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泛滥的山寨文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4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寨文化泛滥是一件丢人的事

王冉


自从山寨手机粉墨登场以来,中国忽然刮起了一股山寨风。一时间,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汽车、山寨网站、山寨大学、山寨电影、山寨电视剧、山寨艺人,山寨春晚,直到山寨天安门、山寨白宫,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山寨比坏债来得还快,神州无处不山寨。不知道接下来是否还会出现山寨奥运、山寨故宫和山寨神七。(求求你们了来个山寨国足或者山寨足协主席吧没准真比正版的国足和正版足协主席好使!)

虽然沿着“存在即合理”的哲学思路我们应该承认有些山寨产品的确能给某些消费者来带来一定的价值,但是总体来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的裸露与讽刺。

我们至少应该意识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忽然莫名其妙地进入一个山寨时代,这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而是一件挺丢人的事。如果我们分不清真货和假货,我们至少应该分得清荣辱和好歹。

那些对山寨文化倍加推崇的人往往会祭出以下的观点:

1.       “一切有利于消费者的都是应该积极鼓励的。”

对不起,消费者可以是上帝,但消费者不应该是小偷,更不应该是强盗。消费者利益的满足不能以侵害知识产权持有人的利益为前提。一个无视知识产权价值和忽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最终将逐渐丧失自主创新的能力,最终利益受损的将是这个国家的消费者自己。

2.       “那些知识产权持有者获得了不公平的高额收益。”

这种“均贫富”的新平权主义思想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基础,近来在现实生活中又大有抬头之势。一个知识产权持有者应该获得多少收益,不应该由政府说了算,更不应该由社会舆论说了算,而只能由市场说了算。当然,那些获得了高额收益的知识产权持有者应该积极通过慈善的方式回馈社会,但那是另外一个命题。他们是否决定把大多数财产捐献出来并不影响他们因为自己的创造而合法获得高额收益的权利。

3.       “山寨产品本身也有创新。”

虽然不能说山寨产品一定完全没有技术创新,但是很多山寨产品的所谓“创新”其实仅仅是个噱头而已,并且其中很多都是为了迎合社会上的另外一些不那么上得了台面的陋习或者使得其它的侵权行为变得更加方便(譬如专门提供用来欺骗老婆的假背景声音的手机、专门提供盗用卫星信号的电视等等)。它们局部的、表面的创新并不能掩盖它们对于底层技术平台和基础创意的恶意侵权。

4.       “山寨厂商对正牌厂商产生的竞争对产业发展有好处”。

山寨产品虽然在表层功能上可以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但是它们经营的核心是低成本运营、偷税漏税和快进快出。山寨产品助长的是消费者对于品牌价值和生产者对于产品可依赖性(reliability)的忽视,是典型的用短期利益兑换长期利益的短视行为,对产业的长期发展弊大于利。

5.       “山寨厂商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之后也可以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一百个人里也许有一个能做到这样,但那需要超强的定力和自律性。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山寨厂商来说,他们的前途只有一个,就是被淘汰。真正的危险还不在于此。一个更令人焦虑的事他们有可能把原本走正道的正规军拖下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时候好人不得不做坏事(至少是灰色的事)。这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喜欢做坏事,而是因为在中国犯罪成本太低,如果别人做坏事都能一路畅通无需付出代价,这个时候自己要不做反而有可能被排挤出局。


让我们希望并且坚信今天四处泛滥的山寨文化将只是昙花一现的过眼云烟。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我们必须相信未来即将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的国家将充斥着以简单效仿、小偷小摸和强取豪夺为核心元素的山寨文明,那要么是我们喝大了误以为山寨文明也能引领世界,要么就是上帝他老人家不小心自己喝大了。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4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版本是对原创的戏说.也是对原创作认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文化可以不丢人

