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金刚经》注释(转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2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玉林 编著

     人类是自然生的,天地长的。无量虚无真空灵源,一本散万殊之灵子,赋于天父地母体中孕育灵、气、物三合一体而生羽、毛、鳞、甲、裸五大类动物。裸为动物之长,万物之灵即人类。人是天之骄子,天不言,地不语,天地借人把道宣,统领人类前进者为天子。人是天地之中枢,人类社会之大本,与天地同名并列,天地人谓之三才。天三宝日月星,三光常盛。地三宝水火风,日夜通行。人三宝精气神,安身立命。天生人类由天教,原始初祖伏羲,继天立极,大开心灵妙智慧,创无极之真,辟鸿之渊,一元化万有,文化始开基,是我民族文化之祖。心法立世,奠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炎黄继大成,尧舜继承正统,十六字心法安天下,是我民族鼎盛春秋。禹汤文武周公,继往开来续心传,儒释道三教圣人心法继世,理遍天下。心法是皇天降于人类人人自我的必修之课,非宗法教条之信仰。正心修身,天下之达道,人类社会之光明正路。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并非人类异端迷信传说,实为走向未来,进入新时代的解未知、剖虚无、透真空、识妙有的至高无上的真理学说。语言浅薄,请君圆亮。谨此,是为之序。

张玉林

壬午年春于广东惠州

     佛以无上妙智慧,观一切众生,知其根器大小不同,故以方便智说方便法,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可知如来说法,是应机而说,对症投药,并无一定言说也。噫!道本无言,非言不显,言有不达,道无以明。佛讲这本《金刚经》,是说如来的心法。以断疑生信为主,以离相为宗,以无住为体,真空之妙,并不在言语形迹间,实不得已而言之也。所以经旨宏深,颇难了悟。倘若诵经的人,不知道经解,看经的人,不知道佛言,就是烂熟经文,也是茫无所得,更何能谈到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呢?古来注解《金刚经》的书籍,不下千种之多,可惜都是用了高深的文理解释,致使一般文理不深的普通善信,依旧莫知其义,无所适从,深感茫无头绪之苦,如此一来,岂不是以如来至妙的心法,因此而不能明传了吗?予因有感于斯,所以就发心想用极浅近的文言,注解《金刚经》;以便稍识文字者,悉可了然。不意尚未着笔,郭张二子,即以三种《金刚经》,(石氏集注,通俗集义,孙氏讲义。)请示于予,何者较善,即行付印,而广流传。予翻阅一遍,觉三种注解,虽有一二未妥处,但文理浅近,尚无深奥难解之弊。其中尤以通俗集义本,最为简明了然,甚恰予意。予乃以此本为主,石孙二本为副,选取各本之优点,参以己意,汇集是编,以了予最初一点发心之愿耳!愿将来得见是书者,或可由浅而知深,即近而悟远。因是篇之言而知注解之言,因注解之言,而悟佛经之言,佛言悟矣,则信以之真,愿以之切,行以之恒。醒迷破痴,悟道参修,廓落性理,洞悉真常,正心修身,圆明自如,脱苦海而登瑶池,弃幻花而拈优昙,同证无上之妙,共享极乐之荣,是予之所望也。


时在一九三八年岁次戊寅三月九日


                                                       南屏疯僧序于张氏佛堂中

  

      曹溪六祖大师惠能解义亦曰口诀并序夫《金刚经》者。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自从达摩西来。为传此经之意。令人悟理见性。只为世人不见自性。是以立见性之法。世人若了见真如本体。即不假立法。此经读诵者无数。称赞者无边。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余家。所说道理。各随所见。见虽不同。法即无二。宿植上根者。一闻便了。若无宿慧者。读诵虽多。不悟佛意。是故解释圣义。断除学者疑心。若于此经得旨无疑。不假解说。从上如来所说善法。为除凡夫不善之心。经是圣人语。教人闻之。超凡悟圣。永息迷心。此一卷经。众生性中本有。不自见者。但读诵文字。若悟本心。始知此经不在文字。若能明了自性。方信一切诸佛。从此经出。今恐世人身外觅佛。向外求经。不发内心。不持内经。故造此经诀。令诸学者。持内心经。了然自见清净佛心。过于数量。不可思议。后之学者。读经有疑。见此解义。疑心释然。更不用诀。所冀学者。同见矿中金性。以智慧火熔炼。矿去金存。我释迦本师说《金刚经》。在舍卫国。因须菩提起问。佛大悲为说。须菩提闻法得悟。请佛与法安名。令后人依而受持。故经云。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如来所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喻法为名。其意谓何。以金刚世界之宝。其性猛利。能坏诸物。金虽至坚。羊角能坏。金刚喻佛性。羊角喻烦恼。金虽坚刚。羊角能碎。佛性虽坚。烦恼能乱。烦恼虽坚。般若智能破。羊角虽坚。镔铁能坏。悟此理者。了然见性。涅经云。见佛性不名众生。不见佛性是名众生。如来所说金刚喻者。只为世人性无坚固。口虽诵经。光明不生。外诵内行。光明齐等。内无坚固。定慧即亡。口诵心行。定慧均等。是名究竟。金在山中。山不知是宝。宝亦不知是山。何以故。为无性故。人则有性。取其宝用。得遇金师。錾凿山破。取矿烹炼。遂成精金。随意使用。得免贫苦。四大身中。佛性亦尔。身喻世界。人我喻山。烦恼喻矿。佛性喻金。智慧喻工匠。精进勇猛喻錾凿。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烦恼矿。烦恼矿中有佛性宝。佛性宝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凿破人我山。见烦恼矿。以觉悟火烹炼。见自金刚佛性。了然明净。是故以金刚为喻。因为之名也。空解不行。有名无体。解义修行。名体具备。不修即凡夫。修即同圣智。故名金刚也。何名般若。般若是梵语。唐言智慧。智者不起愚心。慧者有其方便。智是慧体。慧是智用。体若有慧。用智不愚。体若无慧。用愚无智。只为愚痴未悟。故修智慧以除之也。何名波罗蜜。唐言到彼岸。到彼岸者。离生灭义。只缘世人性无坚固。于一切法上有生灭相。流浪诸趣。未到真如之地。并是此岸。要具大智慧。于一切法圆满。离生灭相。即是到彼岸也。亦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心邪则此岸。心正则彼岸。口说心行。即自法身有波罗蜜。口说心不行。即无波罗蜜。何名谓经。经者。径也。是成佛之道路也。凡人欲臻斯路。当内修般若行。以至究竟。如或但能诵说。心不依行。自心则无经。实见实行。自心则有经。故此经如来号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本帖最后由 bairu0808 于 2008-8-28 22:09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法会因由分第一
济佛:

      【分解】如来为一大事因缘,说法度生,必须因地因人因时,不可轻于说法,所以机缘不到不说也。因地者,须有庄严的道场。因人者,须有听法的智慧。因时者,须俟机缘的成熟。有此三因,方能说法。总之极言其成立法会之不易也。

      如是  如此之法。我  集经的阿难自谓也。闻。一时。说经时也。佛在舍卫城  舍卫城,是波斯匿王的国都名。祇树  祇是祇陀太子的略称,树是祇陀太子所施的林树,故名祇树。给孤独园。 波斯匿王的大臣,名叫须达多者,乐善好施,常在此园赈济贫人,所以大家称他为给孤独长者。因此之故,这个地方也就叫了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大比丘,有德行者之称也,译为华语即乞士,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生命。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世尊,佛之称也。佛有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食时。 佛有一定之食,非时不食,寅卯辰三时,诸天食时。巳午未三时,人法食时。申酉戌三时,鬼神食时。亥子丑三时,畜生食时。今言食时,是人法食时也。着衣  衣,袈裟大衣也,持钵。 钵,为应量器。有三应,即色相应、体相应、大小相应是也。色相应者,钵是灰黑色,令人不起爱心之意。体相应者,钵体为粗质,令人不起贪心之意。大小相应者,不过量也。乞食不过七家,令人不贪口腹也。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概论】本分,是全经的序分,说祇园法会由此起。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序分中的通序,就是说如来佛,住世说法的仪式。尔时世尊至敷座而坐,是序分中的别序,就是说如来佛自己,发起这个法会的事相,如来佛要就众生日常起居间,直显真心本体。所以假乞食,发起此经,可令众生向日用之间,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处,明白自己与诸佛,并无差别的道理。试沉心细思,则知如来佛的着衣持钵,正是彰其戒。如来佛的乞食,正是教众生布施。次第行乞,正是表彰其忍,不分贫富,大慈平等。收衣钵以示休息攀缘,心无劳虑。洗足以表除尘,清净身业。敷座以表禅定,正念不动,将欲说法也。可知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所以凡为佛弟子者,就应学佛的制度规矩,谨守戒律,万不可丰衣足食,放浪自恣也。

      【讲义】阿难云: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我如此亲听如来佛说的。在说此经的时候,佛是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与有德行的菩萨罗汉及各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聚在一块儿,在这个时候,如来佛到了快要吃饭的时候,穿上了袈裟,拿着盛饭的钵子,由祇树给孤独园,走进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挨次的乞完了,又回到原处吃饭。吃完了饭,就将衣钵收拾起来,洗干净了足。在地上铺好了座,坐下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现启请分第二
济佛: 

      【分解】善现,就是须菩提的名。须菩提知道佛要说般若大法,所以应机而启请也。如来每次说法,必同弟子等,借问答以显明真理。金刚经本是空宗,因须菩提善解空,故而应机启也。      
      【注】善现是须菩提华语译名。又名善吉,又名空生。(须菩提原生于有钱之家,出生之时,库藏的物品皆空了,所以名空生。他的父母请算卦先生占了一卦,占云主吉,所以又名善吉。良久库藏的物品,又出现了,所以又名善现。)

