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5-12-4 09:48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到底什么时候成立的?
先查查资料,主要集中在1911年—1912年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10日成为中华民国的国庆节。
11日 革命党人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12月13日 云南都督蔡锷主张迅速组织中央政府,定国名为“中华民国。
12月29日 孙中山归国,17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初六日,孙中山抵达上海。初七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密商组建临时政府事。十一月初十日,各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出席会议的有十七省代表四十五人,华侨列席代表二人。上午九时,正式投票,每省一票。候选人为孙中山、黄兴、黎元洪。投票结果孙中山十六票,黄兴一票,孙中山以超过投票总数三分之二当选。注:这里的时间是农历时间,1911年十一月初十日,公历是12月29日)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室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5日 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建党。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月2日孙中山通告各省改用阳历。
1月3日 黎元洪当选副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
2月12日隆裕太后待宣统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授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府。
2月13日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15日,参议院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5-12-4 09:51

中华民国把1911年10月10日定为国庆节。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5-12-4 09:56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25日回到上海。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5-12-4 10:00

也没找到中华民国的具体几时开国典礼之类的东西。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5-12-4 11:31

爬墙跳屋的人手中有相关资料吗?

hyhy 发表于 2015-12-7 18:20

我提一点啊!中华民国没有什么宏大的开国典礼,可能就是一群人开个会,然后孙中山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再然后拍个照.至于时间,可以参考那个时代,一般开始上班时间,反正不可能是中午下午,更不可能晚上.

hyhy 发表于 2015-12-7 18:26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7时(宣统三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
次晨2时,革命军再次发动进攻,终于在黎明前攻下督署。武昌起义胜利了!

hyhy 发表于 2015-12-7 18:43

另外虽然名为中华民国,实际上都知道分为北洋和国民政府其实是两个朝代,北洋是不承认10月10国庆节的,今日台湾的法统,应该是1946年12月25日,国民大会通过。1947年1月1日由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

hyhy 发表于 2015-12-7 18:44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成立典礼。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5-12-7 18:51

hyhy 发表于 2015-12-7 18:44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成立典礼。

你意见以哪个时间?能弄点资料来吗?

hyhy 发表于 2015-12-7 19:58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是晚上7时

hyhy 发表于 2015-12-7 20:02

但你要说是不是就是那个时候打的第一枪这很难说,军事上的事情,即使是亲历者,也不一定说的就准确,但是可以用这个时间来确定,因为史学界记录的是晚上7点,
另外1月1日是民国正式成立的那一天,我刚刚查了资料,其实没有开国大典,只有,总统就职典礼,
1912年1 月1日上午,孙中山从哈同花园出发,到上海北站参加热烈的欢送仪式。行前,孙中山曾就赴南京之事对陈其美说:“我辈革命党,全不采仪式,只一车足矣。” 11点,专列才起动前往南京。经过数小时车程,孙中山到达南京下关火车站后作了短暂停留,又坐上城内宁省铁路小火车直抵两江总督署东箭道车站。在东箭道的车站下车后,孙中山换乘一辆蓝色丝绸绣花马车,直抵两江总督署,到达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据专家最新考证,孙中山就职典礼直到晚上11点才开始举行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5-12-7 20:06

我从中华网找来这么段文字:

   1911年10月10日(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爆发革命起义,辛亥革命全面爆发。10月10日,由于起义计划被清朝当局事先破获,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在紧急关头自动联络。当晚7时过后,工程第八营革命党的总代表、后队正目熊秉坤领导该营士兵首先发难。他率领十多名革命士兵直奔楚望台军械库,守库的本营左队士兵鸣枪配合,顺利地占领了楚望台。工程营左队队官(相当连长)吴兆麟被推为临时总指挥。当天夜里11时左右,革命军以工程营为主力,分三路向湖广总督署发起猛攻,并在炮队支援下于次日2时成功攻克督署,湖广总督瑞澄事先从督署后墙凿洞逃遁。武昌起义宣告胜利,11日晚及12日凌晨,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这是孙中山领导革命起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决定性胜利。

