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一天花20分钟读点闲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颐武:   

本站原创        商报                (2008-7-15)

□采访人:谢迪南(商报记者)
■受访人:张颐武
分享阅读经验
读经典,读最新的书
商报: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写《一个人的阅读史》的初衷?
张颐武(以下简称“张”):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现在大家都追捧网络阅读,纸质阅读反而不断下降。不过,网络阅读有一个缺点,由于要不断地更换页面,不断地跳跃,使人很难产生一种持续关注的注意力,因此网络只适合看短小的内容,让人迅速地掌握信息,如果要看一篇长文章,尤其是又有思想内涵的,人就很难集中精神,也没法深入地思考。我也依赖网络,会在各大网站上浏览各种信息,但如果让我坐在屏幕前看完一部长篇小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在《一个人的阅读史》里就关注一个问题:阅读。希望通过我个人的阅读历程,唤起大家对纸质阅读的兴趣与热情。
商报:再介绍一下这本书?这好像是一本读书笔记,但我又觉得好像有主题?
张:《一个人的阅读史》确实是我的读书笔记汇集,但结构和内容上有自己的考虑,也有整体的考量。
我在第一章中尽量把最新的书和经典放到一起,这些书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面对人生。我想,我们的阅读生活首先是寻求生活的支撑,滋养生命的发展,抚慰心灵的困扰。这些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仅仅需要自己专业学习需要的书,而是需要更多充实生命的营养,需要一些坚硬的思考对于我们的启迪。从这个角度看,阅读对于我们相当有价值。
第二章是关于当代名家的——三个作家的记忆:巴金、王蒙、王朔。从“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异常紧密的关系。无论是“新时期”早期的“伤痕文学”,或是近期以来的“80后”,和自己时代之间的关系都异常紧密,它们其实都投射了当下时代的丰富和复杂的形态。在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封闭进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文学的作用其实非常大,对于今天文学居然面临了所谓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确实让人感慨。但其实文学并没有死亡,而是在今天转换了自己的形态。在这里,我留下一些我觉得最为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的介绍,这既是个人记忆的清理,也是尝试给时代留下一点自己的痕迹。
第三章是关于很多作家的——和中国小说一起成长。这一章节里包括了我阅读种种中国小说的经验和感受的记录,其间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在他人的想像中生存的感触,也是他生活、成长的一部分。在阅读小说中,我们感受人生的同时慢慢地老去。这里只是选择分析一些有趣的小说,不是文学史,也不是从文学思潮的角度看文学,仅仅是通过一些“点”折射我文学趣味的一部分。
第四章是记录我阅读20世纪思想家、文化名人作品的感受。20世纪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它的影子仍然挥之不去。在书里面看到的20世纪的种种侧影仍然值得我们打捞出来。我自己就一直对于波澜壮阔的20世纪有深刻的兴趣,一直期望探究20世纪风雨中人的命运,从中得到启示。我的一个感慨是20世纪的中国和中国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大家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忍受了如此多的苦难和艰辛,其中的滋味当然值得我们再三体会。这个章节里面的阅读感慨其实都是从20世纪的历史中打捞的一些侧面,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点启示。
总之,我想传达给大家的经验是,读完这些书,就掌握了人类知识基本发展的脉络。
商报:现在技术升级得很快,早就有人预言,阅读器将取代纸媒,您对此怎么看呢?
张:阅读器跟现在网络的界面不一样,其功能和纸质书一样,是纸质图书的升级换代版,最大的区别是阅读器里能同时存储更多的书,文字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商报:您在前言中提到:“我也渴望通过这部书和读者分享我的读书的经验,给予读者一种对于书的感受。”这些经验究竟是什么?
张:我分成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切入阅读:首先是读经典,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文艺理论,经典是通过时间检验的,是人类思维成果的积淀,读完经典你会发现自己受益匪浅,明白了哪些是人类的重要思想。读经典是最容易让人对阅读产生兴趣的。此外读最新的书,会了解同时代的人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当下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这是不落后于时代、与时俱进的最好方式。
阅读的作用
不会立竿见影,但会潜移默化
商报:在这种快餐和图片文化当道的时代,人们渐渐习惯了快速吸收,然后迅速遗忘,因此大家都在追问阅读究竟有没有用?
