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一)20世纪初,帝国主义成为引起国际理论界争论的广泛关注的焦点。在这一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全球化又成为同样的焦点。关于全球化的争论主要在下述方面:A)最乐观的资产阶级,宣称全球化代表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最后的完全的胜利,意味着一个新的超越民族国家阶段的开始。B)一种拒绝全球化的观点把它当作一种绝对的虚构和在它的名义下提出的对自己所面对问题所寻求的一种民族的回答。C)将全球化仅仅看作一系列投机行为和政策,这些行为和政策应当置于对资本运动进行调控的措施之下。D)是一种过程,依据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全球化的现实与全球化的神话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是作为一个地方民族资本向国际化资本转变的一个真正充满矛盾的过程,是资本主义走向衰落的过渡时代的历史的自然状态。理论的分歧导致了政治倾向,特别是在自称为社会主义者的力量之中的政治倾向的不同。A)有人宣布,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进步的,任何拒绝和反对它的努力不仅是没有希望的,而且也是一种倒退的和民族主义的行为。B)第二种力量将全球化的转变与捍卫民族国家完全对立起来。C)第三种倾向追求通过建设性地改革去面对金融全球化的一些消极方面的努力,反对在资本主义结构内没有控制的投机。(如托宾.泰克斯)。D)最后一种强调整个过程持续不断地表现为资本矛盾的全球化,将导致走向革命的转折的剧变,世界广泛地将从最后的阶级对抗的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很清楚,这些分歧在更高的层次上相对应并再生出早在20世纪早些时候就已存在的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中的不同的政治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帝国主义是为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现代化的一种力量(谢德曼);一种观点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系列的政策,这种政策是同转向一种前帝国主义时代的"和平"的资本主义的名称相对而言的(考茨基)。第三种观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的阶段,是资本主义走向衰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列宁)。作为这些关于帝国主义的过去的争论,今天在关于全球化的辩论中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具有更为关键的重要性。
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二)全球化起源于资本自我扩张价值的一般趋势。马克思已经预见到了这个过程。
全球化不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现象,但80-90年代,这个"过程"变得时髦和明显。正是这样。从这时起全球化被认作西方的"主流"。事实上,全球化作为经济生活的国际化,作为劳动、世界市场、现代生产力的世界特点的世界性配置的确立,从20世纪初起就已变成具有支配意义的趋向,并贯穿20世纪发展的全过程。
全球化可以被区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大约开始于19世纪最后25年,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它表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过渡,它正是列宁在那本著名的小册子中所分析的。
全球化的第二阶段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被不断推进,前所未有的资本主义的国际扩张迅速发展,并且导致了一个相当严重的过渡积累的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大厦-60年晚期到70年代早期的国际化的凯恩斯主义-倒塌,并导致了一个社会变动的国际化浪潮、1968-1975年的革命风暴和一个国际经济的向下转折。
全球化的第三个阶段来自于正确地面对世界性的危机,在这场危机中战后迅猛发展已经结束。这个阶段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资本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运动。与此相联系,它在最后二十年被叫做"全球化"。把它作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应更合适些,因为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主要席卷了金融领域,对一些生产领域则涉及的比较少。
全球化带来的深刻矛盾
(三)从这个角度看,它变得清晰了,20世纪最后20年,全球化不是一个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的新"后帝国主义"阶段的象征,也不是资本主义全球性的最后的决定性的胜利。与此相反,它是一个由资本的内在矛盾所驱使,企图从生产过剩中去寻找走出危机的出路,所有这一切,都是企图去扭转从危机中发生革命的趋势。
