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弘 发表于 2021-6-18 14:21

道法自然之十一:阴阳气致中和

      我们常认为某人说话阴阳怪气的,很难相处。或说这人气质非凡,魅力十足。“气”意指何物?每逢进入一间荒废失修的凶屋,总觉得有种阴气袭人。也常听军人叙述,当行军误入敌方埋伏时,浑身会感到仿佛被一股寒气围绕。又如地震前,灵敏的动物能预先嗅觉到一些异常的气息。这些“气”又是什么?按易学解释,都属阴阳运转中的二种“气”。其特质非常奥妙,既可感觉到,又似乎是一种虚空。
      伏羲画八卦,着重描述天地间因赋有大自然的阴阳二气,天空才出现阴晴风雪,地上方能寒往暑来。文王重演64卦,却趋向剖析以人为主导的万物阴阳二气。人类因之才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所以《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阐述人类必须效法天地谋得合理其位,世上万物的阴阳二气才能恒定和谐,正常运转和孕育。
       天地间的阴阳二气运行具有道法自然的规律性。但常因人类的无限贪婪欲望破坏了二气运转的致中和。例如战火硝烟弥漫;工业污染天空;污水排入大海等,都能引发大自然的愤怒,造成灾害不断。我们要明白,伏羲八卦中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阴阳爻卦象,既具备人类五官都能觉察到有感的“气”。也蕴含似虚空非空无感的“气”。同时,它们也无时无刻在传达失去平衡走向极端的信息。所以古人有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深度刻划若与万物达成和谐相处,将以共享自然四季的快乐风光。   
       文王重演64卦,再将阴阳二气的致中和推向更广泛深远的逻辑思维。把原伏羲八卦阴阳的明与亮、冷与暖单纯概念,引伸到多与少、大与小、高与底、上与下、进与出、男与女、喜与怒、爱与恨等无数矛盾共存的同理性状态。创造中华民族的阴阳说古代哲学思想。然而无论多少发挥和延申,有感或无感的阴阳二气依然存在。64卦应用这二气更具体和完整的诠释人类与万物要如何不走极端,保持合理致中和,以获得长久的安定与和谐。
       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思维一贯为社会发展、国富民强的首要原则。一个安定和谐的国土必然能呈现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景象。忙碌着的人们满脸喜气洋洋、斗志昂扬。而一个处于烽火四起的战乱国家肯定民不聊生、怨气冲天。逃难的人们个个垂头丧气、有气无力。
       但是,无论是“喜气”或“怨气”,在人们的眼神都会演化成一种相互传递的同鸣共振信息。并且逐渐凝聚成一种无形的正气凛然力量。让管理国家的上层阶级知道:国家的安定富强内外政策,必须建立在默认不同民族各具不同文化与习俗的基本立场。政策执行不能走极端。要以阴阳二气致中和的框架达至求同存异。奠定双赢的和平与安定。
       一个家庭氛围的阴阳二气会导致不同的生活气氛和情调。当男女都能认清本身的合理位置,尽到自己本分,家庭必然呈现生气勃勃、一团和气。徜若男女都因争夺权力而忽视道德修为、摆不正本身位置。必然造成家庭吵闹乌烟瘴气,以致破裂。孩子变成无辜的受害者,或自卑、自残,或叛逆、触法。试问:若父母都能注重自我修养,付出真爱,维持一个家庭的阴阳二气致中和又有何难?
       人身上除了体温,还有潜在的阴阳二气。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运行表现都在喜怒哀乐之中。例如有的每逢喜从天降,就有一股热气传遍全身细胞,忘却自我。有的每逢怒火冲天,大脑几乎已被火气撑炸,再不顾后果。有的每逢哀痛欲绝,生活的勇气变得荡然无存。有的每逢乐不可支,就忘记乐极生悲也常因之而来。人身上的阴阳二气若违背致中和,必然失去原本的气度。
       我们无论是想活得快乐、或要做一番事业,首先都必须注重保持心理平衡,善于自我修养,这是达成目标的唯一途径。所以,从小加强道德培训,提升以和为贵的基本观念非常重要。只有让潜在体内的阴阳二气发挥致中和,才能完善本身的人格和气质。
       泰国人妖举世闻名。为何堂堂男人汉不做偏要作贱自己?是因家穷忙?非也。主因有二。其一、自小父母离异,由母亲独自带大的孩子,缺乏父辈的阳刚影响。形成性格软弱。其二、既怕吃苦,又羡慕虚荣。就这样欠缺修养而变成阴阳怪气、不阴不阳的人妖。      
       身为中华好男人随时要把“中”字挂在心头。无论在何处,身居何职,都先把自身的位置摆正。处理事情力求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追求理想绝不走极端。秉持“中华”两字的致中和优良传统,光明磊落创造“大中至正、风华正茂”的锦绣前程。      
       作为中华的好女儿切莫因“男女平等”而抛弃固有的传统文化。在追求物质优先的拜金社会,房子、车子和票子绝对不是永恒的爱情和家庭。无论怎样的出身,都先要端正本身的人生价值观。保持勤俭持家、温柔贤惠的东方传统美德。不断学习,增添内在的阴阳二气致中和涵养,这是任何男人都无法抗拒的。也是今生有缘、白头到老的唯一保障。
       现代老年人都盼望健康长寿。但要知道长命百岁既非“盼”得来,更非“等”得来。而全来自“老当益壮、百年偕老”的修为。重温古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以修身为本,若能完善内心的阴阳气致中和,长寿一定属于你。
       阴阳二气致中和不是提倡吞声忍气、憋气窝火。当面临民族生存或家人安危的大是大非决择时,阴阳二气要晋升为“气势磅礴、气贯长虹”,借以达到致中和。在第十篇“自然孕风水”中曾提及,东晋时期的方术大师郭璞以“聚气”为中心,首创古代更为具系统的风水理论。这“聚气”与大自然和人生的阴阳二气又有何关联?下篇再聊。(待续)

于弘 发表于 2021-6-19 09:45

一路上有汝 发表于 2021-6-18 19:48
谢谢于老师的易学研究分享。
“气”似无形又有形,“场”存在天地间。

谢谢你的认同,社会进步了,科技进步了,思想进步了,易学绝不能原地踏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法自然之十一:阴阳气致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