胡狼狼


王冉说“山寨文化”其实挺丢人的。我觉得换一种角度去看“山寨文化”其实并不丢人,什么事情搞不好当然很丢人,但是搞好了,不但不丢人而且很酷。就好比牛仔裤,如果你老想着自己是民工,要看齐所谓白领的西装革履,自卑让你觉得丢人,但是很多民工也穿皱巴巴的西服,另外,真要是民工,其实也不丢人,反而是贪官污吏很丢人,虽然他们自己觉得自己不丢人。所谓“山寨文化”也是这样,心态和立场问题。
王冉的文章让人看了不舒服,不舒服在哪?就是一种承认既定规则的那种自卑。这样的自卑的情况下,其实怎么做都是错的,就好比穿皱巴巴的西服。继续低水平的山寨做法,确实永远是土匪,但是去学“好的做法”也绝对没啥出路,你沿着200年前洗白的强盗(列强)们制定出的规则,估计还是会被抢。
正好今天的新闻说奥巴马的CHANGE.GOV网站采用共同创作的许可模式。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为了表达建立开放政府的意愿,推出了Change.gov,介绍过渡政府计划,倾听民意。 现在为了符合开放政府的价值观,Change.gov采用了创作共用-署名-3.0许可证。斯坦福法学院教授Lawrence Lessig赞扬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3.0 License. Content includes all materials posted by the Obama-Biden Transition project. Visitors to this website agree to grant a non-exclusive, irrevocable, royalty-free license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for their submissions to Change.gov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3.0 License.

其实,知识产权和创新的关系,以及过去形成的整套法律和工业界的游戏规则,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变化了。就是上面提到的斯坦福的法律教授Lawrence Lessig一直在推动所谓自由文化FREE CULTURE,在他写的同名的书http://socialbrain.org/freeculture/(这本书也是基于共同创作的版权声明,可以在网站下载)中,其实举了一些例子,让我们意识到,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正确的”规则其实应该去改变,否则极为荒谬。其中就包括了知识产权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并非我的这个BLOG能够讲清楚。我只想说,为什么一提到山寨,就认为是“偷”?如果技术进步,让一种全新的模式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我们应该是积极的面对这样的变化,而非去保护那种“保守势力”的利益。

金融风暴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变化,这不但是奥巴马的竞选口号,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号。所以,我不想去“驳斥”王冉的一些说法,我只是想告诉他,“你的观念太老了,而且我不喜欢你的口气。你像老奶奶一样在向一些年轻人传递一些错误的观点”。是的,我们要当好孩子,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难道不该有些新的空间么。我们要穿破了牛仔裤,把头发染成紫色,听听枪花的新专辑不是吗?

我想这篇BLOG不是谈论“山寨文化”,而是在谈论,知识产权也许应该在互联网时代需要改变。自由软件基金会的RICHARD STALLMAN其实也是持有类似的观点。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反思和创新运动中看到未来的方向,也许我们可以更好的去面对甚至发展“山寨文化”,它现在绝非完美,甚至谈不上正确。我们也许需要思考一下,规则是什么?我们需要哪些变化。我甚至认为奥巴马也许会推动改变98年底DMCA,所谓的千年数字版权法案。对于中国,我们并非鼓励盗版这么简单的去看问题,而是利用这种大趋势,结合中国制造业和内容产业的现状,去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则,不要总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山寨文化”对于制造业的升级,即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MTK能够因此获得手机领域的竞争优势,是市场的选择,也许事后我们反思我们需要的规则,但是既然存在了,不去面对,而是用更坏的规定去限制,那就走向反动了。

“山寨文化”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政治经济学话题,甚至有未来主义的色彩。我内心中对其的敬畏,实际上来自于一本讲帕萨卡民族解放军的灵魂人物-副司令的书。我们不能把剥削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受苦不是因为你不生在地主家里。对“山寨文化”的攻击,实际上仿佛让人回到万恶的旧社会,这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副司令”是很酷的,而不是一个山贼,你硬把别人说成贼,这不对。扯远了。在CHANGE成为全世界话题的时候,真难以想象以新传媒专家身份出现的王冉持有这么保守的观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行为是后现代的“农民起义”