革命的趋势确实曾经停滞徘徊,在一些情况下被全球新自由主义在大都市和第三世界的进攻所逆转。新自由主义,它自己也是被"自由化"和"自由放任"的金融市场和虚拟资本无根据的过度扩张所推动。
全球金融投机和真实经济之间日益增大的距离变成天文数字。巨大数量的过度积聚的纸做的财富已经构成了巨形的倒金字塔,站这个倒金字塔顶点上的是"真实的经济"。
虚拟资本的积聚不仅没有解决现存生产资本过度积累的危机,而且更加深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绵延很久的低速发展、长期的失业率,特别是在欧洲。
这个悲惨的全球化对少数寄生者来说变成天文数字般获取财富的源泉。金融全球化主要在没有价值的生产投机活动中,它表现为在"热钱"流动的形式下寻求快速利润,用另外的话说,是寄生性导致生产领域停滞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金融的全球化意味着虚拟形式的全球化。
资本的全球化趋势在国际关系和阶级关系上产生的最大的效果是这样之大,以至于在那些资本曾经被剥夺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国家内积累的矛盾开始加剧,并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开始向资本主义的回归。
最新情况表明,更为发达和工业化会使一个在社会主义建设下的国家易受伤害,因为在新的国际环境下,社会主义建设要面对全球资本的更加发展的最有活力的因素和社会组织的压力。做为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依据对全球经济的和对世界生产力的控制,要设置障碍和暗中破坏。没有那个国家经济,不管是同帝国主义连系着或是割断联系的,都不能忽视或避免或超越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四)全球化的金融资本的统治并不意味着它是不可征服的,远不是这样。自由放任的金融市场和巨额虚拟资本的国际流动导致资本矛盾的全球化。
全融全球化已经升到它的顶点,资本的一般与它固有的缺陷之间的矛盾,包括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都尖锐化了。全球金融的过度积累最后会导致整个实体走向崩溃。
墨西哥1994-1995危机和再现的群众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抵抗(墨西哥的造反、法国1995年的群众罢工,南朝鲜的工人斗争等),还仅仅是微弱的先兆。真正的国际金融地震发生于1997年亚洲的震荡。
亚洲的金融危机不是一个地区性的现象,不是资本主义突发的行为不端的产物,也不是一种暂时的脱离轨道。它特别表明了一种世界进程:即建立在下述基础上的紧张状态--通过数十年过度积累的虚拟资本去克服资本扩张的障碍,走向爆发,过度膨胀的全球金融结构开始瓦解。
那个在1997年扫荡亚洲的国际性的强有力的金融风暴表明,它一直在持续着戏剧性的发展:1998年8月对俄国的征服、LTCM(长期资本管理基金)的崩溃,它是依托华尔街的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还有1999年早期巴西的国家货币的崩溃。
特别是LTCM的例子表明,"所有泡沫之母"就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自身。美国,世界资本主义的中心,也是资本主义的危机的中心(发源)。
做为一个"扩张经济"的"模范",美国是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国家,它欠有最大的天文数字的公众、法人和消费者的债务,这些债务正是通过华尔街的的膨胀积累起来。
全球化已经创造了相互依赖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甚至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国家,能够逃避国际危机的漩涡。美国和世界上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他们的防御和具有的能力可以向国外"输出"危机,但他们却是全球金融体系的神经中心和资本生产过剩危机的神经中心,是"所有危机之母",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也是在数难逃。
在全球化中资本主义需要重构一种世界秩序
(五)从1997年以来,一连串在全球市场发生的金融"心脏病发作",预示着金融全球化不可能战胜世界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危机一直跟随人们,而现在它又到了危机的阶段。
对全球化最新阶段的资本主义来说,甚至最大的战略成果-苏联的解体-也没有使它长久地保持帝国主义的西方胜利的美梦,现在美梦已经变成了恶梦。最初苏联的崩溃给了世界资本主义以巨大的自信,对于进一步发展的金融投机是一个新的推力。期待从西方快速获利的动机也吸引着前苏联和东欧走向资本主义市场。十年过去了,形势是混乱的,俄国自己认为是"一个威胁吞噬西方的黑洞",因为声名狼藉的乔治.索罗斯已造成了这一状态。
战后资本主义的两个支柱,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的、特别是欧洲地缘政治秩序的雅尔塔协议,两者先是在1971年,而后是在1989-1991年崩溃了,随之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平衡也被打破了。
资本主义需要重构一种新的世界均势,没有这种新的均势,对一种社会制度的再生产来说是危险的。特别是它的最发达的形式-美国的资本主义,一直是把它内部的平衡建立在处于它的世界领导权之下的世界均势之上的。所有为了"新的世界秩序"的标榜,都表明,它是在一种扭曲的方式下表达了美国和世界资本对新的体系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