太扯了,而实际: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25日回到上海。

hyhy 发表于 2015-12-7 20:08

也就是说你可以用1月1日零时,来作为起始,1947年1月1日由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同样可以用零时来作为起始,目前台湾使用的就是这部宪法,这是他的法统起始日,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成立典礼其实倒更符合实际,国民政府的江山其实是蒋介石打下来的,而台湾也是他的延续,但是找不到资料是几点举行典礼的,应该是早晨,卯辰时这两个选择,

hyhy 发表于 2015-12-7 20:13

12月27日,孙中山在上海接见各省代表会代表时说:本月(农历十一月)十三日为阳历1月1日,如诸君举我为大总统,我就打算在那天就职,同时宣布中国改用阳历,是日为中华民国元旦。孙中山决定学习西洋,采用阳历,改以民国纪年,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即阴历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因此定在了1912年1月1日。1912年因此称为“民国元年”。
   各省代表会议通过了黄兴传达的孙中山的三点意见:改正朔用阳历;改为中华民国纪元;临时政府采用总统制。12月29日,各省代表举行选举会,孙中山毫无悬念的当选为临时大总统。这一天,距就职典礼只有两天时间,孙中山当时还在距离南京300多公里的上海。
三、就职典礼准备仓促
    当时沪宁一线交通远非现在方便。1912年1 月1日上午,孙中山从哈同花园出发,到上海北站参加热烈的欢送仪式。行前,孙中山曾就赴南京之事对陈其美说:“我辈革命党,全不采仪式,只一车足矣。” 11点,专列才起动前往南京。经过数小时车程,孙中山到达南京下关火车站后作了短暂停留,又坐上城内宁省铁路小火车直抵两江总督署东箭道车站。在东箭道的车站下车后,孙中山换乘一辆蓝色丝绸绣花马车,直抵两江总督署,到达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据专家最新考证,孙中山就职典礼直到晚上11点才开始举行。
    冬日的夜晚阴冷灰暗、寒风刺骨,但丝毫不能影响到孙中山等人的高涨热情,多年奋斗终于迎来这神圣的时刻。典礼开始前,孙中山环顾现场,发现少了横幅,秘书张荆野曾作过八旗教习官,字写得好,随即挽袖下笔,写下“吾大中华民国吉期良辰”十个大字,大堂左右立柱悬有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些可能就是主要的典礼会场布置了。
    就职典礼程序如下:奏军乐、代表报告选举情况、大总统致词、代表致欢迎词并颁发印绶、总统盖印宣誓、海陆军代表致颂词、大总统致答词等。孙中山一生中的照片还是较多的,但是,就职典礼这么重要场景却没有发现任何图片资料。这是因为当时的闪光技术比较落后,并且还有一定危险性,没有拍摄。据同盟会员袁希洛《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见闻》记载:“这庄严的典礼以在夜间的缘故,当时摄影记者未有镁光设备,不能摄一张照片,殊为可惜。”
    仪式由山西代表景耀月主持,风尘朴朴的孙中山身穿中西装居中站立,用浓厚的广东话宣读就职宣言:“倾覆满州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文”。会场庄严肃穆,播放着激昂的《马赛曲》,孙中山等人表情严肃,略显疲倦,却神采飞扬。
   据革命党人戢翼翘的回忆,孙中山当晚的就职仪式极其仓促简单,他看见“中山先生和胡汉民走进来,两人都穿着大礼服,戴大礼帽,胡汉民手拿文告,站在中山先生的身边。中山先生宣誓就职后用广东话演讲,我根本就听不懂。仪式很快就结束后,灯很暗,也没照什么纪念的相片。我们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草率,第二天才明白原来是赶在这天改元,用新历。”
   因为没有影像资料,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任仪式场景具体是怎样,留下了许多悬念。经多年研究,孙中山就职典礼是在大堂举行的,而非以前所说的暖阁。多年来,有多个艺术作品再现了这个重要场景,也人为化地将这个场景“隆重化”了。艺术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历史的真实性。