      时长老  长老,德高曰长,年高曰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希者少也。希有就是赞佛之辞。此处具有四种义意。一、时希有,难得此说法的时候。二、处希有,难得此庄严的道场。三、德希有,不但佛有极大威德,就是听众,也都是道高德重者。四、事希有,事是因缘大事,说法度生之事也。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菩萨,单修智慧,曰菩。单修福业,曰萨。福慧双修,曰菩萨。又自利利他大觉有情之义。善咐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者无也。耨多罗者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三者正也,菩提者觉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换句话说,就是我的真性也。此真性包含太虚,孰得而上之,所以说无上,然而上自诸佛下至蠢动,此性是正相平等的,所以说正等。又因其觉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所以说正觉。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汝今谛听。 谛听,用心仔细听的意思。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 唯,领诺也。然,是其言也。既诺而又然之,又称世尊,表示深愿之意也。世尊。愿乐欲闻。

      【概论】本分,从此入正宗分,说长老须菩提,请问如来佛两件事,一件问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不退?一件问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菩提心,就是先天本觉,)按须菩提所以开口请问这两句话的因缘,是因为如来佛,寻常穿衣吃饭洗足敷座一段光景,始悟得无住真心的妙用,无处没有不具实相般若的本体。所以感从中来,赞叹了一声说,希有世尊!也就当这个成熟的机缘,请问了这两件事。本来佛与诸弟子,周旋了三十年,诸弟子一向不知佛的心,只道与众人一般,凡佛所言,多疑而不信。今日始为须菩提看破,所以须菩提,不由得心中感动,故而当机发言。所以希有世尊这一句,不是表面的称赞,是一个悟赞。全经的张本,也就是这一句。

       【讲义】如来佛,正坐下了的时候,众弟子中,道德及年岁最高的须菩提,在大众中,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露出右肩(以示不敢倍乎师),右膝跪地(以示不敢左乎道),两手合掌(以示其皈依),对如来佛,行了一个礼(以示其严肃),向如来佛赞了一声曰:希有世尊!我师父你对于未成道的弟子,就十分尽调护眷念他们的善心。对于已成道的弟子,就细细的嘱咐他们一切。世尊!还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发了菩提心的时候,要怎么样使这个菩提心,常住不退?他们起了妄念的时候,又怎么样去降伏他的心呢?佛答曰:你问这两句话,正合我的意(原来如来佛出世,本为直示此心,奈未得机缘,所以自成道以来,至于今日,有怀未吐。今于祇园会上,撞着须菩提,有此一问,觉得巧遇知音,满心痛快,所以称扬他问得好。)。佛就对须菩提曰:照你现在所说,如来我善眷念未成道的弟子,善嘱咐已成道的弟子两句,发我未发之言,你既明白这个道理,方可以同你们言道。所以要告诫你们,好好听着,当与你们一说,一般善男信女,既是发了菩提心,就是自然已露出真如来的本性,就应该如是常住这个心,就应该如是降伏一切妄念心(所谓道心进人心退,又所谓日光一照,黑暗尽明的意思,也就在这个地方。)。佛向下面,还有话说,须菩提已敏悟这个意思,故曰唯,曰然,就是答应是是的意思。仍为大众请示,所以未等到佛说完,就接口说着,愿听师父说说这个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正宗分第三
济佛:

       【分解】声闻菩萨是小乘,缘觉菩萨是中乘。今言大乘者,是说大乘菩萨之法也。声闻悟四谛法,缘觉悟十二因缘法,大乘菩萨,悟六度万行法。宗门派别很多,今言正宗者,就是般若的甚深法。般若为诸佛之母,是最上乘之法,所以说是正宗。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 摩诃,广大之称。摩诃萨是菩萨中具大觉性者。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  无余,谓不留一毫生灭妄相。涅槃,就是觉性本来无生无灭。无余涅槃就是大涅槃也。而灭度之。 灭,就是灭此妄相。度,就是复此觉性。以智明慧灭诸痴暗,就是这个灭度的意思。(譬如治人患眼疾,经医生治好,眼复光明。医生是治他的病,并没另外给他光明。所以可知道,光明是眼所本有,障翳是眼所本无。因为本无,所以可灭,因为本有,所以可度。)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 相,形迹也。执着形迹、心不虚空,滞而不化,谓之相也,我相者,凡自爱其身、终日营营、争名夺利、为一身计、又为子孙计、都是我相。人相。 凡分别尔汝、见人势利、攀援不已。见人萎弱、瞋厌不已、嫉人之有、吝人之求、都是人相。众生相。 凡色受想行、计其和合、贪瞋痴爱、汩没灵源这都是众生相。寿者相。 凡焚香祷祝、为求现在福田。炼药烧丹、希望长生不老、这都是寿者相。即非菩萨。

      【概论】本分,说降心的方法。如来佛要继续前分,把须菩提所问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件事,再细说明。不过只说降而不说住,因为如是降,即如是住,就是能降伏其妄念心,住即在其心矣!所以如来佛说修行的人,有了妄念心,就不能常住菩提心。但是欲菩提心常住,就要离相。要离相,就要就环境中分别一切相。本分虽言降心的法子。然而又重在分别一切相,及要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又本分不说善男子善女人,而说诸菩萨摩诃萨,是因为菩萨是已成道的弟子,心体广大,说明了咐嘱菩萨降心的方法,一般善男信女,也当然照这个咐嘱的降心方法,可以降伏其心,也就可以常住菩提心了。

      【讲义】佛告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照我如下说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就是要离四相,若要离相,就应该分别一切相。现在我把众生的相,统起来说有十种。如卵生(卵唯相生,指鱼鸟龟蛇等类。),如胎生(胎因情有,指人畜龙仙等类。),如湿生(湿以合感,指水中鳞介含蠢蠕动之类。),如化生(化以离应,指蚊蝇转蜕飞行之类。),如有色(指休咎精明之类),如无色(指空散消沉之类),如有想(指神鬼精灵之类),如无想(指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非有想(指冬虫夏草等类),如非无想(指螟蛉土枭等类),以上十种的众生妄心,皆非菩萨的真心。如来我要统统灭其业障,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不生不死入于清净无为之乡。我虽然如此灭度,但是无限量无计数无边际的一切众生,实在没有众生得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众生与菩萨,同具此菩提心,现在灭其妄念心而度归清净,原来就是还其所本有。自性自度,非如来我度之,方能使别有所得,佛又曰:须菩提乎!若他们有得我灭度的念头,即执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还是自性中的众生,尚未灭度无余,自然不是菩萨。这个道理,就是未悟的菩萨,还是众生。已悟的菩萨,方是菩萨。实在自性自度,如来我,并无功于他们,但他们也不可有得如来我灭度的念头。若存此念头。即执着四相,就不是菩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妙行无住分第四
济佛:

       【分解】妙行者,无能行,无所行。所谓行无行行,虽行而不着于行也。第七识就是一个行字,有所行就不能无住,有所住就不能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这行而无行,住而无住的妙理,非九地十地菩萨,不能知其奥妙。故四禅四定,都不能脱离这个行阴之苦。今言妙行无住者,就是说的不着相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住相就是住虚妄,若不住相,就不为妄境所动。不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迥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妙行也。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布施,佛法六度之一。分三种:(一)财施,(二)法施,(精进不倦、禅定不差机、智慧不颠倒,说法谓法施。)(三)无畏施,(凡人在惊恐畏怖之中,我力所能及的地方,不避艰难就要去救他,即谓之无畏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 虚空,太虚之中无有丝毫隔碍荡然空朗,非心思可能度量也。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概论】本分,说住心的方法。无所住者,内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所施之物。如同镜子照物一般,随来就应,随去随了,要在离众生的尘相。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尘。为什么单单先言布施,要不着相呢?因为佛法,原有六度,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智慧。布施度贪悭,持戒度淫邪,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世上最好的事,是慈善,但是慈善,应以布施为先,所以布施,实为六度中之第一。有此存心,对人可行施舍,对自己可戒贪悭。不过菩萨行布施,要不着相,因为着了相,就是落一个眼悦色,耳乐声,鼻臭香,舌甘味,身触欲,及法(法即指心言)有较量分别的处境,还是一个自性的众生,有此贪着,便昧了菩提的本觉。为什么先言色?因为眼根色业为尤重也。如来佛又恐后世修行的人生疑心,说布施原来是为求福,若不住相,就是空,何以有福?所以又言,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大。总而言之,就是说菩萨布施,虽专为求福德,但是若求福德之心着相,福德虽有,却不大。若是离相,则福德就不可思量。并且说这个不可思量的福德,好似十方虚空似的,不可思量之大。(自东看皆是西,自南看皆是北,自上看皆是下,自下看皆是上。东西南北,是人定的名称,实则无中无边,就是六根圆通,四虚无碍的意思。)

      【讲义】佛再曰:须菩提乎!菩萨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应该不着相布施。不着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净,离开色、声、香、味、触、法(心)的尘相。(施者忘施,受者忘受,并要忘所施之物。似此施空,受空,物空,谓之三轮体空。)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应该不住相布施,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着相布施,是局于有相,实在众生之相,等一微尘,纵能获福,并不久远。若不着相布施,能够三轮体空,就无相可住。似此无住相的福,其福德就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你说东方那个样子无边际的虚空。可以心思度量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你说南西北方,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合上下为九方的虚空,那个样子无边际,可以心思度量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应该照我善护念,善咐嘱之教,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常住其心,再不必另求住心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理实见分第五
济佛:

      【分解】如者真如也,十法界无一是实法,若有实法,皆是虚妄相也。如理者,就是不可以虚妄之相见如来,应从无相无不相之理见如来也。(何谓无相?世间一切相,皆系妄境,本无所有,故名无相。何谓无不相?十界十如之法,应用无方,自在无碍,故名无不相。)实见者,见自性如来,已悟性体空,所以不可以相见如来也。如理实见者,不可执相,亦不可离相。盖执相皆是虚妄,离相又落断灭,须不执不离,虽有相而不住相,则即见诸相非相,善见如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  身相,色身之谓。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非身相,法身之谓。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吾真性佛也。