竹之山


山寨这名字本身有江湖、草根、在野、戏仿、不服等诸多含义。
总之山寨就是用来造反的。
比如瓦岗寨、梁山泊。当初取名山寨到底是出于有心,还是无意,不清楚。
中国山寨风行,何尝是从今日才开始的?
归结起来,从最早的仿冒意大利名牌包,花花公子皮带,金利来领带,哪样不是山寨行为呢?
其实早年间中关村大大小小的攒机者都可以算山寨机——他们无非仿造的Compaq,IBM这些名牌啊!而且,中关村这名字,听起来就象个山寨,和瓦岗寨可以构成一个绝佳的对偶!
至于在互联网领域,山寨行为数都数不过来。现今的sohu当年不就是山寨的yahoo么,96年97年开始上网的网民一定记得,那时候的是sohu不叫SohU,而叫SOHOO,连尾巴都没藏起来。人家今天不一样修成正果么!瀛海威当年也想做AOL的山寨,只是后来功亏一篑。
山寨是一个早就存在的社会现象。
现在,只不过现在,山寨开始蔓延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从科技含量颇高的“直升飞机”、“水上飞机”,从各型号的名牌手机,手提电脑,到Ipod。
从百家讲坛到春节晚会。从电视剧到电影。
举凡社会生活,只要有正统的,都会有山寨。
其实山寨和正版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完全可以互相转换。
想Dell当年在大学宿舍里拼装电脑的时候,那第一台Dell电脑不就是山寨机么!
想微软的Bill Gates在自家车库里搞出第一个可以驱动电脑的程序的时候,难道不是山寨行为么!
还有,中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地市州县政府大楼,有模仿联合国总部的(山东栖霞),有模仿美国国会大厦的,有模仿天安门城楼的,难道不是山寨么!
到美国看看各式各样的带罗马柱的建筑,再到欧洲去看看比它更正宗更古老的同类型建筑,似乎,也有山寨之嫌。
这样说起来,我们山寨得还不够呢,我们迫切需要山寨,需要造反?
官逼民反这是一切造反的托词。
现在的山寨显然和官府逼迫无关,但和市场垄断地位有关。
如果一个行业被几家大企业垄断到密不透风,山寨横行其实就有点“替天行道”的味道了。
比如春节晚会,28年了,你可以说他是个品牌,但他也同时是个霸权啊!
搞个山寨版解构一下,调侃一下,刺激CCTV那帮子人心胸开阔些,包容度大一些,有何不可呢?再说,这种山寨行为是极大地丰富了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果这话高了点,至少可以说增加了网民的娱乐。
开车的伙计们,这会儿要是路边出现几个山寨的“中国右化”“中国神油”,油价肯定比现在低。何乐而不为!

山寨搞得好,其实最后就会招安。这谁都知道。
招安招安,招个鸟安!这话只有粗人黑旋风李逵才会说,其实,搞山寨版的这些主,哪个不是怀才不遇的主?他们打心眼儿里,就是为了招安当正牌,甚至当头牌。
要是资本够做正牌,他也必定不屑沦落到山寨。
要是收入足够高,我们也不会拥趸山寨。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若能招安,他何必自冒风险在山寨做草头王呢?

你瞧,微软攀上IBM后,DOS成了行业标准,就再不是几个哈佛辍学小子的胡闹了。
Dell的攒机,成了名牌,谁还敢说他是山寨!
sohu甚至到了NASDAQ。
Linux一出来的时候,难道不是山寨么!另外有一个叫做“红旗”的,本来不是山寨,最后沦落到在山寨也呆不下去。
小灵通作为山寨大哥大,曾经为老百姓节约了多少白花花的现银子。
中关村的山寨兼容机,为中国的电脑普及居功至伟。但是,今天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渐渐提高后,攒机器的人似乎少了,周围的人多数开始用上品牌机了。山寨机就少多了。
再看看汽车,八年前有个笑话,吉利遇到奔驰,幽幽地说,等我长大了,就是奔驰。
再看看比亚迪,那牌子,和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出产的BMW很像吧,刚出来的时候不也被当成山寨BMW?
所以,山寨不山寨,无所谓。人家弗雷德曼说了,世界是平的。山寨和正版,大家都应该有生存空间。
我倒是觉得山寨这种行为,不仅不应该讨伐,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鼓励,——这话似乎是有点“造反有理”的味道,其实不是那个意思。
一个学习能力强的民族才会出现山寨现象,一个创造能力被抑制的民族才会揭竿而起,搞什么山寨。
也只有一个收入和消费品价格不合理的民族,才会勇敢坚决地去消费山寨产品,比如——商品房消费不起,我就买山寨版的商品房——小产权房!
如果都是顺民,最后就乖乖地被大公司大企业宰割!乖乖地一生为电信公司,为房地产商为……做牛做马!
固然,山寨会造成混乱,山寨会破坏秩序,有点儿法制意识淡薄,缺乏版权意识。但是——只要山寨做的假而不劣,冒而不次,伪而乱真,何妨?当然劣质山寨要打击!
有山寨,生活更精彩!
哈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文化  新时代的草根

