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科学思维观 | | 《易学》作为中国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一门学科,浓缩着“上古智者”的无穷智慧。他们的思维方式及对世界的认识观,从上古《易学》的一开始就深刻地烙印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形成了东方人所独有的思维模式。可以这么说,《易学》的思维模式就是东方人的思维模式。
所谓《易学》的思维模式,就是指古人从具体的研究对象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出发,通过直观思维、象数思维的过滤,转移到逻辑、辨证、分析、推演的抽象思维方式与方法上,从中体会事物阶段性、周期性的整体运变。其间所蕴藏的科学思维观,则是古人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它主要体现在五种思维形式上。
1.直观思维
指从感官的直接感受或经验中去判定事物及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思维方式。以物与物的整体印象去比照、衡量,得出一定的判断或认识。强调的是人类极其陌生的非理性的潜意识思维的反映。《易》之卜筮学中的所谓“外应”、“未卜先知”、“观物取象”等,便是典型的直观思维形式。
2.逻辑思维
是指遵循形式逻辑的法则去考虑问题、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形式,属于自我有意识群的理性思维。在《易学》里则集中表现为三种形式:⑴分类。它是逻辑思维中最基础的形式,指按事物一定的特征、共性等分为若干类,对若干类的共性或关联性进行研究。如八卦里的“万物类象”等。⑵类推。建立在分类的基础上,指把一个事物分类的属性推及到同类的另一个事物上,以求通过相同的属性对另一种事物有所认识的思维方式。常见于卜筮推卦的“类象”运用当中。⑶形式化。指思维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法则或公式,以此去限定思维的定向,衡量思维的进退,而不涉及所思考的问题在实际中的情况。“六十花甲程序”、“六十四卦”模式、“纳甲积算”等都属这种思维形式。形式化的结果促成了人们正确思考问题所必须严格遵守的诸多逻辑法则与规律,是一种相对高级的思维模式。
3.形象思维
指通过对事物特性、本质、形态、位置、迹象、功能作用的认识与印象加以归类、定义、拆卸、组装、再现,得出事物一定的形象意义。这种思维方式比语言、文字具有更强的喻义、表意功能。在《易》中卦的定义与卦、爻辞句,都大量运用了这种思维方式。
4.象数思维
象数思维是《易学》特有的思维形式,独一无二,旷世无双。其认为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呈现出的“象”与“数”是共存的,象中有数,数中有象,两者都有一定变化之理。“象”就是客观世界里自然存在的事物形象,经《易学》体系特定处理后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态之象;“数”就是用以表示这种特征象态的符号、次序等。通过事物“象”或“数”的变化跟踪,对之进行分析、认识、推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特别的思维形式。即象数思维可以把象和数结合在一起,推广为理解宇宙中一切事和物的思考方式,其中既有可感知象的性质,又有数量的规定性。如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言的不仅是“数”的演化,还有“象”的分裂性质,其思维原形正是源于《易》中的象数思维。
5.辨证思维
也是理性思维的一种形式。通过辨证的对立统一、发展变化、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更多地见于贯彻整个《易学》体系的核心思想中,如阴阳之摩荡、周天之变化、叠叠卦爻之关联等等。
这些人类所独有的去认识自然世界的思维观,将《易》编织成富含科学理念的古代卜筮之学。随其在中国古代无所不及的广泛影响力,最终形成赋涵东方人特点的思维方式,并由此谱写出一部令西方人羡慕不已的古代卓越科技发明史。为什么说中国人最聪明?不是上帝的偏爱,而是我们的祖先早在遥遥亘古就为后人诞造了一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超级思维模式的高速通道。在几千年的代代相传中,我们炎黄子孙的血液里、骨髓中无不浸淫着“大易之道”的真知灼见,正是它不断激励我们的灵感和思考方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因此,《易学》尤其是上古《易学》里那些独有的思维方式、方法,更有理由让我们深思和探索,也许它才是真正颠覆现代分析科学思维局限的终极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