四、仪式简单意义深远
   孙中山办公住宿设施也很简单。因为财政紧张,孙中山将两江总督署内的西花厅作为“临时大总统办公室”,起居室是署内不远处的曾供幕僚居住的两层小楼。孙中山就职之时,就言解职之约,仓促就任“临时大总统”,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给袁世凯施压。
   袁世凯在听说孙中山已经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又生气又惊慌。按他的计划,原本打算用南北和谈来压迫清廷与革命党同时交出大权,一方面皇帝成为虚君,另一方面则让革命党取消独立,重归统一;最坏的打算,也是由国民会议来决定国体问题。但老袁没有想到的是,如今革命党竟然先下手为强,抢先成立临时政府以制造既定事实。这下袁世凯急了,他一面下令武昌前线的北洋军发起攻击,一面让北洋将领们发出“反对共和、拥护君宪”的通电,意在对南方施压。在听说革命党想以总统之位换取他支持共和的建议后,袁世凯佯装大怒:“某为大清总理大臣,焉能赞成共和!欲使余欺侮孤儿寡妇,为万世所唾骂,余不为也!”
   南北双方的政治博弈进入最后关键阶段。2月12 日,在袁世凯的“努力”下,清帝退位。孙中山按照就职宣言,于次日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呈,推荐雄居北方的袁世凯为总统。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特别附有3个条件。其中第一、第二条就是坚持南京为民国政府首都,袁世凯到南京受任。意想不到的是,有不少参议院议员不仅不支持孙中山建都南京的主张,反而宣扬建都北京的好处。后在孙中山、黄兴等人的压力下,参议院再次开会复议,27位议员到会投票,以19票南京,6票北京,2票武昌,而通过南京成为中华民国政府首都的决议。但后来,狡猾的袁世凯还是没有离开北洋势力的老巢,在北京登上了中华民国总统的宝座。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并举行了隆重的即位大典,成为历史笑柄。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任典礼,也可视为中华民国的开国典礼,相对其历史地位,不能不说是简单了些,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还标志着崭新的敏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的诞生。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不朽的时刻!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5-12-7 20:17

hyhy 发表于 2015-12-7 20:08
也就是说你可以用1月1日零时,来作为起始,1947年1月1日由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同样可以用零 ...

以蒋介石为准吧

弘易导师 发表于 2015-12-7 20:22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成立典礼其实倒更符合实际,但是找不到资料是几点举行典礼的,应该是早晨,卯辰时

。。。。。。。凭臆想卯辰时基本不可能举行典礼的,怎么着也得布置会场,还有安检警卫等等,刚过了年卯辰时太早了,你搜搜我也再搜搜,资料不准麻烦。

hyhy 发表于 2015-12-7 20:29


1927年4月18日上午十点多,蒋介石站在公共体育场内一张简易的桌子上向集会群众发表演讲



1927年4月18日上午9点,南京国民政府在炮声中于江苏省议会成立 制图 俞晓翔





1927年4月18日上午九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大典在江苏省议会举行。据当时上海《申报》、《民国日报》等报道,蒋介石、何应钦、胡汉民、张静江、古应芬、伍朝枢、蔡元培、邓泽如等,先后到场参加。那么,4月18日这一天,南京这座城市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张荣

黎明时分

鲁军残部炮击南京城造成多人伤亡

根据1927年4月19日的上海《申报》记载,这一天,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大典,是在隆隆的炮声中进行的。

炮声来自于长江对岸的浦口。那里,还盘踞着拒绝向国民革命军缴械投降的鲁军残部。自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军占领南京后,他们就以长江为天险,驻扎在浦口,和江南的国民革命军胶着厮杀,经常性地对着江南开炮射击。

而4月18日这天的炮击比以往都来得早。黎明时分,鲁军残部就开始用大炮隔江向南乱轰。一发炮弹落到惠民桥,幸好没有爆炸,否则惠民桥不保。但落到仪凤门外的那发炮弹,造成死伤五人,如果不是时候尚早,伤亡人数将会剧增。

此外,一发炮弹落到了下关江面一艘轮船上,当场炸死一人,还有一发炮弹竟然打到了距离下关江边两公里外的天然浴池堂门口,造成一位路过此地的市民受伤。下关的兵舰和狮子山炮台当即对浦口方向进行还击。

