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后山人 发表于 2020-4-22 23:18

容嬷嬷讲故事 - 盗墓外传 - 转载

  我看你们都对盗墓这个事情很感兴趣,我就讲一下我所知道的真实盗墓情况。关于盗墓的小说大家都看过不少,鬼吹灯,盗墓笔记之类的多不胜举。但其实真实的盗墓情况远比故事里要说的复杂许多。没那么多灵异,却更加危险。

  本家原来解放前以为生活所困,很多人都多多少少的参与了盗墓,解放后一部分人逃离大陆,留下来的人也有几个仍然从事盗墓行业,后来有人被抓了,被判了。又有人归顺政府,帮着政府盗墓,不对,那叫考古。我所知道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情况,其实也没差许多,都是几百上千年埋前地下的,你就算再过几十年去挖,还是一样的情况。

  首先你们要知道,小说里基本都是扯淡的,然后小说很多典故和细节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盗墓行当。

  盗墓者,南北有别。北方是晋陕冀一带最为活跃,基本被称为:支锅。支锅是陕西一带的方言,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支起锅子,生活做饭,就是搭伙过日子。盗墓者也是如此,天南地北,各怀绝技,江湖相识,结伴掘宝。所以那边的盗墓者叫盗墓不成叫支不起锅。盗墓一无所获,叫走空。

  关于山西陕西一带的盗墓,算得上民间盗墓的正统,所以他的分类更加详细一点。为什么只是民间的呢,这个我以后再说。他的人员分类只有四大类:掌眼,支锅,腿子,下苦。

  掌眼也叫大哥,是这个团队的头目,负责选择目标,认准盗墓的盗洞打入的位置和角度,还要负责人员的选拔,偶尔也客串一下支锅。

  支锅就相当于一部电影的制片,基本就是负责联系买家,提供资金。因为有一定的风险,盗墓很容易掘了水洞走空。一无所获的话,别人的工资你还是要照给,损失你自己承担。

  腿子就是技术工人,这点不解释了吧,要是挖塌了,所部人马都要折在里面。所有需要技术和经验。

  下苦就是苦力,出力最多,报酬最少。所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盗墓界是很正确的。

  补充一下上面所说的水洞,盗墓者一般不说幕,死之类的字眼。就和船夫不说翻之类的字眼一样,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忌讳。中国古代的墓,分类很详细,也很笼统,大概就是陵,墓,丘,坟,林,茔等。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每类下面又有若干小分类,很多细节不同。

  而盗墓者一般都叫这些做“洞”。洞分水火,火洞就是没被盗过的,保存完好的。水洞就是已经被盗过了,或者保存不好,已经进水走气的。显然前者要收获大一些,但也更危险。所以有人说,火洞易被烧死,水洞难被淹死。

  上面所说的只是北方的一个分类之一,北方大体按照地域来分有三派。山西陕西,河南苏北,京城东北。河南那边的盗墓称为刨红薯,北京东北的才叫倒斗。很多同学都以为倒斗就是全国盗墓行业的统称了,那是不正确的。

  南方的盗墓就简单一点了,大的只有湖南长沙附近,也就是我本家的祖籍。也很容易理解,古代都是北方才是政治经济中心,大的墓地北方多南方少,所以也影响了盗墓的民间发展。南方的盗墓叫盗墓者为土夫子。

  盗墓称呼为翻咸鱼,翻肉粽。这里的咸鱼和肉粽都是死尸的别称,因为忌讳,所以土夫子是不会说死啊,尸体啊之类的。咸鱼和肉粽又不同。咸鱼主要是因为古代北方的风俗。咸鱼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保存完好的尸体,一般都是平民百姓,中产阶层。

  肉粽都也是经过处理的,因为中国古代其实和埃及是一样的,帝王将相的尸体很少是那样摆在棺材里,都要裹上个七八层,甚至要拿绳子捆上几圈。所以为什么要叫肉粽,很形象吧。

  宋人文惟简《虏廷事实》一书中所记载的:“其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采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肤,沥其膏血且尽……”这就是讲的北方辽国人的尸体防腐处理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开腹取内脏,咸盐腌一腌。有点像腊肉啊。。。最著名的那个腊肉不是在。。。啊。。。不多说,和谐。

  大家可以看出来吧,这是腊肉的做法,不是咸鱼的做法。叫咸鱼就是因为更加通俗,南北通用。北方游牧民族管这个制作腊肉叫“做羓”。因为死人的地位不同,所以羓的叫法也不一样。比如用皇帝来做的腊肉就叫做帝羓。历史上最著名的羓除了北京的那个,就算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了。大同元年,亲率辽军攻打北宋的辽太宗,突发疾病死于今河北栾城。当时正是热天,随从便将他的尸体“腌咸鱼”了。因为辽国人的风俗,无论你死在哪里,都一定要回祖籍安葬。所以这个咸鱼在北方是很盛行的,逐渐也就传开来了。

  盗墓行当的黑话和切口很多,我了解的不多,说点我所知道的。前面说了水火洞,那也只是湘地土夫子的切口。关于坟子的叫法五花八门。土匪出身的盗墓者称墓为“乱点子”,或“钉子”;偷鸡贼出身的盗墓者则将墓称为“冢子”。类似的还有“堆子”、“蘑菇”、“墩子”、“坑”、“洞”等。