      【概论】本分,破妄相,即前分说降心之法,意在菩萨应如是发菩提心,一般善男信女,也应如是发心。但是如来佛又恐众弟子们,说的时候,似已觉悟,对境还是迷惑,所以试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佛否?看看须菩提,究竟是否领略降心离相的道理。须菩提经此一问,他已领略这句话,是如来佛的一个试问,所以就答曰:不能以身相(色身)见如来佛。原来佛身,并非色身,是一个法身,是真空无相的,哪能够以肉眼见如来佛的形体呢?不但凡夫不能见,就是小乘菩萨,也不能见也。禅录云: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就是说法身遍满虚空界,一草一木,皆在如来性海之中。假青青翠竹而显露法身之体,并不是翠竹就是法身。假郁郁黄花而表现般若之用,并不是黄花就是般若呀!如来佛,因其所答,知其已领悟了降心离相的道理,已觉气氛相投,所以又告须菩提曰:不但佛相如此,即世间一切的所有相,皆是假合变幻。若见诸相,如能识破非我真实之本相,必无执相迷真之失。回光返照,即见色身中,有法身自性的如来,随处显现矣。刊定记云:执相迷真,对面千里,虚心体物,天地一家。可知如来,不是可以外求的。又此分,用诸相二字,因为相之一有,一无,非有,非无等,可算至百数,即指多数相而言。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修行的人,能见如来的形体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能见如来的形体,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我师父如来所说的身相,非身相,是法相,所以不能见。佛又告须菩提曰:不但此也,凡世间所有的相,皆是空虚不实的。若是识破了诸相皆是空虚的道理,就可以见如来的法相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信希有分第六
济佛:

       【分解】 前分说的不可以身相见如来,此理甚深,佛恐众生,疑佛是虚无,所以将不住相之甚深般若,反复而申明之,令众生断疑而生正信。此疑从前面无住布施和非相见佛两段经文而来。盖因凡夫布施,皆是住相布施,凡夫观佛,皆是住相观佛,凡夫不知布施不住相其功德更大。观佛不住相,其智慧更深。所以佛教人以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因深果深。此义难信难解,故云正信希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 持戒,持守戒律也。持戒有三种:(一)律义戒(凡行居坐卧、出入往还、严持身心、谓之律义戒。)。(二)摄善戒(凡善事就要做,谓之摄善戒。)。(三)饶益有情戒(发心修行、欲拔众生之苦、与以众生之乐,似此做有益于一切众生之事谓之饶益有情戒。)。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福德,信此经者名福德,世间所享者名福报。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非法者无法也,沦于顽空。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我人众生寿者,天地间众生所有之情状,尽不出此四者之中。除此四相外,又有法相、非法相、断灭相此数相皆是心相。又如身相、三十二相,一合相、是形相也,但形相也从心出,心无相何有形,惟生实相就是悟境。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概论】本分,是因为须菩提,听如来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句话,以为菩萨(即具觉性之众生。)未有不信受而奉行的。但是恐怕末世之凡夫众生,听此妙理,不能生信。怎么说呢?因为如来佛在第四分,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在第五分,说佛非色相,所以不能不使后世人,疑到佛与法,二皆无相。若是无佛无法,岂不是人法双泯,因果俱空了吗?所以须菩提恐怕末世众生,闻此真空无相的教理,难生信念。因而当机,发此一问。接着如来佛,告须菩提曰:岂无其人。不过生信念者,不是寻常人。必须诸恶莫作(持戒),众善奉行的,方能生信念。何以故呢?因为人之心念,念念有生住异灭四相。念念不住,一弹指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心念,有九百生灭,微细已极。众生背觉合尘,念念皆是尘劳相,既为根尘识十八界所迷,耽着五欲之乐,又为五阴色受想行识所盖障,欲得一念生净信者,甚难甚难。今闻此经之章句,能有一念生净信,必是大根基之善人,方能信任其道。因为这个好种子,已在八识田中生了善根。无论何时,这个种子是要发的。所以弥天罪恶,难得有个悔字,无量妙法,难得有个信字。信为功德母,诸佛菩萨,起初修道至证道,皆从一个信字入手也。众生有此一念信根,即种了未来的善果,故此一念信心,其福德即不可思量。所以如来并直示其悉知悉见。言众生虽无量,然而皆在如来性海之中,众生一举一动,如来无不见者。又告以众生一念净信心生,则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执于此经言说章句),非法相(陷于沉空无见),即不复存于心。因为见凡所有相,皆为本觉中所无,众生若有取相之心,即着了四相。若有取法相之心,也是着了四相。若取非法相,又偏于空,落于断见。所以断之曰:要悟真空无相的道理,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两边都要不执着,就是因取法则滞于法,但性中本无法。取非法则泥于空,又不能不假法以悟性。所以用舟筏来比喻,渡了河,不得不舍筏而登岸。意思就是既悟得本性,已无所谓法,若未悟本性,徒执非法(真空无相)之见,还是不能度生死。禅录云:汝无拄杖子,我给你拄杖子。你有了拄杖子,我夺却你的拄杖子。这就是教人舍法破法执也。傅大士曰: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也就是假法悟性的意思。

      【讲义】须菩提向如来佛曰:世尊!我师父所说不住相布施,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无相真空的妙理,有大乘根基的善人,自必信受奉行,却是有大多数的众生,听见这个说法,能生实信吗?如来佛,就告须菩提曰:你不要这样说,我说的法,虽是深妙,岂无全信的人吗?不但现前有之,至于将来,也是有的。就是到我死后,后五百岁,有持守戒律广修福田的人,能信此经中一章一句,自能信以为实。也就可以知道这种人,善根深厚,不仅是一二三四五佛所种的善根,乃是从无量佛种得来的善根。若是有这个善根的人,闻此一章一句,心净不乱,心信不疑。须菩提乎!如来我,以佛慧佛眼,就洞悉此种净信众生,便通佛性,就可得到如十方虚空无量的福德。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因为此等众生,善根纯熟,已悟得真空无相的道理,已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并且无法相(执着此经章句,实信其言说,落于有见,是法相。),也无非法相(执着于沉空守寂,陷于无见,是非法相。),这个缘故,就是这种众生,若心有所取,即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若执着此经章句,也是着了四相。若心执偏空,就是固执人死身心皆断灭,归于空无的一个错误的断见,也与着四相无异。所以要放下两头之见,不应执有,也不应执无,方可悟入性空,自然离法。因这个妙
理,所以如来我,说此法,也是不得已。是因为要汝等离相见性,超越彼岸,不能不假此法门,使汝等度脱生死的苦海。倘是汝等见了自己的本性,证了涅槃之乐的时候,我法就可以舍去,已无用矣。这个比喻,就好比编竹为筏,渡人过河,到了彼岸,此筏就无用了。似此佛的正法,尚且要放下,何况不是佛法的世见文词,又有什么坚执不舍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得无说分第七
济佛:

       【分解】前分说的佛不可见,法不可取。佛既不可见,那么经文是谁说的呢?法既不可取,那么得法的是谁呢?这都是凡夫的疑问。以为有物可得谓之得,有法可取谓之法,殊不知法是不可对不可见的法,并非是有形的物质可比。既不可对不可见,又有何物可得呢?更有一种聪明人,谓之心得。然此心得,也是一个无形的我执。谓之能知障,又谓之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者,就是双破事理二障也。未悟之时,须凭言说,已悟之后,言说皆非。如来所说之法,有时说有,有时说无,皆是因病施药,并无一定之说也。若是随言生解,执着有无,皆是法执之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今言无说者,是破语言文字之障也。所以经颂云: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 贤圣,贤者,如须陀洹、阿罗汉之类。圣者佛也。一切贤圣、就是说的三乘贤圣,何谓三乘贤圣?(一)声闻乘。依苦集灭道四谛之法门,观闻佛说此法之声,修行得解脱者之谓。(二)缘觉乘。依十二因缘之法门,不就师,自悟此理者之谓。(三)菩萨乘。依六度之法门得解脱者之谓。皆以无为法。 无为法,是自然之觉性,不能假人为,所以无为法,就是无上菩提。如涅槃、如来、无相、无住、以至金刚般若波罗蜜等,虽有种种名称,皆是无为法的意思。有为法,是世间法。无为法,是出世间法。往往有人修行,把这无为两个字认作空寂,弄得灰心槁形,自以为学佛,实则为一个捕风捉影顽迷不灵之人罢了。而有差别。 差别,参差不齐的意思。如象、马、兔过河。象则从容过去,马则昂头过去,兔则浮泅过去。又如三鸟飞空,有前有后。说到河水并无深浅。说到空间并无先后,乃因足有长短翮有强弱,就好比无为法一样的,只因修行的人,根有利钝之差,故成三乘贤圣之别。

      【概论】本分,乃续前分,还是说离相,要令众弟子,领悟经文,于法应无住行施的道理。本来觉性中,原有四相,法相,非法相,所以如来佛,第六分筏喻文中,说明法与非法,均不应取。但是如来佛,又恐众弟子们,疑谓法与非法,既不可取,为什么如来自己,又炼行修因,以取菩提正觉之果呢?就是现在人间天上,一十六会,广开般若之谈。以此而论,是佛法,还是有取有说,何以教众生不取,因此易生误会。所以如来佛,用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果有所得菩提否?)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来果有所说一定之法否?)两句,来试验须菩提,是否已领悟如来不取之意。须菩提经此一破,已领悟这个意思,就答应说,我师父所说筏的比喻,我已详解。未渡则取,既渡则舍。由此而推,取与舍,哪有一定之法,所以知道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也是没有一定之法可说。无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的觉性,不能假人为。不但如来这样,就是三乘贤圣,也是因根有利钝,悟有深浅的差别,成功自有迟速之分也。所以文殊赞叹维摩诘菩萨曰:“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不二法门也。”可知如来无住妙法,本离开语言文字,一无所得。惟因普利众生故,不妨现起种种形相言语,令人观相起敬,闻法悟理。若有智慧者,即言语离言语,即名相离名相,知得即无得,知说即无说,可谓悟中道第一义谛矣。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果有所得菩提(正觉)否?如来果有所说一定之法否?须菩提曰:如我解佛所说的意思,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也没有一定的法可说。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我师父如来,所说的法,是无上菩提之法,可以心悟。不可以色相取。可以意会,不可以口舌说。我师父说的是非法(虽有而却无),非非法(虽无而却有),这个缘故,不但我师父如来,就是一切贤圣,皆用这个无为法自修。不过得道浅者(贤)或假言说章句,而后自悟。得道深者(圣)就可以顿悟顿修。其成功虽一,因根有利钝,悟有深浅的差别,所以成功乃有迟速不同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法出生分第八
济佛:

