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祭是传统社会的公共祭祀行为,包括朝廷对天地、祖先的祭祀,地方对地方山川神圣的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就是将祭祀看成国家最重要的活动,与保家卫国的战争一样重要。 传统社会为什么会将祭祀活动上升到如此崇高的地位?
其一,是通过祭祀获得王朝神圣的地位。一代王朝的存在,被视为承天之命,而对天地的祭祀是由皇家垄断的,这是帝王朝廷获得神圣的合法地位的重要方式;
其二,是对天地的敬畏,由于《易经》在中国主流社会与民间社会的特殊影响力,所以各代王朝都对星象变化、自然灾难异常敏感,通过各种自然现象反省政治得失。公祭是表达自己对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的一种敬畏,还有对天地自然的感恩与祈福,希望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祭祀的社会伦理意义与政治意义是通过隆重神圣的仪式,体现等级尊卑,完成一次权力排序,最重要的是实现帝王自己的神圣感,并在这种礼序中达到权力共识,参祭因此成为权力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
共和国时代不再敬神仙鬼怪,对英雄烈士的公祭不再以祭祀的形式出现,而改以国际通行的纪念大会的方式。天安门广场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对1840年以来对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过程中献身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外国元首来华与国家重要活动之时,都会举行纪念活动,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公祭。
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大型纪念碑与烈士陵园,在清明节与战争胜利日都可以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在纪念近现代英烈方面所做甚少,却将更多的精力与财力,放在传说人物的公祭上。公祭活动是传统皇权时代的一种祭祀方式,这种方式早已被纪念活动代替,现在复活这种古代祭祀仪式,与文化造假行为差别不大。
在传统皇权时代,由于祭祀活动与战争一样重大,所以祭祀礼仪规章极为严格,无论是参祭的人数,还是规格、音乐、形式,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策划与实施。皇室与地方规格不同,政府与民间也各守其制,所以公祭与家祭文化非常发达。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废弃了传统的祭祀,又无法照搬西方现代纪念形式,从而使神圣的现代祭礼文化出现空缺,并由此进一步导致如今的公祭与私祭乱象。
有鉴于此,建议国家将大型纪念活动列入法规专项研究,使我们的国家纪念活动、地方纪念活动与家庭纪念活动都有规则可遵,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成分,另一方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现代纪念仪式,使各种纪念活动庄严神圣。对现代人来说,它仍然具有多重社会功能与价值,譬如通过纪念仪式培养人们对国家英雄的尊敬,培养公众的道德感,使公众学会感恩并净化心灵。对先烈的缅怀,最能使人的心性中多一种庄重感,慎终追远使我们的文化与传统具有人性的深度与道德内蕴。
国家在民间祭祀文化上,也应该发挥应有的影响力,譬如一些地方政府在清明节时,向公众免费提供鲜花,以使人们放弃烧香的陋习;还有一些城市社区设立公共祭堂,供人们缅怀先人,这些尝试都是有益的努力,体现我们在祭扫方式上向现代文明的一种努力。但这些尝试又是单薄的,因为它没有在现代文明的范式下,形成一种祭扫文化的体系与样式。这是事关民政与文化系统的文明工程,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纳入研究课题,重新建立新的祭扫文明体系,它比建所谓的中华文化标志城,意义更重大、影响更为深远。
期待政府有关部门,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吴祚来(北京 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