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7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楼主 |
发表于 2008-9-1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邻居们劝彭帅奶奶,你都84岁了,没收入,身体又不好,没有能力养孙子,还是给他找个好人家吧。奶奶很生气,有时候一天不说话,也不吃饭。几天前,她终于松口,说:“找个近一点的吧,好随时见。”
太阳很大,彭帅去板房商店买了两根冰糕,自己一根,婶婶一根,“奶奶吃不下这么凉的东西”。这是8月的一个晴朗的下午,奶奶穿着两层长袖衣服,头上还戴着一顶毛线帽子。“她不知道冷也不知道热。”彭帅很认真地解释说。奶奶笑了。只要看着孙子,老人眼里就充满了笑意,不管他说什么,也不管有没有听见。
孤单的人
8月27日上午,彭帅参加了板房区汉旺中心小学复课后的一次测试,成绩不好。他的班主任王春林老师说,可能过去他的父母没有太多时间关注他,他在学习方面好的习惯太少。现在,家里又出了变故,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但这孩子有个优点,”王老师说,“听话、尊敬师长,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非常热情。”
王春林老师,被村民们称为“英雄”。地震时,教学楼两侧的楼梯全部垮掉,他和当时同在四层教研室的黄生华等几位老师,将窗外一米远的钢管国旗杆拉过来,弯在窗户护栏上,顺下去80多名学生。
这所位于汉旺上街的汉旺中心小学,在5·12地震中伤亡惨重,全校800多名学生,80多人遇难。青龙村有1 0多个孩子在汉旺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上学,4名遇难,1名失踪。
失踪的那个孩子叫朱显鑫,今年11岁,上小学五年级。她的妈妈何冰玉曾在地震发生后疯狂地寻找女儿。她跑到教学楼垮塌的楼梯的废墟上喊女儿的名字,她听见到处都在答应:“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妈妈快救我!”何冰玉“心痛得很” ,但赤手空拳,她不知道如何施救。
“这个不是,这个也不是。”何冰玉守在教学楼边,看着一个个被抬出来的人。她的女儿穿的是白衣服、白裤子、红皮鞋。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她寻遍德阳、什邡、广汉、成都的各大医院、殡仪馆,仍然没有女儿的消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啊。”伤心的母亲忍不住啜泣。
她曾拒绝了保险公司的赔付,学生险2万元,“总觉得女儿还活着”,但在苦苦寻找了两个多月后,她还是去领了这笔钱。
村主任刘素珍介绍说,遇难学生家长,现在都已获得6万元补偿金,每人3.8万元的养老保险。再加上保险公司的赔付、社会各单位的支持款,一户夫妻两个共计得到17万元。
何冰玉坐在沙发上织一件乳白色圆领毛衣,已经织了一半。“现在没得事做,没心思。”地震前,她在汉旺街上卖啤酒,每天后半夜才能回家,从来没感觉疲惫。现在没事做,反倒觉得浑身乏力。
何冰玉的丈夫朱兆斌在东汽上班,现在车间已恢复生产,只不过位置变了,从汉旺迁去了德阳。他在德阳和别人合租了一间房,每月200元。朱兆斌每月工资1000多,还能承受得起房钱。
平时在板房里,只有何冰玉一个人,“孤单得很”。有时候,她会摸出女儿的照片看看,多漂亮、乖巧的娃娃,只是越看越孤单。她想再生一个,“现在都不年轻了,37岁,等把娃娃盼大,都老了。”
走过两栋板房,万瑾正在屋里给丈夫的相框擦灰,相框里的丈夫微笑着望着外面的世界。他叫刘化诚,是东汽厂工人,那天下午临时被工段长叫去检查机床,结果被砸在水泥板下。当时,车间里一个溶剂罐爆炸,有毒液体扎瞎了他的眼睛、腐蚀了他的身体。当日晚23点30分,他在德阳的一所医院去世。
万瑾把8岁的女儿送去姑姑家耍,她现在没有心思陪她。雨棚还没有搭好,邻居们正在帮忙。棚子搭好后,她想在外面放个柜台,做点小生意,不然可怎么生活。
万瑾过去一直没做过稳定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主要依靠丈夫一个人。今年30岁的万瑾,从来没出过远门,最远到过成都,而且只去过一次,“所以出去打工,会不适应。”更让她难过的是,她听见有人议论说,她以后要找,就不管她女儿了。万瑾说:“就算我以后当乞丐,也不会不管我的女儿。”一个年轻女子带着一个年幼的女儿,生活的不便和辛酸刚慢慢向她展开。
(部分村民为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