  盗墓的叫拿陪葬品的金银珠宝,为:借钱花。对这些被盗出的东西,同样有说法。由于盗墓者与文物贩子接触较多,许多隐语和古玩行的行话相通。如将金子说成“地鼠”、银子说成“地龙”、铜钱说成“地蛇”。

  盗出来的随葬品都是赃物,古代古玩行里称之为“老鼠货”。盗墓者当然不会这么说,一般称为“水头”。民国时北平盗墓者称之为“出土货”,琉璃厂古玩行老板一听来人这么说,便心领神会,知道这是从墓里刚盗出来的。这样的货,又称“生坑货”。以上部分资料来源自百度,我又不是电脑,记不住这么多。

  土匪有黑吃黑,盗墓的也是。往往弄死对方,钱不都是自己的了吗?盗墓的黑吃黑被称为吃私。东北的叫这行为是成地仙,就是同伙把东西都递了出来,然后你把盗洞弄塌,把他困死在盗洞里。也叫活种。

  所以很多盗墓组织都是亲属关系,比如舅舅带着外甥,爷爷领着孙子干活。为的就是尽量避免同伙见财起意。

  盗墓界对这种吃私行为是很不齿,而且严厉打击的。你如果吃私被发现,等待你的那当然是死亡了。但死和死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我知道三种盗墓界处死吃私者的方法,考虑到中午吃饭时间,我就不多说了。反正是很不人道,很恶心的。。。。

  盗墓的分类,鬼吹灯上说是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卸岭力士。也不能说不对,只能说不全面。因为自古这个盗墓就是个高利润的行业,参与其中的人成分很杂。上到帝王,下到百姓。

  刚刚上面所讲的都是民盗。其实很有帝,官,僧,道,匪,兵等。帝就不说了,挖前朝祖坟的事情,哪个皇帝都没少干,但要掩人耳目。因为这事在台面上来讲是损阴德的,百姓直接管这叫抢阴宅,可见对此的反感。所以正史里帝盗很少,野史里上下五千年,那基本都是一部盗墓史。

  官就是摸金发丘那类了,目的各不相同,有为找好东西讨皇帝喜欢的,有为了筹军费的,有为了个人爱好的。

  僧道基本一样,都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因为战乱之时没人给寺庙道观香火钱,出家人也是要吃饭的,不偷不抢怎么办?活人不能下手,那就只能对死人下手了,加上他们的本身业务熟悉,五行八卦,或者达官贵人叫了他们哪代的祖师去坟墓做了法事,他们都知道,挖起古董来自然得心应手。

  这里我要说一下最著名的搬山道人,鬼吹灯里所说他们的目的是寻凤凰胆,这尼玛不是扯淡吗!其实他们是很英勇的民族英雄。搬山道人的兴起是在元朝,当时中原百姓苦不堪言,一群道人焚香结拜,要驱逐鞑虏,还给汉人一个天下,让百姓过上人的日子。

  那个时候因为元太祖和丘处机的原因,元朝对道教是很宽容的。所以很多江湖上的人也纷纷入了道教,这就更加壮大了搬山的声势和力量。

  他们反抗元人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去刨人家的祖坟,断他们的龙脉。一来解气,二来可以拿到不少钱财,给起义军当军费。可是茫茫草原谈何容易,到处都是元人的耳目,很多人行踪暴漏,死路一条。加上很多人武功不错,直接就去刺杀元人的官贵。

  所以到了最后搬山一脉,已经被元人杀的七零八落,后来朱元璋兴起,搬山归顺了他。相传朱元璋的两大军师,刘伯温和李善长。后者就是搬山出身。搬山一支,现在还有,马来西亚和加拿大。

  匪就不多说了,黄金赤眉都干过,红军当年也挖了不少陕西附近的大斗,卖给老毛子换武器。卸岭力士就是其中代表了。

  兵最出名的就是民国的孙殿英了吧,不知道的自己百度。也是因为他,盗墓界出了一个新名词,叫做炸坟。以前无论你怎么样,盗墓总是不光彩的,都要偷偷摸摸。光明正大,带着几千士兵去用炸药炸的,他孙殿英算是头一号。

**** Hidden Message *****

老腊肉香啊 发表于 2020-4-23 09:57

老腊肉香啊 发表于 2020-4-23 11:27

李立富 发表于 2020-4-23 11:39

山西盗墓者用的都是探杆

春不老堂 发表于 2020-4-23 13:03

盗墓损阴德

丙戌辛丑 发表于 2020-4-23 14:37

盗墓,墓盗

路过看一下 发表于 2020-4-27 11:45

感谢分享!

hygb 发表于 2020-4-27 18:15

。。。。。。。。。。。

123tbt 发表于 2020-5-1 08:39

洛阳铲挖一下

月亮姐姐的弟弟 发表于 2020-5-3 07:25

道教也挺好啊

星星点点 发表于 2020-5-3 07:55

都盗过什么好东西了

clxzxc 发表于 2020-7-28 15:26

原来如此啊

laopokiss 发表于 2021-3-1 03:12

感谢分享 非常感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容嬷嬷讲故事 - 盗墓外传 -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