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2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字架遥控地球匀速转动的天机由吕洞宾告密在《金华宗旨》中:“仰观乎天,三
百六十五度,刻刻变迁,而斗枢终古不移。吾心亦犹是也。心即斗枢,气即群星”
(甲本)、“仰观乎天,三百六十五度,刻刻变迁,而斗柄终古不动,吾心亦犹是
也。心即璇玑,气即众星”(乙本):天即二人世界的月球和天心十字架,终古不
变的斗枢即十字架,十字架即是万物之心,群星都由信道所生,只因“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信道是光气言三才数据流,如气一样虚无,气即
天:气头是人,气为二人在乚,二人为天,气为天在乚,乚在叵,叵为可之反,乚
为亅之反,亅在月,亅是不全之月代表的月球,气为二人之天在月球的示意图;氣
是气,氣为气居米生气,米是十字架辐射信道的示意图,氣为二人之天在十字架辐
射信道。气即群星、气即众星表示群星都由信道生化而成,信道都由十字架上的二
人世界辐射而成。刻刻变迁的三百六十五度对应三百六十五天,说明是月人把转动
地球三百六十五天圈的时长定为地球一年的长度,并把他们操作十字架匀速转动地
球的情况体现在刻有三百六十五度的仪表上,置于十字架制动中心。斗枢终古不移
表示十字架从未作车轮式的向前滚动,也未作卍向和卐向的转动,即未作向左和向
右的转动。
——卍卐一是十字架的变形图,二是田可向四面敞开大门的示意图。一表十字架辐
射的信道可随万物随意转折;二表月壳密布“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邵雍《梅花易数》)的天门。月人进出的天门实为各种规格的飞碟进出月壳的
门。卍卐读万,表示一切吉祥功德生于月球;卍卐所以被定为吉祥的标志,就在于
它是十字架和田的变形,又是吉省心——古的变形,而古是田的变形。
凡是来自卡门线外的信息都由信道给出,证明见后。
四、谁造神奇的日月星?
日月星的神奇表现主要有:
㈠地球人都知道,一般物体的视像大小与视距大小成反比:物体离人越远,看起来
就越小。但日月视像大小却与视距大小成正比:日月在地平线上最大,在天顶时最
小,而视距却是日月在地平线上最远,在天顶时最近。远近之差为视者立地处所在
的纬环半径,纬环半径与纬度成反比,在赤道最大:赤道居民看地平线上的日月的
视距比看天顶上的日月的视距远6378公里。但全人类看到的地平线上的日月大
小都一样,全人类看到的天顶上的日月大小都一样。即是说,日月视像大小虽与视
距成正比,比率却随纬度而变化,保证全球人类看到的地平线上的日月大小都一
样,保证全人类看到的天顶上的日月大小都一样,保证全球人类旅行到任何地方,
都看到相同大小的地平线上的日月和相同大小的天顶上的日月。
㈡蓝天内的日月星只能由信道虚拟,信道虚拟的日月星本应都让人类通过天文望远
镜望到月球,事实却是只让人类通过天文望远镜望月亮时望到月球,拍到月球照
片,不让人类通过天文望远镜望日星时望到月球,反而让人类通过天文望远镜望日
星时望到科学界所称的天体,而太空只有漆黑和漆黑的天体,并无天文界描述的发
光天体。即是说,人类一使用天文望远镜望日星,天文望远镜便让人类的眼光无中
生有,生出大量的地外发光天体。
㈢可同时通过天文望远镜望月亮时望到月球的居民是月照区的全体居民,可同时通
过天文望远镜望日时望到假日球的居民是日照区的全体居民,可同时通过天文望远
镜望某颗星时望到某个假星球的居民是这颗星星照区的全体居民,因南北半球的天
上有二对日月和两个星空,故同一时刻月照区、日照区、星照区的面积约为整个地
球朝月面、朝日面、朝星面的一半,约为地表面积的四分之一(日月星光照面积随
昼夜长短变化),即分布在约占地表面积四分之一的居民,若用天文望远镜望日月
星,笔直视线到达日月星时全被转折成折射线,日月星成了转折人类笔直视线的神
奇中继站。
㈣视觉上的日月升落主要由地球转动造成,照理,当地轴直立时,日月升落轨迹应