      【分解】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从心生,所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是法体,法是心相,心相有生灭,然而心的本体,则无生灭。心的本体是湛然常住不迁的。若以常住真心,忽有妄见,则遗失本体,而变为业识。从妄起妄,精明外溢,奔色奔声,造业受苦矣。众生之迷,先执法我,后执人我,有此二执,骤然告以无相之因,焉能契无相之果?此甚深般若,未破法我执的菩萨,尚且不明此理,何况是未破人我执的凡夫呢?众生无始劫来,习气深厚,处处为业力所转。旧业未除,新殃又造,愈转愈深,虽有本智,若不假般若之力,断不能出此烦恼障蔽。如来苦口婆心,说此一部般若,真有不可思议的妙用。种种破障,浅言之以教化民生,深言之以启悟菩萨。未来之众生,如能依教修行,受持此经,即可超出妙庄严路也。因般若为无上法门,诸佛能成无上正等正觉,皆是般若之力,故云依法出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大千者:普天之下,谓之小世界。一千小世界谓之小千。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世界者世间的方位界限也。七宝者,指金、银、琉璃、玻璃、玛瑙、珊瑚、珍珠七种是也。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 信力曰受, 受之不忘于心也。念力曰持,持之不厌其久也。受持,就是承教不逆结念不怠的意思。乃至四句偈等。 四句偈,是二十六分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四句。及三十二分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即前云无为法,即后云无法可说之意,谓一心泯合,非佛非法,为不住相布施也。

      【概论】本分,点明正宗经文,为诸佛菩提法,皆是从这里出来。复点破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以显示人心中,自有真佛。而点明的方法,又从较量事相有为福德中,渐渐的说出来。就是恐怕人,疑前说无上菩提之法(无为法),既不可以色相取,又不可以口舌说,似此法无可说,佛无可成,大家修行的人,变了甘坐无为坑里,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如来,从人情中,举出小果来,先以有相的布施(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较量福德,复较量这个有相福德,还远不如持四句偈的无相福德。因为有相布施,皆是有为之善,即有极大福报,报尽还须堕落。若是修般若之法,或了明四句偈言,或为他人解说般若深义,所得福报,则无有穷尽之时。所以说,以财布施,不如以法布施。财施有尽,法施无尽也。这个缘故,就是因为一切诸佛,皆从此般若(妙智慧)而生。再由此,点破佛法即非佛法一句。因为般若是诸佛之母。俗语说,母因子贵,即此意。般若能生出佛法,但是般若并非佛法,所以说破佛法,即非佛法。老子曰:大道无名,强名曰道。可知本无佛法,不过强名之曰佛法而已!又有相福德与无相福德相较量,前后共九次问答,此分中是第一次问答。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设若有人以金等七宝,充满大千世界来行布施,此人所得福德,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自然是很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这种福德,是有相的布施,于我等性中智慧的福德,全无关系,究竟是无福德性。我师父就人世报施的福德而言,所以说多。如来佛又说:设若有人,于此般若经中,随便受持,或一卷半卷,或一章半章,甚至最少以四句偈(第二十六分、第三十二分各有四句偈)或能为人演说经的意思,则他所得的福德,比前说的大千宝施所得的福德,还要更多。佛又曰:须菩提乎!这个缘故,是因为一切诸佛,及成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云般若是诸佛之母。佛又曰:须菩提乎!但是般若并非佛法。意思就是本来就没有佛法,不过假以开悟众生,取一个名字叫佛法而已!故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相无相分第九
济佛:

      【分解】前言佛法不可执着,此言佛果也不可着相也。须菩提因昔日佛为声闻说四谛法,以为佛所说,必有法可得,依法而修,必有果可得。此皆意言分别,随言生解,皆落在能知所知之中。殊不知般若实相,非一相,非异相,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有无俱相,非一异俱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破相破到极处,即诸妄尽除,诸妄尽除,不真何待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 须陀洹,是梵语,译为入流,以根不入尘而能入于圣流也,又因初预圣人之流的缘故所以又译为预流。就是虽居尘嚣已入圣流,其所以无人相者,因其能却六尘也,是为初果体。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 斯陀含,是梵语,译为一往来。按小乘法所谓欲界思惑分九品,须分七次破,就是须七返生死方能破之。所谓一返生死就是生到天上,天报已尽即转生人间,受尽人间福报又生到天上,如此者六返生死算破了六品思惑。还下余三品残惑未尽,还须一返生死破之,就是再要一生天上一来人间受生断此余惑也。是为二果体。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 阿那含,是梵语,译为不来,就是已断尽九品思惑从此寄位四禅,生净居天,更不到欲界受生。是为三果体。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 阿罗汉,是梵语,译为无生,就是不生不灭已超出六道轮回,不受生,应受人天供养,是为四果体。此位不言果而言道者,因为与觉道已近也。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 无诤者,无争竞之心也。三昧者,已到精妙处的意思。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离欲者,离欲界之爱欲也。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乐者,爱也,好的意思。阿兰那者,是梵语,译为无诤,又译寂静,就是无人我行也。若衲禅师曰:无诤者,涅槃经曰: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即此义也。行,萌之于心曰念,见于行为曰行。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概论】本分,因前分点出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仍恐众弟子,还未明白这个道理,要想众弟子当机深悟住心无住之理。并因小乘法,拘泥于名言习气,执有实法,所以一方面是欲从小乘法诱导众弟子领悟,一方面是因为知道须菩提,已成小乘之道,欲藉须菩提的口中,说出须菩提自己所证之果来。原来大乘法,是一个积极修行法,在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苦心。小乘法。是一个消极修行法,在为自了生死。印度古时候,国富民安,百姓多图安逸。佛出世这个地方,不能不顺人情,兼用小乘法,所以本分,因为前分说到佛与法皆非,恐众弟子们,疑谓佛不可求,法非可取,斯则进取无可住矣。所以乃假须菩提小乘之悟,为众旁通,好使众弟子领悟,又四果中,皆有无字(无所入,无往来,无不来,无有法。),乃无为之法。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于此可证,佛之有四果,犹孔子之有四教。但是佛说的四果,自有等级。第一,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知欲当避,此果之初生。第二,一往来,是不再蹈欲境,即果之长大也。第三,不来,是离去欲境,即果之成熟也。第四,离欲,是脱然除欲,即果之已收也。

      【附言】佛法,原来大别为显教及密教两种。显教,又分小乘大乘两种。小乘再分俱舍宗与成实宗两种。大乘再分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七种。密教,再分金刚部与胎藏部两种。小乘之俱舍宗,立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因位果位。声闻乘,要在修四谛法。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方能得果。其修行之方便有七,得果有四,详表如下:

                                                             声闻乘

          五停心观  以五观,停止五心过、(一)不净观,退治贪欲。(二)慈悲观,退治瞋恚。(三)因缘观,退治愚痴。(四)分别观,退治我见。(五)数息观,退治散乱。

           别相念处  分修四念。(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总相念处  总修四念处,恒念此身,不净,是苦,无常,无我。

           暖    能于真空,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同钻木取火,先得暖气,而暖位。

           顶    再进而相似之解增胜,定观分明,在于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曰顶位。

           忍  再进而明四谛之法,即可决定,堪忍乐欲,曰忍位。

           世第一法    再进而修四谛之行,渐见法性,虽未得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曰世第一法。

           须陀洹果    世第一法之后,无漏智生,断尽三界见惑,曰须陀洹果,又曰预流果,是初果。

           斯陀含果    从此断欲界思惑之少分,尚往来于欲界者,曰斯陀含果,又曰一来果,是二果。

           阿那含果    断尽欲界思惑,而不再生欲界者,曰阿那含果,又曰不来果,是三果。

           阿罗汉果    若全断三界思惑,超出三界者,曰阿罗汉果,是四果。(三界者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而言。)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须陀洹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已得声闻初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初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须陀洹虽不能顿悟真空,尚能仅仅强制其欲,能却六尘境界,造入无相之门,得为圣人之流,所以名叫入流。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斯陀含,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已得声闻第二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二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斯陀含的心境,已造诣于至静之处,但目观诸境,此心还是一生一灭,所以名叫一往来。实则无第二之生灭,前念方着,后念即离,心不着生灭之相,所以实无往来。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阿那含,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三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三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阿那含,心空无我,已断尘识思惑,内无欲心,外无欲境,习定已深,六尘四相,一一证空,而无不来之相,所以虽名不来,实在永不来欲界受生也。佛又曰:须菩提乎!阿罗汉,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四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四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阿罗汉,已心空相灭,无道德之念,又安有得果之念。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若是阿罗汉,自念得道,即着四相,就不能叫做阿罗汉了。须菩提曰:世尊!我师父曾说过我,我终日立于一切法中,不起一烦恼,不恼一众生,无争竞心(无诤)已到精妙处(三昧),在诸弟子中,许须菩提我,为解空第一,是第一个脱尽人我,断绝此念,离欲的阿罗汉。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虽蒙我师父称赞我如此,我实没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若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便是我生一妄念,又安得六欲顿空。我师父世尊,就不说须菩提我,是好于寂静(阿兰那)之行者。因为须菩提我,心原无所得,亦无所行,惟本分上一尘不着,以此得名须菩提而已!所以我师父世尊,称我是好寂静之行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庄严净土分第十
济佛:

