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良臣
我对民俗学毫无研究,也不知像灯谜这种民俗是否中国独有。如果是,那就做一下这则短文的引子吧。
灯谜,当然是民间一种考验智慧的游戏,而大凡考验智慧,没有不曲里拐弯的。咱不说“卷帘格”之类,只说最简单的,也还是曲里拐弯。“再借”,就俩字,要你再打一字。你不曲里拐弯地想能行吗?当然喽,聪明人大约连眉头都无须一皱就能猜出,然而像我这样的东西就不行。为什么呢,我不会曲里拐弯。形而上的读书学习是这样,形而下的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对待领导、同事还是这样,因此,常常是撞了南墙,头上起个大包,还在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怎么回事。
扯远了,还是回过头来说。互联网上的BBS(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在人家那儿就是个电子公告板,现在一洋为中用,就改作我们的“公共论坛”了。想想,这也难怪:橘生淮北才为橘,一到淮南就变种。时势使然也。因为我们有些话不让在纸媒上说,而在BBS上就自由一些。不过,BBS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度的。互联网刚传来中国,还没什么影响,也就不大管它——任你胡说八道,没有几个人知道。而短短几年,现在互联网已有两亿多网民,可说影响超过了纸媒,因此那自由也就不能不“相对”起来,尤其还有很多“避讳”,像我国古代一样。凡说到犯忌的人、事、名称等,往往就不直说,要用几个字母或是别的什么符号代替。我当然觉得这样做不好:这不是在证明着我们说话不自由吗?这不是与我们一直提倡的“言论自由”自相矛盾吗?这样做不就会让我们这个大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受损吗?后来知道,与提倡的是有点矛盾,大国形象因此也确实会受点损,但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别影响更重要的,至于这“更重要”的是什么,很可能答案不一,但大约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于是,我这个不会曲里拐弯的人也终于明白:论坛管理者那样“操作”,也实在是民间所说的“继父老叫爹——没法子”。据说我们有一种超级“防火墙”,外国人翻译时,把它看作类似我们的“Great Wall”。墙一伟大,就是长城。那个东西不懂屎香屁臭,凡是文中有某些字词,皆格删勿论,如此一来,你不曲里拐弯,轻则,会让读者“不知其所以然”,严重的,甚至整篇稿子就像变魔术一样:没了?没了!
不过,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的老百姓还是颇有智慧的,也非常欣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遗臭万年的周厉王因不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弄得当时路人只能“侧目”,但要想管住“腹诽”,却是痴心妄想,非得再过几千年,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都给人洗洗脑才行。至于在鲁迅时代,他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杂文艺术曲里拐弯,还是说了自己要说的意思。所以我想,现在包括自己在内,有不少作者在那里埋怨这埋怨那,说文章难做,说做了也难以发表,可如果谦虚一点,老老实实,也就不能不承认自己做文章的技术还不到家,没有鲁迅那种擅于“曲里拐弯”的本事,写出的文章,让人一看,不用曲里拐弯地想,也能知道你想说什么。须知,如果你做得曲里拐弯些,那“防火墙”虽然认真、严格,也绝不会如同原苏联的“克格勃”,无孔不入;再说,有些机构有些人又何不是在那和尚撞钟呢,只要你稍微曲里拐弯一点,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
不过,本事也是练出来的,自从有了互联网,中国人“躲”的本事就一天天见长,BBS上的字母和符号就是证明。如果这样说不行,那咱就换个说法;如果还不行,咱还换,一直换到你说行为止。前一阵子就从媒体上得知,现在有些初中生甚至小学生无论记日记还是上网与同学交流,都已经不再用纯“现代汉语”,而是“GG”(哥哥)“MM”(妹妹)甚至更曲里拐弯地说开了,比如“GG回来偶非常稀饭”、“就‘酱紫’”、“TMD,这小子真BT,偶一脚TST……”,而“单词十月”的意思就是“我的美眉”。他们是在“躲”家中的大人。中国的孩子尚且如此会“躲”,中国的大人又岂能落后?当我在读一篇文章时,忽然读到一组数字:“8964”,再也忍不住“会心地笑了”。可会心之后也不免要想,不说太久远,哪怕300年后,那时的“考古家”们大约也很有可能就像我们现在考甲骨文一样犯难:这人在说什么?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中国的历史,上帝就是这样安排的。
末了,忽然想到早年曾做过写电影剧本的梦,因此也曾读过被鲁迅称作“四条汉子”也是中国电影先行者的夏衍先生一本如何写剧本的“小册子”,他在这小册子中引别人的话说,“如果在第一幕里墙上挂着一枝猎枪,在第三幕,枪里的子弹就要射出去。”于是,也就牵强附会地又想到这则短文前面还留有一谜底没破。不过,已经说了,那种简单的谜语对聪明人而言简直就不叫谜;就是像我这样在生活中笨得出奇的东西,若是你还能说出个类似的,我也能举一反三。比如,你说“再见”,打一字,并告诉我谜底是“观”,我即刻会“抚掌大笑”:哈哈!那个,就一定是“欢”了。
[ 本帖最后由 gzhao 于 2008-10-21 15:2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