为东西向,当地轴前倾时,日月升落轨迹应为从东南—→西北,当地轴后仰时,日
月升落轨迹应为东北—→西南。但是,南半球太阳在长日照时从东方升起,往西南
坠落,短日照时升起方位从东偏北逐渐北移到东北方位,坠落方位从西偏南逐渐北
移到西方;并见南北天的二日经天轨迹呈冫字形对称;月亮轨迹的变化基本上以2
9.5的月亮亮相周期为周期,南半球见到的月亮轨迹则是:上半月从西北天或东
北天亮相,往西方坠落;满月至残月的月亮轨迹从东方升起,向西南方坠落,或从
东偏北方向升起(升起方位变化很大)、向西南方坠落,并见南北天的二月经天轨
迹合成冫字形。于是,同一时刻的日月在天方位因观者的时区不同而不同:如,当
南半球月照区东边的居民看到的月亮在往西南方天际坠落时,位于月照区西边的居
民看到的月亮则在东方天际上升起。即是说,并出南北天的日月升落方位和轨迹,
不仅与地轴仰倾无关,而且出奇的对称,其中,南北二月的经天轨迹以月亮亮相周
期为对称周期,以赤道上延线对称线;南北二日的经天轨迹不是以赤道线的上延线
为对称线,而是以南北二日间的中线为对称线。
㈤月亮有圆有缺,缺月是个阴阳光盘,阴阳界线即弧形月弦。谁都知道,飞机西飞
是与转动着的地球相对位移的视觉结果,飞机南翼不会在飞入西天后在眼中变成北
翼,因而,在东天的朝南月弦没理由在西天变成朝北,在东天的朝北月弦没理由在
西天变成朝南。眼见之实却是,凡亮相于东天的弦月之弦的朝向,在东天和西天的
朝向相反。如上半月在南半球看到的亮相于东天的月弦在东天朝南,在西天朝北;
下半月在东天的月弦朝北,在西天的朝向朝南;即月弦朝向在中天转身。北半球看
到的情况与在南半球看到的情况相反。然而,弦月不管在东天还是在西天,同一天
月弦的朝向都在眼中的同一边,因照相机、摄像机是肉眼视力的延伸,故照相机、
摄像机同日拍照出来的东天月亮和西天月亮的月弦朝向和眼中的月弦朝向一致。即
是说,月弦朝向虽在以地理方位为坐标的东西天中相反,在中天时转身,却不在人
类眼中转向转身。观察是人类意识的体现,视力是人类意志力的体现,月弦朝向完
全与人类意志相吻合。换言之,月弦朝向不迎合地理坐标,却迎合每个人的眼睛。
月亮在东天和西天的朝向相反是第一奇,在东西天分界线转身是第二奇,二奇现象
在眼中的留影都一样,是第三奇。但是,“天包地如卵里黄”的局部形象是“天似
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晋书·志第一》)、“天如覆盖,地如覆
盆,地中高而四隤”(《宋书·志第十三》),半个空心球状的天盖无处不在,处
处同样;而东天西天是由“东西南北我居中”(《简易道德经》)的我定义的。于
是,三奇引出第四奇:在南半球或北半球月照区中,在同一时刻,东照区与西照区
的居民看到的月弦在天地方位中的朝向都相反,留影于眼底和照相机、摄像机的朝
向都相同。因月弦从东到西的倾向和倾角一直在变化,故同一时刻的月亮能化出无
数不同的形象进入月照区全体居民的眼中。
㈥月亮从东天升到中天的弧形轨迹不是正拱形的一半,而是斜拱形的一半,如南半
球的下半月月亮在升天过程中,逐渐向北天斜升,斜升到最高点后便往西南方斜
坠。并见南北天的二个月亮的轨迹呈对照关系,总体轨迹呈冫字形,故北半天的月
亮在东天的上升过程中向南天斜升,斜升到最高点后便往西北方向坠落。月亮斜升
与斜落连成的轨迹表示,南半球月照区或北半球月照区的每个人同时看到的月亮在
天穹中的方位都不同。
㈦月弦倾角不定,表现在:1、每月的新月倾角都不相同,有时月弦倾角缓到近乎
朝上,2、每天看到的月弦倾角,都在从东天到西天的过程中发生变化,3、下半
月东升时的倾角一天天变缓,如南半球的月亮在月末几天的残月倾角缓到几乎朝
上,但落到天边时的倾角都在朝南覆倾45°左右。于是,在同一时刻,月照区内
每个人看到的月弦倾角都不相同。
㈧最新奇的天象是月亮高度可调低到海拔九公里以下:牛年正月二十五日(公历2
月19日)五时半,我因早醒而至阳台,抬眼看到,在靠近中天的东天上,残月居
然在稀薄零散的云天下西行,当即产生“自古只见云遮月,而今却现月遮云”的奇
遇感:己知分布最高的云在海拔五至九公里间,在云下西行的残月高度只能在海拔