      【分解】上言四果无可得,此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所得,皆是住相。凡夫之所疑,必以为四果既无所得,何有四果之名称?圣果若无所得,何以能获无生法忍?这都是凡夫住相之病。要知圣贤之名称,皆是假名。全是假有为法,显无为法,所以般若处处破执,惟恐凡夫贪着有为法也。所谓庄严净土者,并非凡夫目中所见色相庄严(如修庙一般,以为金碧辉煌,即谓之庄严),实是说的非相法身,无形真土,无形质可取,无色相可观的法性庄严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 燃灯佛,因初生时身边有光如灯,故又名定光,为如来佛授记之师。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不住着在一处凝滞不化也。盖此心,神明莫测、变化无穷是真净土也。不清净则逐境迁移放逸莫检,便着六尘,而多所住矣。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 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为众山之王。不过用他来譬如人身之大,作一假设之词,如七宝满三千大千之类。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 非身,法身也,就是如如不动之真心。傅颂曰:有形终不大、无相始为真,也就是此意。是名大身。

      【概论】本分,如来佛因为恐怕诸菩萨之所得心,还没有除,动则住于有法,不生清净心。所以问:如来我,昔在燃灯佛所,虽得无上菩提之果,然于燃灯佛本师之法,有所得否?意在引从前的事,来证明如来自己,于法实无所得。因为如来佛,在燃灯佛本师处听法,不过得本师的开导而已!实则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佛设此问,要在表明法无所得,是空法相。所以跟着又问菩萨庄严佛土否?意思就在又要表明庄严非庄严,是空佛相。像这样佛与法俱空,才得生清净心。故曰应如此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就是生菩提心。菩提正法,无可得,无可说,所以发菩提心者,直发清净心而已!但是心本清净,无所为发,直生之而已!清净心曰生,六尘心曰生,可知真心妄心,仍由其心之自生,而非菩提正法,所能觉我。亦非色声香味触法,所能溺我。佛说到这个地方,已分明说出佛果,应从众生心中求。还恐怕众生,看得佛法太广大,所以又设一个大身来比喻,就是比方须弥山虽大,还是一个有相之大。如十方世界,尚且成虚,可知须弥山之大,并不大也。用这个比喻,好使众生不见佛法,只见一心。能真清净之至,始入菩提三昧(入正觉精妙处),或曰:如来佛,在第七分(无得无说分)因为要表明果法离相,曾问过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那么又何必在本分中再问,于法有所得否?应知前问是说明: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以明度生离相的意思。换言之,就是就佛果上所得,有无而为问。今问是说明: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以明住心无住的意思。换言之就是以佛因中,于法得与不得而为问。总而言之,前问是佛果上自证菩提,今问是佛因中求得菩提,意思各别,并不是重问也。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从前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须菩提答曰:世尊!我师父在燃灯佛所,是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菩萨于佛土之中,作善缘福业,亦庄严否?须菩提答曰:非庄严,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庄严,非形相庄严。如黄金为地,七宝为台等,不过名为庄严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所以诸菩萨,摩诃萨,应该如此一心不乱,生清净心,不可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之上生心。否则便缚于六尘,妄念旋起,哪里能清净呢?原来清净心(觉性)妙湛圆寂,本无所住,如明镜之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所以要无所住,就可以十分清净。佛又曰:须菩提乎!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你的意思怎么样?是身为大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大。这个缘故,因为此身虽大,可是有生有灭,终受轮回,不能叫做大身。但如我师父从前所说非相之法身,乃是清净之本心,是真法身也。此心包括太虚,周藏法界,无相无住,顿入圆明,岂须弥山所能比量的么?这个才是名为大身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济佛:

      【分解】凡以有为法布施,所得福报,是有尽的。若以无为法布施,所得福报,是无量无边的。无为有为,是对待法。无为不离有为,离开有为而无为不显。有为实在无为,真无为就是有为不住。所以大菩萨不住无为,不尽有为,方显无为福胜。什么是不住无为呢?凡菩萨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修无为法,闻法后回智向悲,不肯安住无为,发大悲心而度世,悲智双方运用,以六度法摄化众生。虽说是度无量无边众生,可是不存能度所度的心,这就是不住无为,而行菩萨道也。什么是不尽有为呢?凡菩萨破尽了尘沙惑,虽说是观众生无量无边,但是不存难度的心,不存疲倦厌烦的心。和光同俗化身千百万亿,常行度众生之事。众生无尽,愿力也无尽,这就是不尽有为,而行菩萨道也。总之是有为而不住有为,无为而实无不为的意思,菩萨能行无为之功用,所以说无为之理福德无量无边也。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 恒河,是译名,印度语为殑伽,从西土阿耨达池流出,回流四千里沙细如面,佛多在此处说法故取以为喻,如同须弥山王比喻之类。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概论】本分,如来佛又兼从人情说法,示第二次福慧相较。并由较量福德,渐次说到破相处,这正是表现如来佛,循循善诱的苦心。在本经第八分所说的布施,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比喻,已示有相布施之多。今在本分所说的布施,把一粒沙当作一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比喻。这个布施,比第八分的布施,不知道多出了多少万万倍,但是这种有相的布施,虽也是得福德多,却是一个着相的福德,并非性功的福德。倘是持经,就可悟性功,所以如来唤起善男信女,要能在此经中,受之于心,持久不忘,乃至用四句偈等,为他人演说。似如此先觉觉人,自利利他,其所得性中之福德,又比用七宝充满如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布施之福德,更多多矣!可知有相布施之福德虽多,但有限量。法施之福德虽少,却无边际。一劣一胜,不言而明。然而持经须悟真理,否则又容易着相矣。昔有一人,原来很吝啬,为着要修福德,所以常常布施。以后读诵金刚经,就自断曰:经中说的,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云云。他就以为修福,既如此容易,只要专持四句偈等已足,何必布施呢!从此以后,他对于布施上,一文也不肯舍了。这就是执着,未悟真理,亦有此曲解也。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之多,比喻一粒沙,等于一恒河,你的意思怎么样?诸恒河之沙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一沙各为一恒河,河尚无数,况河中的沙乎?佛又曰:须菩提乎?我今实在告诉你,若有善男信女,以一粒沙,当做一个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得福德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告须菩提曰:若善男信女,在这本经中一章一句,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说给人听,这个法施的福德,又比前宝施的福德,更多多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济佛:

      【分解】教者如来之教法也。如来住世八十年,说法四十九年,五时说教。初时说华严大乘,二时说小乘四谛法,三时说楞严,四时说般若,五时说法华。今云正教者,即说般若时之正教也。尊重正教者,即云诸佛菩萨,皆从此经出。末法众生闻此大法甚难。说者听者,皆须十分尊重般若妙法,所谓无量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也。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 随,随其所在之处也。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当知此处、谓此心也。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天,四天之类。人,世间之人。阿修罗,非天非人好战斗鬼神之一种。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读诵,对文曰读,背文曰诵。读诵就是口熟其文心解其义也。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概论】本分,是因为前分说性功福德,胜于着相福德。现在更进一步,表明宝物布施的福德,不如持经的福德,并注重在推极持经的尊重。换句话说,就是发明经文于无住行施,福德莫如此,尊重亦莫如此的意思。所以第一段,表明随说是经的尊重,因为随说是经之处,此中即有如来全身,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皆来敬仰供养,如同佛在塔庙的一般。还有天龙八部(亦名龙神八部,因为天与龙冠首,所以名天龙八部。凡讲经时,即来守护佛法。)也来护法。第二段,表明受持读诵此经的尊重,因为无上之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倘人尽能受持读诵此经,则生清净心。清净心中,无相无住,实为成就于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这种人心中,以为这个经典所在之处,即有佛在,则持经之处,即佛弟子三宝(法宝,佛宝,僧宝。)均应尊重的缘故,也就在此。

      【讲义】佛再曰:须菩提乎!若有人随便在什么地方,演讲此经,乃至四句偈等。使诸听经的人,消除妄念,当可知这一卷的真经,就在此处的身中,就可感动天道的菩萨神明,人道的众生,阿修罗道的恶魔等。皆来花香顶礼,如同敬仰佛像塔庙的一般来供养。何况有人多多能受持读诵此经,以求悟性。佛又曰:须菩提乎!可知道这种人,就是成就于无上菩提之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更无有一法,能加乎其上的。要知道自心即是佛,并不从外得。所以经典所在之处,即是佛在。可以说得,宛然如与佛弟子三宝同居,焉有不成就之理,岂不可尊可重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济佛:

      【分解】法者,般若之妙法也。凡经律论三种俱是教法。如法受持就是说的依法而修。先由多闻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推而广之,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因病施药,种种皆对治法门。譬如众生淫怒痴之病,就用戒定慧治伏之。五根五力,四正勤,四神足,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无一不是修行人的妙法。今言受持的意思,是专指受持般若妙法。因为受持般若,诸法皆具足也。前边说的法身非相,重重破执,已于一相无相分中,将般若的妙理,逐细显出,至此群疑顿释,言至理极,所以空生领悟旨义,请诘经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三十二相,如来具容貌相好十二种,身体相好十种,手足相好十种。以三十二种净行修成三十二种相好。此三十二相都是应身相。应身相可见,法相则不可见。三十二相名称如下:(一)足安平相。(二)千辐轮相。(三)手指纤长相。(四)手足柔软相。(五)手足缦网相。(六)足跟满足相。(七)足趺高好相。(八)腨如鹿王相。(九)手过膝相。(十)马阴藏相。(十一)身纵广相。(十二)毛孔生青色相。(十三)身毛上靡相。(十四)身金色相。(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十六)皮肤细滑相。(十七)七处平满相。(十八)两腋满相。(十九)身如狮子相。(二十)身端直相、(二一)肩圆满相、(二二)四十齿相,(二三)齿白齐密相、(二四)四牙白净相、(二五)颊车如狮子相、(二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二七)广长舌相、(二八)梵音深远相。(二九)眼色如金精相。(三十)眼睫如牛王相。(三一)眉间白毫相。(三二)顶成肉髻相。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概论】本分,须菩提因闻得前分,持说此经,成就希有之法,经在佛在。经的尊重如此,所以当机请示经名与奉持的道理,以便好奉持。如来佛告以此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汝等所以要奉持此经,是因为此经中,有无上的菩提法。如诚心奉持,就可悟无相无住的道理,可以生金坚刚利,明无不照的般若(妙智慧)登诸佛的彼岸。这个就是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要在戒弟子们应依法奉行。如来佛说此,虽意在显法,但又恐怕诸弟子着于这个经名,忘却了般若为自性的般若,因而又破经名的着相,故曰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不过假一个名字叫般若波罗蜜而已!经名既不可着相,更有何法可说,清净心中,本来无相,波罗蜜经,不过使人自明自性,本来亦无法也。既无法,何有经,无经何有说!可知凡有言说,皆是医病之方,传心法要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盖未悟时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有病不服药,是病固难除,病去药存,此药也是病也。并举不但小如微尘,大如世界,就是如来我说的三十二相,皆是空的一个假名而已!如来佛,如此循循引说,无非欲令其破相见自性之如来。所以最后又较量福慧(此是第三次),明离相之用,以显经功意。谓无论如恒河沙数的宝施,如恒河沙数的身命施,究竟是外相,不如持经见性,得福更多也。

      【附言】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三句,是本经的纲领,大藏之精要。设扩而充之,则佛祖心肝,圣凡脑髓,三教五宗无量妙义,尽在于兹。三昧经曰:心无心相,不取虚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妙理。傅大士曰: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般若之法,是心法。如人饮水,自知冷暖,不容疑议,若有所说,即是毁法谤佛。佛具三身:(一)清洁法身,为佛之真身,无色无形之本体身,般若即是真性法身相也。(二)圆满报身,因报无量愿行,所显的万亿圆满之佛身。分自受用报身与他受用报身两种。(三)应身,即应化之法身,又名化生(百千万亿化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现羊,鹿中现鹿,形形散影,随类现身,三十二相即应身相也。恒沙宝施,其宝虽多,犹属外财,施之还易。恒沙命施,其舍虽重,乃属内财,施之实难,究竟财施也,命施也,总为有漏之因。见性也,明心也,实获无为之福。

      【讲义】须菩提听如来佛说完了前分的经,当这个时候,就向如来佛曰:世尊!此经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字,我们要怎样受持奉行此经呢?如来佛就告须菩提曰:乘此坚利的妙智慧,能到安乐之彼岸,此经即以金刚般若波罗蜜名之,你们应该依法奉行,所以立这个名字,什么缘故呢?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所说的般若波罗蜜,是妙觉本性,湛如太虚。本体既是虚无,哪里还有什么名字,不过恐怕人生断见,不得已强标一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名字,便于众弟子奉持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对此有所说法否?须菩提答曰:世尊!般若是自性自悟,既无可名之名,我师父就无所说。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细微尘埃,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又曰:须菩提乎!微尘虽多,然无实体终是虚妄,是不过名为微尘而已!如来我说世界虽大,然劫尽则坏,不是真实的,是不过名为世界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见。这个缘故,就是因为我师父所说的三十二相,非法身的离相相,是应生的有相相,也是假名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若有善男信女,舍自己身命,如同恒河沙数的一般,行布施求福。再设若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说给他人听,其持经的福,还是比舍身布施的福,更多多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济佛:

      【分解】离相者,离一切幻相也。世间一切相,皆是幻化之相。凡夫不知此幻相虚而不实,所以执着取舍,处处为虚妄相所惑。妄境时时熏妄心,真性为外尘相所遮蔽,终日为环境所转,因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长劫轮回,无有休息。若能离相,不为相所惑,则无执着取舍矣!既无执着取舍,尘相空矣!内心不出,外尘不入,则动静不生矣!动静不生则寂矣。所云寂灭者,初伏尘外,次尽内根。根尘双脱,先破人我。更进一层,又破法我,觉所觉之相亦离。再进一层,俱空不生,空所空之相亦亡,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矣。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 深解,心中大悟的意思。义趣,就是义理旨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 慧眼,圣人之心有七窍,一闻千悟此智慧眼也。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 信解,心无所疑了然领悟也。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如是,所言深合佛理,即可之意也。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 惊,骇其言之过也。怖,恐其道之高也。畏,怯其行之难也。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 忍辱,内心含容谓之忍,外境横逆谓之辱。忍辱有三种:(一)生忍,此是分别心忍受。即人对我虽无礼相加,我要忍受。(二)法忍,菩萨行一切度生事,不生疲倦厌烦也。(三)无生法忍,不见生忍不见法忍,忍知不生不灭的真法性。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昔,指前生而言。歌利王,是梵语,意思就是极恶之君。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五百世就是五百生。作忍辱仙人。 忍辱仙人,就是如来佛在前五百生成仙的时候,一个仙人的名号。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概论】本分,因须菩提到此时,闻经深解,已领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道理,感从中来,涕泪悲泣,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在本经第二分,也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第二分的赞叹,是赞叹如来佛,在日用寻常起居坐卧之间,无非是指示般若真心。本分的赞叹,是赞叹如来佛指示般若妙用,如深入九重。就好比一座房屋,从前仅从外面看得规模壮丽。现在已进到此房屋的堂厅了。如来佛,也因须菩提,已悟有相皆妄见,非相即见如来的密义,所以即勉以要做力行的工夫。力行又不外六波罗蜜(就是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六度。),而六波罗蜜之中,以智慧最难得。所以先举第一波罗蜜,意在有智慧,而后可行其余五波罗蜜。复又举忍辱波罗蜜,不言其它。因为忍辱这一度最难行,并引出自己的故事来证明(故事列附言内),表明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非空空心说也。要必如支解之惨,五百世之辱,寂然不动,才是正定。因为忍辱不到此,终是妄相不灭。忍辱未到此,而觉有惊、怖、畏的心,便是信心不坚。所以又以本身,行忍辱无四相以勉之。并点明经文,若菩萨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的意思。又以前各分,屡言福德,此分独言功德,盖功成果满,福不足道也。

      【附言】般若,译为妙智慧,先已说过了。但是般若分开来说,有种种分类。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等。本分(闻说是经,深解义趣)两句,即包含此三种般若。闻说是经者,即为文字般若。深解义趣者,即为观照般若,深体实相般若也。如来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体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歌利王带了众妃宫女,到山中去打猎。因疲倦在山中休息,就打了磕睡。等到睡醒了,一看所带的众妃宫女,都不在眼前。乃进山寻找,看见一座山洞,那些众妃宫女,都在洞前听僧人说法。歌利王大怒,指责僧人曰:汝如何在此勾引妇女?僧人答曰:我实无欲。王又诘曰:汝如何尚说见色无欲乎?僧人曰:持戒耳。王又曰:何为持戒?僧人曰:忍辱也。王听到忍辱,怒而拔刀,向僧人砍去,问汝痛乎?僧人曰:实不痛。王益怒,将僧人身体,节节分解,问汝恨我乎?僧人曰:既无我何来怒恨。这个时候,四天王震怒,一时狂风大起,走石飞沙,天龙八部,齐来护法。僧人被分解之肢体,已完好如故。王大恐惧,长跪于僧人之前,哀请饶恕,僧人当即代求天赦,一时天霁如初。王亦回心,发愿向善。僧人亦发愿曰:若得成佛,我当先度汝。歌利王即后五百世释迦诞生时之乔陈如也。乔陈如,亦名阿若乔陈如,生于中印度迦毗罗城之婆罗门种族。长于卜术,释迦诞生的时候,曾召为卜课。以后释迦出家,苦修于尼连禅河畔山中,时乔陈如实为随侍五弟子中之一人。住色布施,是心取相。住法布施。是取法相。不住法布施,则不取法,亦不取非法。不取法则无实,不取非法则无虚。如是布施,则正觉圆明,无复障碍。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言觉之至也。布施,设稍有住,即我人等四相未忘。而与众生结憎爱缘矣!如是则互为父母子孙,冤家债主,百劫千生,恩怨莫释,轮回生死,哪有了期。所以如来教行布施,决不可住相,就是正为这个缘故。