炮击持续了一天。典礼结束后的午后三时,有一发炮弹落到煤炭港,一发落到荷花塘,一发落到铁路车守宿舍后面,幸好没有人员伤亡。不过,又有两弹落到了下关月台,造成死伤行人各一名。

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大典的地点是位于丁家桥16号的江苏省议会(记者注:即今天的湖南路10号),距离下关江面不过十多里的距离,在这里,可以清晰地听到你来我往的炮击声,可以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大典是在隆隆的炮声中进行的。

六点时分

蒋介石刺陶的“流言”在传播

除去这隐约的炮声,让南京街头市民更在乎的,是个传闻。“这个传闻自4月15日这天,身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宣布,将国民政府的首都定在南京之后就开始传出了。传闻的主角是蒋介石。”陕西师大的张翰林老教授告诉记者,蒋介石发达之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官,他何以能被孙中山看中呢?这个疑问,许多市民都有。当他们听说蒋介石能得到孙中山的青睐,是因为他替孙除去了心头大患陶成章后,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陶成章是光复会的领袖,他和孙中山间有矛盾在国民党内部是公开的。”张教授解释说,民国成立后,国民党改组,孙中山觉得有加强党的纪律的必要。但他的想法遭到两个主要人物反对,这两人一个是黄兴、一个是光复会的领袖陶成章。“黄兴这个人个性随和,超然出世,他不赞成就走了。而陶成章却在大大小小会议上公开骂孙、批评他,甚至公开说要倒孙。”

孙中山当时也没有对陶公开表示异议,但不久之后,即1912年1月14日,陶成章就在上海法租界一家医院里被刺杀身亡。“刺客就是蒋介石。正在拍摄中的《建党大业》里就有这个片段,说蒋介石化身护士杀了陶成章。”随后,蒋介石便逃亡日本。

虽然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蒋介石刺杀了陶成章是孙中山指使的,但蒋之后很快就得到孙中山的重用是不争的事实。据《孙中山在日活动密录》记载,两年后,孙中山去了日本,蒋介石随即便去拜访他。从6月13日到8月31日,两人共见面29次。而在陶成章被杀之前,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十多年后,蒋介石在日记中说,他做了一件总理孙中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他觉得“总理信任我是有原因的。虽然我从未向总理报告,他也未和我提过,但我相信总理心中是有所感的”。

那么,此谣言传自何处呢?当时公安局长调查后汇报给蒋介石的结果是:江对岸的残敌。根据《民国日报》记载,这天上午六点时分,公安局在下关抓捕了三名流言传播者。

八点时分

下关码头,等候汪精卫的人员失望而归

蒋介石自然不会相信这个调查结果。“蒋介石刺陶获孙中山的青睐一事,若不是孙中山的身边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蒋介石认为这是汪精卫所为。汪是孙中山遗嘱的起草人,与孙中山的关系非同一般,对蒋刺陶一事也了如指掌。”据介绍,汪精卫与蒋介石早年就有矛盾。还是广州革命政府的时候,蒋介石就瞒着当时身为革命政府主席的汪精卫,策划了所谓共cD阴谋篡党的中山舰事件,真相披露后,汪精卫气愤至极,辞去了国民政府主席的职务。而蒋介石私底下向身边人说,这一招,就是用来排挤汪精卫的。“蒋介石怀疑汪精卫是情有可原的。”

话虽这样说,该有的姿态还要做。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也给汪精卫留了位子,诚邀他出席4月18日的典礼。为此,蒋介石派人于17日一天及18日早晨到下关码头等候汪精卫的到来。4月18日上午八点,典礼筹备人员在下关码头的江风中迎来了准时到达的客轮,但是,却没有汪精卫的身影。而下一班,则是十点钟,此时,典礼已举行一个小时了。很显然,汪精卫是不会来了。