张:我记得前些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一个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纸质阅读迅速下降,而网络阅读快速攀升,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阅读危机的讨论。在我看来,阅读的量并没有下降,反而在这个时代,中国人的阅读量达到了最高潮。不过是这些阅读被实用阅读、功利阅读所控制,升学、职业规划、生活相关的考试持续在人的一生中。当今,服务类图书前所未有地多,为人们硬的阅读提供了巨大方便。但是,人类阅读生活却减少了,所谓的阅读生活是只读闲书,满足我们心灵的阅读。
闲书少读了,后果就会使大家的心灵变得很硬,缺少柔软的力量,缺少生活的情趣。因此现在图书市场的实际情况是——“一多一少”。尽管很多人坐个地铁都在阅读,但读闲书的还不多。我觉得,与其把时间花在看电视或者K歌上,不如每天留20分钟读一点闲书。
商报:那么,您认为阅读究竟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起多大作用呢?当阅读时间被挤压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想知道阅读的好处在究竟有多大?
张:读闲书能增加我们对人生的感受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本意,是告诉我们人生需要软实力,就跟一个国家需要软实力一样。这种软实力是指对生命的感受力,对事物的看法及敏感性,尽管这些能力的获取不是只有阅读一条途径,但没有文字语言作为基础的话,很难深入到生命中去。软实力的不足,人就缺少趣味性和教养,哪怕知识再高,也显得面目可憎。读闲书是增加我们软实力的最好手段,它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但会潜移默化我们的日常行为。
商报: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读书经历?
张:可以说,读书是我生活的中心。我从小对文字就非常感兴趣,记得小的时候,随父母在干校生活时,没有书可读,我就在一个石板上写字,擦了写写了擦,从那个时候起,我对读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是等价的
商报: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却抱怨因为没有养成阅读习惯而无法坚持下来,对于这些人,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读书是个习惯,对文字本身的敏感和亲近是习惯问题。如果你对书本身就感到厌倦的话,那么就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对于这部分人,我认为,一开始需要强制性阅读。没有读书习惯却要培养这个习惯,惟一的办法就是强迫自己阅读,在选书上可以挑一些轻松好读的作品,并且让家人监督,从每天读10页或20页开始,这个过程比较痛苦,大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苦读”吧,这是需要熬的,慢慢养成习惯就会渐入佳境。一个人日常趣味的培养,谈吐和见识上的修养,都得靠阅读来训练,事实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是等价的。在家里看点书,体验一下阅读乐趣,会对你的人生有很大帮助。
商报: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您觉得给阅读带来了哪些变化?
张:感到最明显的变化,是体现在中国人视野的开阔上。30年前,阅读的匮乏让我记忆犹新。我仍然记得大家排着“长龙”买巴尔扎克作品时的情景,陈村在一篇名为《书》的文章就写到刚刚改革开放那阵,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的情景,那时候,西方古典名著对我们而言,简直就奉为“圣经”。再看看现在,视野开阔了很多,翻译机制也繁荣了。现在,中国人对书的选择机会是全世界最高的,因为种类很多,据悉,2007年全国图书的品种高达24万种,这说明人们选择的空间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于读书人而言,这是件幸福的事情。
但同时问题也出来,我们的书评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究竟哪本书最值得阅读,读者并不知道,书多了,反而带来无从选择的困扰。没有一个好的书评机制,那些真正对读者有用的书,就很难被发现,因此出现了一个现象:大量的好书都被埋没了。而那些所谓的畅销书畅销得真让人有些莫名其妙。怎么样建立一套书评机制,让需要的人看到所需要的书,这是包括你们《中国图书商报》这种行业权威媒体最应该做的。
商报:改革开放30年,阅读出现了很多变化,先不说技术的变革,就是读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80年的人文阅读浪潮在现今看来,简直不可想像,您觉得阅读的群体出现了哪些明显标志性的变化?
张:虽然我们阅读少了,但跟文字接触的总量却极大的增长了,这是同步的。现在的问题是读书生活还是偏于刻板,花样不多。譬如童书,引进版占了绝大多数,本土原创很少,从绘本这个角度,我们原创力还是很弱。这些确实是很大的问题,我觉得年轻人变成中国阅读生活的主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机会越来越少,反而是小孩子在读闲书,因此对阅读生活的关切,应该主要表现在对青少年群体的关注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1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D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D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