五至九公里之间。因我没相机为月遮云留影,便赶紧打开电脑,发现住在同区的老
乡姚某仍在MSN线上,便立即发出文字对话告诉他赶紧到室外看亘古未有的月遮
云奇观,拿相机拍下月遮云照片,但待到我驱车到他家时,他居然没把我告诉他的
月遮云奇观当回事,还在网上聊天。经催请,他才找相机,但待到他找到相机和机
架并拿到室外时,天已大亮,残月不亮,几乎与白云混淆,少云也变成了低层云遮
月天气,在低层云块迅速流动中现出的月遮高层云时段,相机视窗又居然找不到残
月。尽管当天天气转多云,仍希望次日天亮前出现好天和月遮云奇迹,便向奥克兰
的中文报社《新报》、《大纪元时报》、《东方时报》、《先驱报》报告,建议他
们通知摄像记者于次日天亮前摄下月在云下行的天象。可惜,次日雨天。第三日四
点半发现夜空晴朗,残月东升,云块稀而薄,只有地平线的四周布满乌云。我抱着
试运气的想法立即驱车到姚某家把他叫醒。但随后便发生有眼观月遮云现象两次而
无留下月遮云照片的运气:一因姚某没有抢拍的技术,二因高天云少,云块稀而
薄,好不容易等来的月遮云云块太小,云速太快,不久便天亮,故这天也没拍成月
遮云照片。
残月在海拔九公里以下西行的高度表示,残月不足以普照南半球。那么,我和姚某
为什么能在牛年正月二十五日和二十七两天天亮前看到的月遮云天象呢?——老天
为我俩开了个月遮云的天窗,遮云之月被下放到高层云之下。
天窗就是“天如覆盖,地如覆盆,地中高而四隤”中的⌒形天盖,就是任何人在任
何地点看到的⌒形天盖。⌒形天盖底面很小,最大的底天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但水
平视半径不超过十公里,即海面上相距十公里的两个人相互看不到对方。非平原地
区的水平视半径都大大小于十公里。因此,若要在月照区的平原地区开个⌒形天盖
底直径小于二十公里以内的月遮云天窗,只需把天窗以外地区盖以乌云;如果要开
更小的月遮云天窗,只需在天窗底部四周加高乌云。可见,若在非平原地区,天窗
底面积更小。因“天包地如卵里黄”,故天窗可开的很大,最大的天窗为某个时
刻的整个日照区、月照区、星照区。
在我两天看到月遮云天象期间,地平线上的四周都是乌云,可见,我看到的月遮云
天象的天窗底部直径在二十公里以内;所见之月即光照南半球的月亮,只是被调到
了海拔九公里以下。
老天开月遮云天窗,并不新鲜,早有多位国人幸见。如有篇网文的跟帖是首严肃的
词:“雨打楼,风打楼,月遮云后映渡头。花残随我愁。思无休,念无休,玉落秋
湖水自柔。唯酒解烦忧”,显然,这首词是以实景为据的以景抒情之作,即月遮云
是现于秋夜的实景,月遮云天窗与月落秋湖的景色出现在风雨之后,作者当时就在
湖边渡头或渡头不远处。
月遮云天象还见于中共建政后发行的邮票:《新中国邮票图案上的错误·第十一》
的标题是“从来只有云遮月,谁人见过月遮云”,作者论述到:在T144《杭州
西湖》的“邮票上,在月亮的周围有三片白云,月亮被上面一片白云的一丝云彩拦
腰遮住,而月亮反过来却又将上面、下面和后面三片白云各遮去了一小部分,真是
奇了。众所周知,云层距地球不远,高、中、低三种云,仅高云在5000米以
上,低云只2500米左右,而月亮离地球38.44万公里,两者相去甚远,根
本不可能在一起,月亮岂能遮得了云层。从来只有云遮月,谁人见过月遮云,邮票
画面实在是太夸张了,夸张得离奇”。显然:1、作者视月亮为月球,2、作者从
未看过月遮高层云天象,3、这张纪念邮票的设计者和审查人员不会不知“从来只
有云遮月”的普遍现象,应该是设计者在西湖奇遇过月遮云天象,甚至留下写真,
审查人员也应该是在听取了设计者的奇遇介绍甚至看了奇遇证据后才同意放行的,
这张纪念性邮票不用照片,而用设计图案,旨在设计图案能集中反映西湖特色与新
现奇色。因此,这张邮票并非夸张之作,而是设计者奇遇天象的写意式再现。
有理由相信,还有很多国人看过月遮云天象;在月亮真相的今天,将会有更多的国
人看到月遮云天象,也将会让专业和业余的摄影记者碰上月遮云天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