“蒋介石这是做表面文章。虽然汪精卫辞去了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职务,但当时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和威望丝毫不逊色于蒋介石的。蒋介石怎么能将他放在身边呢。况且,武汉国民政府还在那儿呢。汪精卫来了,不是自己承认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了吗?”张教授说,汪精卫辞职出国后,海内外国民党人拥汪呼声高昂,请汪复职函电如雪片般飞来。蒋介石愤然声言:“我以为党政军只能有一个领袖,不能有两个领袖。如果大家要汪先生回来,我便走开。如果大家要我不走,汪先生便不能回来。”

十点时分

学生刚复课就参加了庆典集会和游行

位于碑亭巷附近的东方公学已停课多日,学校成为了各路军队驻扎的场所。4月15日,蒋介石宣布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校方便开始着手整顿校园环境,通知学生,准备复课。

4月18日上午九点左右,学校举行了复学典礼。不过,典礼结束后,学生们并不是回到教室开始学习,而是听校方讲解一小时后于公共体育场举行的集会及游行。

十点,南京市民共三万余人有组织地出现在公共体育场。蒋介石、吴稚晖、胡汉民、蔡元培等人也到了现场,发表了演讲。随后,游行开始了。学生们举着各式标语,穿插在市民和军队中间。

一路走去,学生们看到,南京的大小商铺门口都悬挂上了青天白日旗,一些老人孩子站在路边,手里还挥舞着小彩旗,显然是有组织的行为。

下午三点

市民被窃车辆被查获

对于南京市民乔司登来说,4月18日让他无比的惊喜。根据1927年4月19日《申报》记载,这一天,他失窃近一个月的轿车被上海公共租界的捕房给寻获了。

1927年3月下旬,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外出躲避战乱的南京英美烟公司职员、南京市民乔司登回来一看,公司的一辆汽车和自己的一辆汽车已不翼而飞。估计是给败退的鲁军士兵顺手牵羊了。这两辆汽车在当时可价值不菲。南京文史专家徐印告诉记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的汽车很少,一辆车的价值都在三四千元左右,而此时的米价在一分钱一市斤左右。

兵荒马乱的,到哪里去找呢?乔司登分析认为,汽车被开往小地方的可能性不大,于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于4月初到了上海,报告了公共租界的捕房,详细描述了失窃汽车的外形。

转眼时间过去了半个多月,4月18日下午三点左右,他所在的公司突然接到了上海戈登路捕房探员的电报,说他们在沪西康脑脱路某空屋内查见汽车两辆,无人认领,且和乔司登报案时描述的汽车很相像,应该是他的汽车无误。捕房让乔司登抽空去上海一趟,办理相关手续。


链接

国民政府的更迭

广州国民政府:1925年7月1日,中国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汪精卫为主席,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作国民革命军。

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2月21日广州国民政府迁居武汉正式办公。武汉国民政府运作至“宁汉合流”。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成立。胡汉民为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开始形成宁汉分裂之局面。1928年6月,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停止运作。12月29日,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蒋介石与汪精卫关系不佳与陈璧君有关?

上海师大的李铭教授告诉记者,蒋介石与汪精卫一直不和,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看不上蒋介石也是原因之一。据介绍,陈璧君早年参加同盟会。孙中山为了筹集革命经费,派出身于华侨家庭的陈璧君出洋向华侨募捐。她去美洲,用半年时间,集得捐款三十万元,充作创办黄埔军校的经费。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论资历,论才能,陈璧君都不比蒋介石差。她认为,蒋介石的有些举动很不入流,因此对他看不上眼。

汪精卫当上国民政府主席和军委会主席之后一段时间,蒋介石很想和汪精卫靠得紧些,曾给汪精卫送了一个帖子,愿结为把兄弟。一天,汪精卫写信给蒋介石,开头写“介弟”二字,陈璧君看了大发雷霆,说汪精卫:“你愿意做他把兄,可是我不愿意做他的把嫂。”惧内的汪精卫不得不把那信撕了重写,再不敢在陈璧君面前称蒋介石为“介弟”。

hyhy 发表于 2015-12-7 20:30

这是在我们南京的报纸上找到的,应该在网上不可能找到更全的资料了,

zhaoshanpeng 发表于 2015-12-7 21:35

长知识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