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之二:第一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能给初次见面的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也是成功的开始。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不会有第二次。也特别巧妙,费时不到半秒,留在别人大脑的信息却深刻不忘。“印象”按字义解释:就是烙印一头大象。以此类推,“现象”就是发现大象。“形象”就是形状如大象。“景象”就是风景有大象。还有“气象”“天象”等等,为何眼睛接触到的事物,至今仍要与大象牵扯一起?大象为最大哺乳动物,喜欢在丛林、草原和山谷靠水地带活动。大象一贯为家族性的群居。远古时期,经常几个象族群聚集结成上百头大群。因此,在自然界除了人类外没有任何天敌。我们的先民之所以会捕杀大象,因把象肉烘干可蓄藏为食。象牙象骨可磨成器具。象皮既宽又厚,是抵御寒冷的最佳衣料。大象本性温顺善良。但一旦被激怒,力大无穷,凶猛难挡。所以,无论白天黑夜,先民都不敢靠近象群。捕杀大象成为最艰难的狩猎。唯一方法只有挖深坑设陷阱。
然而,在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设陷阱并非容易。首先要查询大象的粪便和脚印,以便判断它们的活动踪迹。大约公元前2300年的夏朝,黄河流域的气候开始变冷,大象一步步南迁。寻找它们的固定踪迹倍加困难。大象习惯在早晨和黄昏觅食。象群都以反映聪明较有灵性的雌象为首领,觅食栖息场所均听其指挥。虽然它们夜间不能视物,但听觉极其灵敏。所以,设陷阱的工作都选择在夜间悄悄进行。避免被大象发觉。
在山高林密的原始森林,人类最早以恒定的北极星为方位感。他们认定背向北极星,左手为日出,右手为日落。因此,为了记录象群活动的踪迹,他们用炭黑,在一张大象皮上面画了三个小圆圈。表示日出、日落和北极星的三个方位。然后把中间小圆圈对着北极星,按方位在有象群踪迹的地方又画上小黑点。
随着先民对星空的持续观察,他们感知北斗七星会依照寒暑变化,围绕北极星转动。这个认知促使他们又根据季节的循环,画出不同情境的大象皮黑白点图案。仍以小圆圈代表日出、日落、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用小黑点更具体的记录大象活动的踪迹。出发捕象之前,他们都先参考相对季节的大象皮图案。手指黑白符号说:“这里有象的粪便......”“那里有象的脚印......”哺乳动物大象就这样被套上最初的“现象”概念。
后来,伏羲画出了先天八卦图。无论是对中原大地的八方位描述;或是表达北寒南暖的气候特征;以及寒暑交替的周期阐述;都一清二楚。顺其自然优胜劣汰,八卦图渐渐代替了大象皮黑白点图案。久而久之,图中的八个符号深深烙印在先民们的脑海。应用时如数家珍、轻车熟路。语言表达不知不觉更趋向“现象”的概念。如:“这里(地)有象......”“哪里(雷)也有象......”八个卦名悄无声息的转化成八个方位的自然“象”。时过境迁,八卦的占卜概念变为寻找未知的征兆真“象”。卦有卦的现“象”,爻有爻的现“象”。形成大象被套上“现象”的概念永不改变,至今依然。
有关“现象”的概念由来,战国时期韩非子认为: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这样的推理是错误的。
当八卦图普遍应用后,黑白点大象皮图案相应被彻底淘汰。但因当时先民习惯把重要的物件藏在树洞,再以粘土密封。或许有部分的大象皮图案会被遗忘。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人在河边从顺水而来的树心再次获得。几百年前的大象皮图案演变成神话故事的素材。先由《尚书.顾命》记载,说“黄河龙马背负河图,伏羲依之画八卦。”“大禹治水,神龟驮洛书献之。”再到易经《系辞》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神话传说经历代附加的抽象修饰,变为蕴含深奥宇宙星象的神秘图案。至今还有人相信。
到了青铜器时代,狩猎工具的进步日新月异。活捕大象的机会也显然提高。经长久的近身接触,先民发觉大象的本性既善良又聪明。尤其小象畜养训练后能成为坐骑,能替搬运沉重物件。同时,象牙经细心加工制作可成为精致的装饰品。先民的观念大幅扭转,不再乱屠杀大象。而且,他们又觉察大象的寿命很长。八卦图的占“象”本身也为求吉祥。大象终于被视为象征吉祥的动物。
天有天象,地有地象。天地“象”有吉有凶。大自然万物千姿百态,都具备人类所需的吉“象”。然而,当违背了自然规律,凶“象”仍会随后而至。今天的我们大脑历经千秋万代的塑建。储存浩如烟海的信息,皆由不计其数的吉凶“象”交集转化而来。虽然这些信息被视为是人生处世的大智慧。但若掌控失衡,会犹如本性善良的大象被激怒时的凶猛失常。“第一印象”是吉祥的符号,表现在谦逊的心理和谈吐的风度。凡事先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可谓是纳吉避凶的最佳切身效应。(待续) 如果你喜欢参考我的有关易学论述,可以到新浪微博,找”潜阳阳下的微博“。 发广告来了 安心,请“乾坤之道”去看看有多数人在看,才知什么是乾坤之道。 安心,我已看透这个网站,也绝对不会再参与了。拜拜! 一路上有你:你先打“潜阳阳下的博客”,再从博客中按下“微博”,就可以找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