      【讲义】须菩提,听如来佛说经,到了这个时候,心中已是深悟理趣,就感觉到听此经已晚为恨,流下眼泪,哭泣起来,向如来佛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向佛曰:我师父所说这个深奥的经典,我从前得了慧眼,虽然已是一闻千悟,却是未曾听得如此深奥的经。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既闻此经,自性清净中,已悟有本来全真的实相。设若有人,得闻此经,发一念笃信的心,其心纯正,毫无欲尘,便得清净般若之慧,生真实不虚之相,就可以知道这种人,成就诸佛第一希有功德。须菩提又曰:世尊乎!究竟这个般若实相,空如太虚,无有形迹,若着于悟实相,就不是实相,所以我师父说,名之谓实相而已!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现在得闻此经,以我从来所得之慧眼,自能信其言实,解其妙理,信奉修持,尚非难事。若当来世后五百岁,浊世末法的时候,离开我师父已远的苦海茫茫的众生,听闻此经,有信解受持者,则此人真为明了自性第一等的人,实不易得,什么缘故呢?因为此人,顿悟真空,必无我人等四相。能离四相,则此人必已悟非相,人我两忘。若如是离一切诸相,其心空灭,即造到觉地,与诸佛并驾齐驱,就得名之谓佛。如来佛告须菩提曰:汝所言,深合佛理,后果有人,得闻般若之妙法,不惊(无疑心)不怖(无惧心)不畏(无退心),当知这种人是很少有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我所说的第一波罗蜜,原以诸经皆从此出来,此智慧到彼岸也。岂果有彼岸之可执着,也不过特名第一波罗蜜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凡辱境之来,恬然处之,不因怒恨,乱我般若。其心如同太虚,即到觉地,这就是忍辱波罗蜜也。但真空本来无相,外不见其辱,内不见其忍,浑然两忘,所以如来我曰:非忍辱波罗蜜,是特名忍辱波罗蜜而已!说到这个忍辱,如我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体的时候,心如虚空,不起四相。而所以能如此者,就是因为当初节节分尸的时候,可以说辱到极点矣。这个时候,若起四相,定起怨心。不能忘恨,必成苦果,还能说得忍么?我又想起了,过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曾修忍辱之行。在这个前世,就无四相之果,由历劫顿悟真空,可知吾人所修者,诚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可知忍辱波罗蜜,实为修行者之先务所急。首要破其瞋心,方离四相。四相皆空,得成忍行。佛又曰:须菩提乎!因为这个缘故,菩萨欲成道,当空其心。离去一切形迹,方能发无上菩提的道心。不应起着于色的念头,不应起着于声、香、味、触、法的念头。应生无所住心,此心才能圆通无碍,纯真无欲,一切不受系缚。若于六尘上,有一住著,便不能解脱其住心,即非菩萨之住处。所以如来我说,菩萨心,本来虚而明。若住于色,就不能觉。我曰,不应住色布施,正为此也。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以不住此的觉心,发心广大,非谨为己,是为有益于一切众生,应该如此无相布施。如来我说的一切诸相,原是指点诸菩萨解脱而已!其实本体全空,皆是非相。又说的一切众生,也是引导诸菩萨灭度而已!其实妄心自离,若见本性,也就不是众生了。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说的般若波罗蜜,皆是无上的菩提,了悟本性。是真而不妄(真语者),实而不虚(实语者),如而合理(如语者),不欺人(不诳语者),不二说(不异语者)。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得般若之法,与世间诸法不同。世间诸法,不著这边,就著那边。我所说的真如无相,是无实。自性具足,是无虚。佛又曰:须菩提乎!若菩萨,心著于法,而行布施,则四相未除,如人进黑暗房屋之中,昏暗蔽塞,则一无所见。若菩萨,心不著于法,而行布施,则同打开金刚之眼,燃着般若之灯,性光四照,洞澈真空,可了一切之境,见种种之色。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灭后到了后世,若有善男信女,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到菩提之觉位,成自性之如来。则这种人功德,非小果权乘可比。可感格如来我,必以无上智慧,而照鉴之。(悉知悉见)这种人,皆得成就见性功德,普施万劫,无量无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济佛:

      【分解】前分说的忍辱舍身,皆是破我执。我执破后,更须悟般若之理,非徒忍辱舍身也。若只知忍辱舍身,而不能受持经典,还是识情用事,于真性并无相与。若能忍辱舍身,又能受持经典,悟澈二执之非,二我俱遣,则所得法性之功德,即不可思义矣。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 晨  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 午  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晚  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独了生死不度众生谓之小乘。缘觉之人,半为人半为己谓之中乘。菩萨普度一切谓之大乘。最上乘者,兼菩萨而载度之佛乘也。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荷担,背负为荷,在肩为担。言无上菩提至重难任。一旦道由人宏毅然以身承任,所以成就大功德也。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

      【概论】前分,言持经成就功德。本分,复用较量法,(此是第四次福慧相较)用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仍不如闻此经典,信心不逆之福。换一句话说,持经胜于身命布施,意在显明般若无住之功。并点出经为大乘,若住我人等见,即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怎么说呢?因为相分为小乘说法,见分为大乘说法。相分是人我相,见分是法我相。乐小法者,析空破相,殊不知见分犹存也。有此见分未破,法我执仍在。有法我执,即未深解般若之理,未达般若真际,自利尚不能,何能利他。所以说,着四见。乐小法之人,即不能于此经为人解说。复又推尊此经,有如来全身。勉许人,不必徒事外貌供养。但持此经,以明其心,就能达到至诚无妄的境界。因为若能持此经,供养其心,则心即是佛,何必身外觅佛,如来只在自己心中耳。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若有善男信女,于一日之间,早晨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正午又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晚间也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照这个样子,经百千万亿劫之久,一日三时,皆如此布施,自当得布施之福!若复有人,能以心无违逆,笃信此经,则其福胜彼舍身之福多多矣!何况手书口诵,为人解说经的意义,存利己利人之心,不但明自己的性、还要使人人见性,善根纯熟,利益无穷,其福之多,又岂可较量呢!佛又曰:须菩提乎!简要言之,具有不可以心思口议,不可以多少称量,实无边际的功德也。如来我,说此经怎么有无边际的功德呢?是因为金刚般若,是我们妙用的本性,是大乘菩萨的最上乘,不是小乘人能够做得到的,所以如来我,为启发大乘人,说明此真空之妙。为启发最上乘人,说明此般若之法。若有大根器人,持此大乘经典,广为人阐发妙旨,则这种人,成人兼成己的功用德行,是不可称量,不可思议,不可以边际求之。而这种人,印契佛心,所成就之功德,唯有如来我,知得见得。这种人,既成就此功德,就足能以身担任如来无上菩提正法。这个缘故,就是喜好小乘法的人,局于见闻之小,不免有我人等私见,对此大乘最上乘法,便起惊怖畏惧的心。自心且不能净,哪里还能够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此经呢?佛又曰:须菩提乎!大乘人,在在处处,说此经典,能使听者,心开意解。善气感通,则天龙八部神人俱来供养,护卫法身。普现华光三昧,直是一座舍利宝塔,能使远近敬仰顶礼,散布宝花妙香于持经之处,则供养可谓至矣!此所谓一人办心诸天办供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济佛:

      【分解】业障者,或是前业,或是现业,皆可障蔽真性。前业就是宿世之业,宿世之业,不可以数计。因为无始劫来,所造之业,皆纳入在八识田中,遇缘即发,果熟即生,六道转还,无有休止,和合妄生,和合妄死,生灭无已,都是这不可思议的业力所牵引也。经云:众生之业,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就是说,众生之业,本属虚妄,只因众生不了唯心,所以既造虚妄之因,即受虚妄之苦。所谓了得业障本来空,未了须当还夙债也。所谓现业者,即此五浊恶世,众生公共所造之还债台也。若有众生受持读诵此经,深知一切幻相,皆是唯心所现,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不为物转,而能转物,则不受此虚妄之苦。虽然欲了唯心,必须深通般若。若能深入般若,了诸法空,则一切虚妄净尽,故曰惟般若能净业障。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 轻贱之事甚多,或行嫉妒、或生忌嫌、或怀恨而加诽谤、或倚势而加欺凌、甚至刀杖瓦石、拳脚相加都是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 阿僧祇,译成华语为无央数。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 值,遇的意思。那由他,译成华语为一万万。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 具说就是详言。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概论】上文,言持经的功德,及经所在的尊重如此。本分在显持诵功德,表明般若,有离障出缠之益。不但灭罪,且得胜果。分开来说,有二不可思议,一者,今世能持诵此经,先世罪业,就可以消灭。一者,不但能消灭先世罪业,还可得菩提之果。前者显报不可思议。后者显果不可思议。并引证如来佛自己,在未遇燃灯佛前,虽供养承事多佛,而不如后世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多,就是万亿之数,尘沙之喻,皆不能及也。(此是第五次,以供佛功德,与持经功德相比较。)又申明善男信女,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者,功德无比。如来兼为下乘说法,所以不能不说果报,使之感动,若将此功德,详言说出,又恐众生羡艳大福,心即狂乱,反于经中,无相无住的道理,似信不信,致成狐疑。所以说,经义果报,不可思议,不过使其回心寂照,假法修持,自明自性。若以为经而思议之,便隔膜了。总之如来显示此经,为发菩提心的一条轨道。菩萨、摩诃萨,应如此降伏其心。善男信女,也应如此降伏其心,是绝没有差别的。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每有善男信女,并能受持读诵此经,不但不得人天恭敬,却被人轻贱者何故?这就是因为他在前世,有大罪业。既有罪业,则将来之世,应该堕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中,受苦无穷。今以持经功德,减其罪业,因为被人轻贱,就可以抵消。渐渐修持,因除果现,罪灭福生,自然可得正等正觉。佛又曰:须菩提乎!我想念到往昔,历了无量数劫。在未遇燃灯佛前,曾供养无量数佛。且佛佛皆然,无一不专心专意供养,不可不谓历事诸佛之多。倘是后人,晤对此经持诵,见自本性,永离轮回,其所得功德,比如来我供佛功德还胜过了万万倍。佛又曰:须菩提乎!若善男信女,于后末世,受持读诵此经,必得此无量之功德无疑。此如来我仅约略而言,若详细说之,其大包天地,其多胜恒沙,恐下根人闻之,大则狂乱,小则狐疑,反以我言为诞妄。而惊异之。佛又曰:须菩提乎!当知功德,由于经义,应于果报。经义甚深,不可推测。果报甚重,不可尽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济佛:

      【分解】须菩提于住降之意,粗尘已遣,细惑难融。至是复申前请,欲得住降究竟的道理,所以佛全以己身上事示之,使知人空法空,究竟无我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释迦,是梵语译华言为能仁。牟尼,是梵语译华言为寂默。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概论】须菩提,到这个时候,闻佛所说经义,于护念咐嘱诸菩萨之说,已经明白。现在又问善男信女,发菩提心,云何住降?仍是圣凡之见未泯,于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之义,还是未彻底。且闻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并善男子,善女人,持经种种功德,经义果报,不可思议。就想到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不可不受持此经也。但是现在及后末世,未得亲承如来从前所说种种妙法之善男信女,未必俱能领会此大乘最上乘之说。若发此菩提心时,应怎么样住降其心?仍是本经第二分经文所问的意思。自度度人,一片婆心,于此可见。所以如来佛,乃以无法发菩提心,断须菩提之法疑。

