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认为,在文学部类里,其他都可以翻译,唯一不能翻译的就是诗歌,诗言志,歌咏言。
为何?首先,诗歌是最能体现国民性的文学部类,诗寄托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有的时候表达的情感,不能言传,只能意会。而翻译则首先面临同诗人作心灵交流问题,翻译涉及理解,一旦想要完全理解诗人的主观感受,那么翻译的句子就会呈现理性化色彩,那么等外国人读了此翻译的诗歌,很难得到同情的感受。
第二,一国的诗歌吟咏,要受一国的诗歌语境制约。离开了这样的语境,用别国文字表达,只能作意义上的阐述,而难领会诗歌文字之美,比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你怎么翻译?又很多中国诗歌的表达守法,完全必须中国化才读来有韵味,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又怎么翻才能得言语语音节之味呢?
第三,很多诗歌其实是信手拈来,没有什么大道理可以阐发,完全是见景生情,发自内心的吟咏,抒发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是在瞬间捕捉到的。即使是诗人本身,事后也未必能很明白此中原意,如果经过翻译,更是离题万里。如“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本来就是诗人夜里思乡寂寞难寐,明月千里寄乡思所作。可以说单纯从文字上,是无法做更进一步解释的了,即使是三岁小童,也能理解此中字面含义。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当你偶然天涯羁旅时,对此的感触会更深。这种更深的意蕴,是难以通过书面翻译能成功的。
所以,一个主观心情、一个一国语境、一个内心真意,注定了翻译的诗歌总是变了味道的诗歌,翻译后的诗歌,我们可以理解诗歌作者的抒发的意像,但是却无法进入诗歌者的内心。究其原因,诗歌是需要用同情来读的,而不是理解。你不理解诗歌的意思没有关系,你只要能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就足够了。我们读《锦瑟》,有几个人能理解李商隐到底想说什么,但并不妨碍我们喜欢这首诗,读完以后觉得很有味道,具体是什么味道,又无法说清楚。诗歌要达到的,就是这个效果。
我中学的时候,曾经是一个疯狂的文学青年,当年我买了很多外国诗歌来读,什么叶芝、惠特曼、兰波等人的诗歌选,读了总是觉得很有隔膜,即使里面充斥着很多美好意像,比如夜莺,比如玫瑰,比如小夜曲,比如壁炉,比如当你年老时,我当然凭借理性能够知道他们吟咏的事物很美,但是在心里情感上,却又觉得不那么自然,不是自然而然的情感流淌,而是要靠理解去复原一幅图景,再感受,这样就转了一个弯。
等到我大学毕业,英语也学习了有点,有两次在黑暗的夜里,我一个人时,偶然拿出英文版的叶芝诗来读时,发觉那才是美,并且,诗一定要读出来,音节之美带动了气韵之美,这个根本不是翻译所都能达到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仅仅做文学评论这种学术性工作时,那么翻译诗和品读翻译诗当然也可以,从吴宓开始其实就注重比较诗学和比较文学了,但是如果想获得真情实感,受到诗歌的美的熏陶,最好不要读翻译诗,有水平自然可以直接看外文诗。对于中国人,自然倾向于看古诗,如果不信,你可以把诗经中的诗翻译成现代文诗歌,你再读读,哪个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