会不断地把你与自然界的五行气息联系在一起,你就得到你所需的五行因素与你相通相辅,你就能一生摄取其成分,产生其效应了。“望梅止渴”这个历史典故,能让人“触景生津”而止渴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命中水旺,必主流荡,正如打稀饭水多面少一样,难融合在一起。水主动,又主智,其人聪明,灵秀善用权谋,他的禀性即不恭敬,也不惧怕,善于欺骗人,在行业上适用于社交、公关再好不过。因为任何事态的发展他都能从容应付,有着屡施奇谋善变的本领。太过,则人物瘦小,谲谋飘荡。不及则胆小无谋,能秋冬,不能春夏。足少阴,肾虚,易得虚寒症、膀胱三焦、疝气、子宫等病,宜土克水或取木泻其气化之。因为木盛最为有情,水不及则喜此为助,水太盛则喜土为堤。

    一个人命中木多,清高性直,讲仁义道德,并有卓越的才能,能以旺盛的责任感来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绝不去做本身以外的事。不及,则生妒意,过则执拗性偏激,贪图小利,常存害人之心,看到别人胜过自己,便起妒嫉之心,逢到别人遭受灾难,便幸灾乐祸。这种人对于季节的适应,大多能耐于春夏,不适应于秋冬,感受了寒凉,就容易得气喘、肺病、胆结石和神经方面的病症。需补后天的阴阳五行之气,用金克之或取火救之即可化解。

    一个人命中金多,聪明义气,脾气硬朗,仗义疏财能以德和礼节对待同事,并且能与部属之间同甘共苦,经常保持自己的廉洁,能伸能屈,在经营管理方面能善于担负行政职务。不及三思不决,作事挫志,急燥。太过,则无人心,好贪闲欲。能秋冬,不能春夏,感受了春温夏炎气候的刺激,就容易得肺病、眩晕、垂瘤、牙和鼻、耳方面的疾病或精神病。需用阴阳五行之气克之成水解泄其金气即可化解。

    一个人的命中火旺,懂礼节,质重敦朴,恭敬成仪,对事物的理解和领会非常敏捷,他的作为有气魄,对钱财看得很轻,适合于会计职业和保安工作。不及,有始有终,缺乏信心,多顾虑,好心急,爱打扮。过则性急燥,爆烈,易感受爆病突发身亡。能春夏,秋冬感而病生,属于手少阴心经,容易得心绞痛、头疼、眼疾和精神错乱等病。宜用后天五行水或土之气补求于姓名之中,以减火患最佳。

    因此,人之命运受阴阳五行之气影响,先天之五行旺、相、休、囚、死,可用后天增减之法补救之。春天五行之气和熙,秋季之气肃杀,夏热燥而冬寒。按其所需,得气之后,神定气足则长寿,阴盛阳衰,阴阳五行失调,贫贱夭折则命短。盖天地所生万物之机,不越于阴阳五行而已,凡人受命,皆在父母施气之时,所处地理环境,岁月时令之际,阴阳五行已定矣。而一个单位、工厂、公司、企业的兴旺、衰败也同样如此,名命的好坏,包括所处地理位置的“风水”人文景观,都有着特定的阴阳五行所包含的气场,它对管理、经营人员与事业的影响有着特定性的因素及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一个公司在用人方面,他是火性人,脾气爆燥,你让他搞接待工作是不行的。水性人,好动不宜静,你让他去守库房,是靠不住的,土性人,诚实敦厚,你让他去公关、搞外交,那是不合时宜的,不但在口才方面上不去,而且有关商业性的机密事项洽谈业务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向对方“实话实说”泄露出去。

    再之,一个企业、集团公司不注意地理环境的选择,建设在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地方,商场、宾馆建在远离车站、码头、广场等交通不便的街尾小巷,饭店、食府建在桥上、水上(火生不了土,反被水克)等等,即使其它条件再好,生意财源上也决不会景气的。所以,古人有“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阴阳五行相生相济之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陰 陽 五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