      【讲义】这个时候,须菩提当机向如来佛又问曰:善男信女,已发菩提心者,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佛告须菩提曰:菩提心本来具足,当体现成。不过只因众生,为尘染所障蔽,善男信女,既发了菩提心,所谓欲尽者,理方还我,就是住心,就是降伏,不必再求也(当生如是心)。如一切众生烦恼、妄想、取舍、人我、贪瞋、嫉妒种种四相之类,如来我,应一一为之除灭度脱。但是如来我,所谓灭度者,不过指点性真,令彼自悟,外不见所度之生,内不见能度之我。盖众生既见性真,已灭度了,则般若观照,已常住不灭。说到究竟,实无一众生受我度者。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学道的菩萨,若存如来我应灭度之心,似此四相尚未除,即从何发菩提心?何能称菩萨?这又是什么缘故呢?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就是性本空寂,浑然天成,发此心者,不过自修自悟而已!真性中,实无发菩提心之法。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于燃灯佛所,有法得此菩提心乎?须菩提答曰:世尊没有法得此菩提心。照我解师父所说的道理,我师父,于燃灯佛所,自性自悟,并没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佛又曰:诚如是言,须菩提!如来我,那个时候,所修诸行,实无得菩提之法。佛又曰:须菩提乎!若谓有法可得菩提之法,则燃灯佛,不与我授记,当下就应该传授我成佛之法了,又何必悬记来世,方作佛耶?实在因为没有法得菩提,所以燃灯佛,才与我授记,并预定来世成佛之名号,称释迦牟尼。汝知如来之命意乎?如来者,就是本性湛然,不染不着,如其本来,所以名如来,倘人不知这个用意,就错说如来我,另有法可得菩提。佛又曰:须菩提乎!要知真如自具,实别无有法可得菩提。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得菩提,是平等真如,实相妙法,不可以色相见,不可以言说求。所以如来我,说种种法中,能自悟真如,皆是佛法。佛又曰:须菩提乎!然法不可泥于有,所言一切法者,非实有此一切法,但假名之为一切法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譬如人之一身,长而且大,是真大乎?须菩提答曰:世尊!清净法体,量等虚空,方是大。我师父说大身,是有生灭的,便有限量,何足为大,不过是假名之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也是如此,真如清净,名为菩萨。度生本菩萨份内事,若云我是菩萨,当灭度一切众生,就是便有我相,非菩萨矣!这个是什么缘故呢?佛又曰:须菩提乎!只此清净者,名为菩萨,实无别法名菩萨。所以如来我,说性中无四相,真性空空洞洞,不但无众生,并无所谓菩萨,可知更无所谓灭度。佛又曰:须菩提乎!若菩萨云,我当庄饰严整佛之刹土,是著于有相,不得名菩萨。这个缘故,如来我,说庄严佛土者,非外貌之庄严,不过假名之庄严而已!佛又曰:须菩提乎!若直下大彻大悟,人空法空,廓然无我,我身既无,何有度生庄严之心,如此真是菩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济佛:                                                              

      【分解】  此言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也。离众生无佛,离佛无众生,离心也无众生,也无佛。众生心中皆有佛性,而往还六道,随业所转。佛之性海中,本有众生,而包罗万有,随缘不变。名虽有凡圣,其体则一也。其差别之处,是在众生随业迁流,而遗失本体,佛不为业转,而了悟真心。其转与不转之细微处,是真妄心为之枢纽也。悟则全相成性,即妄处见真。迷则全性成相,即真处起妄。真妄同时,不一不异。所谓一体同观者,即云众生本有之佛性,与佛原来无二无别,佛知众生为同体,因同体而起大悲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经中所说肉、天、慧、法、佛五眼总是性中明觉。凡见众生形色具足为肉眼,色身自有肉眼。凡见大千世界慧性普照光摄大千为天眼。凡见自性般若返观内照,智烛常明为慧眼。凡见诸法皆空,了诸法空,洞彻世界为法眼。凡放大光明破诸幽暗,真性常照,上自诸天下至九幽,毫无障碍为佛眼。大凡众生皆具此五眼与佛无二,因四相六尘遮蔽,只有肉团眼一件而已。儒书云:圣人之心有七窍、即是五眼之谓也。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 沙等恒河,以一沙比一河比尽其沙,则河之多已为无量。复以无量恒河以比世界,一沙比一世界,每一世界各有三千大千之数。则世界复成无量无边。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 佛世界,三千大千内必有一佛设化,故谓之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非心,人之心体。本来虚净,一切妄念由喜、怒、哀、乐、爱、恶、悲、恐中生,皆非本然之心,故谓之非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思念前事为过去心。思念今事为现在心。思念后事为未来心。不可得就是本来无有的意思。

      【概论】上分,破法执我执,结之以通达无我法。不言无法,而言无我法,则知灭法为顽空,不足言圆明妙觉。执法则住相,也不足言圆明妙觉。无我法者,法非有而不落于虚。法非无而不滞于迹,就是知为非法,非非法。能达其实相义,而忘为非法非非法,此等境界,非有返观内照之能,不足窥其微妙。所以本分以五眼观沙界为问。欲观人,先观我,观见我本来清净觉性,就知此是菩提心,即所谓道心也。观见我后,起纷飞意念,即知此非菩提心,亦即所谓人心也。沙界众生,皆具有佛性,故曰佛世界。佛以观己者观人,则众生一体。故曰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众生逐于人心,没其道心,故曰皆为非心,是名之为心。过去,现在,未来,种种心,皆妄心也,本来觉性中,无此也。要言之,实心体者,先天之灵气,就是人人具有之○无极也。本来清净无为,而被后天尘劳所蔽,欲人在此中,分别人心道心,非有观照觉察之功不可。五眼正具有觉察之神妙,非觉察,不能通达无我法也。

      【附言】德山禅师,精究律藏,通达性相诸经。就中尤以讲金刚般若,为最得意。德山大师,姓周,时有周金刚之称。常谓同学曰:一毛吞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不学,唯我知焉。壮语惊人,盛称一时。当时南方禅宗正盛,德山大师,大为不平,曰沙门,千劫学佛之威仪,万劫学佛之细行。况学犹不得成佛,彼南方魔子,竟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掘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于是担了青龙疏钞,出了蜀国,走向沣阳而来。值于途中,腹饿肠饥。见有茶店婆婆,卖售烧饼。德山大师,乃到店中买饼充饥。茶店婆婆,指其担子曰:担子挑的是何物?德山大师曰:青龙疏钞也。婆婆问曰:是讲何经?答曰:是讲金刚经。婆婆曰:我有一问,汝能答,则给此点心,否则请速离此。德山大师请其言,婆婆曰:金刚经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汝的意思,是点那个心而言?德山大师,经此一问,噤口不能答,只可挑了担子,怅然别去。彼自受此教后,来到龙潭崇信寺,益加精进,终大彻大悟,成了道了。六祖云:“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邪见染。”张拙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因属非心,故有心之名,若知心体静虚,本无一物,则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干心事,又何有若干种心,可得而名者乎?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肉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肉眼。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天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天眼。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慧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慧眼。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法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法眼。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佛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佛眼。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恒河所有的沙,如来我,说是沙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说是沙。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一恒河中所有的沙,倘一粒沙,等于一恒河,更以等于恒河的沙之多,来算佛世界,如是佛世界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又告须菩提曰:不必远说等于恒河沙的世界,就是近在汝之国土中,所有众生之心,随情而迁,逐境而生,颠倒妄想,各各一心,种种不一,如来我,以清净之五眼皆尽见尽知。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来我,所说一切心,皆是众生的妄心,非性中常住的真心。知不是妄心之心,才能现菩提的本体,这才可名为心。什么缘故呢?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说的非心,是常住的真心寂然不动,物至则觉。过去无有留滞心,现在无有执著心,未来无有预期心,返观于内,则三心总不可得。知其不可得,则清清净净的般若现出,所谓人心净而道心生,此方为菩提之真心,一体同观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济佛:

      【分解】法界者,十法界也,通化者,慧充法界,通入化境也。前分说的三心不可得,既是说心不可得,则福亦不必修矣!此又恐人误解。所以告以无福之福,无得之得之妙理。盖无福之福,虽有布施,而忘布施。无得之得,虽有能所,而忘能所也。凡住相布施,皆是有为之功用,不住相布施,即是无为之功用。有为之福,终有了日,无为之福,永无尽时。一是妄心所行之处,一是真心见性之处。上八分言七宝布施,不如见性为妙。十一分言七宝布施,不如持经为胜。此言七宝布施,不如离相为最胜。盖住相为有漏之因,究不能得无漏之果也。般若之最深处,即云福德无实性,于无我法中,通达无碍,明了真空实际,则通化法界,无量无边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 福德无者心量如空,故得福无量也。如来说得福德多。

      【概论】本分,是第六次以七宝布施,较量持经功德。前言福德之处,尚是有相之福,此段文是云离相之福也。夫得福必有因缘,有何因缘,即有何福德。设若有人,以不可得心为因,用满大千界宝为缘,布施于人,则心中一著因缘,又住于有为之相,是福德有实,(兼财施法施两项而言)如来佛,对此则不说得福德多,倘以空心为因,宝施为缘,复不住相,则福德之多,不可较量也。总之本分因前言,心不可得,恐后世众生,或疑福不可修,故以无福之福甚大破之。即言布施因缘,福由外种,不如福慧双修,福自性生也。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若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行布施,此人以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因缘(有漏因),其所得之福德果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佛又曰:须菩提乎!若以有相之福德为实,而行布施,则心著福,其报有限。所以如来我,不说得福多。如来我所说之福德,在无住相布施,以无求福之心(福性本空,德从慧出,),正是无为清净之功德,所以如来我,说福德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