顾宣胜


山寨文化,一个崭新的名词,同时又是一个崭新的名称。山寨,顾名思义,野外的,原始的,不受外界干预的,保守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独立的,具有自身相对适应的,形成了一种有相对规模的人文区域。那么山寨文化就是这些区域内各种事物或者是活动,或者是意识流,或者是一规则的体现。
     然而,这个山寨文化,产生在今天这个具有高科技时代里,是否是让人们有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呢?事实是这种感觉确确实实存在的。人们怎么也想不通,什么山寨文化?搞不懂。其实,人们也用不着把她搞懂。问题是,这个山寨文化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形成的根据是什么?又是为什么?这些才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呢!
     中国这个山寨文化,最开始流传到人们眼前的,吹入人们耳朵的,还原自于手机。干吗人们要从手机做起呢。这其实很简单,手机作为一种人们之间的交流工具,语言工具,信息工具,媒体视频工具,她即是一种最常用的,也是最方便的,而且还具有相对高的科学技术性,至少可以用时尚二字来形容。在手机这个产品还不能够普及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时尚,虽然,近年来手机已经很普遍了,普及了。确实,也正是由于,普遍了,普及了,也才有了今天这个山寨文化产生的根源。理由:
    利益的驱使。在手机普及的情况下,但是由于手机这个产品工具的使用周期相对较短,从个人经济收入情况来考虑是这样。从流行赶时尚的方面来考虑的话,即个人收入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来考虑,那就是看到满意的手机就再换一只。很显然,这其实就是生产,销售,市场,消费者,于无形中自然就形成了。你想想:有钱人不在呼两三千元一只的手机,而没有钱的人就很在呼这两三千元钱。就在这有钱人和没有钱的人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供求的基本关系。当然,这里所讲的有钱和没有钱是相对而言的。不用说,曾经不是因为这个自然市场的存在,而可以不务正业,还要养家糊口的,大有人在么?  其实,在这个范围内正当经营的,合法的,比如二手手机店,维修店,个体代理商,那是正规的经营的。
   因为手机这个产品,随着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致使了二手手机大量存在,人们为什么不可以通过更新加工,这样不是就有了新的产品出来了吗? 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的思维逻辑也就自然融合市场的需要。利用一个时髦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克隆”,不过,克隆这个名称,名词是具有绝对高科技含量的。而这种手机的更新,相应来讲,还不完全具备这样的作用和意义。再者,这更新加工,也是社会不积极提倡的,所以,山寨这个词语就派上用处了。
   基础产业。在现代高科技社会里,不光是手机行业如此,其他行业同样如此,电视机 ,电脑,电冰箱等等产品不记其数。简单的讲就是凡是人们生活需要的,都可以通过这种山寨的方式生产出来。在物质生活上是这样,在精神生活上同样也这样,比如,人们总是喜欢去模仿谁,去恶搞谁,或者是,既然不能上大舞台,但人们却可以在街头马路上哈哈跳跃,手舞足蹈的权利。这就是山寨文化。山寨文化的产生根源。
    山寨文化背后的思考:
    人们知道山寨文化是人们之间的不具有社会广泛意识的,更不是社会主旋律的文化,甚至连亚文化也说不上。但是,人们还不能够去控制她,抑制她,毕竟,她在社会的基础层面上有她一定的合理性,适应性。原因在于,经济导致了文化的不相对平衡性的存在,使得人文精神因素形成了不相同的行为风范。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层次的差别。还有如地区的,自然条件的,历史因素的,社会结构体制的,同样造成了山寨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因为人们没有那么多的经济来源,所以,人们就只好去搞自己的,适合的产品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状态。很显然,这里已经形成了文化的发展有了这样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社会主旋律。一个是新时代下民间的文化,如山寨文化,街头文化。
    宽松的人文生存空间。只有在社会宽松的形势下,人们才有可能形成这种山寨文化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社会宽松的环境,山寨文化怎么可能?同时,也说明,社会基层的人们已经有了一种自我认知的心里因素,表明人们正在走向成熟,走向理性。
    因此,人们也应该看到,加强社会功能,提高人类福祉的责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是一种经济现象

有道理


对新事务的包容程度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很欣慰地在CCTV《我的今日之最》和《新闻联播》看到了对“山寨”现象的中性解读。虽然不太认同“非主流”,但也及其不希望社会像看待“非主流”那样看待“山寨”现象如何沦落至时髦。百度百科对“非主流”有句解释很经典:原本有活力的事务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到一种时尚了。
    “山寨”在中国早已有之,不仅仅局限于手机。那英刚刚出道时以“苏丙”的名字发行翻唱苏芮歌曲的专辑;苏-27国产化的产品叫歼-11;WPS之于OFFICE;华为之于思科;还有我们的和谐铁路等等,若不离开手机,早期的国产机走的都是一种类似山寨的路线,只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功地回避或者解决的法律的约束,发展的都还不错。“山寨”的形式早有,只不过在一个娱乐的年代,被人们嬉谑地加了个名字,似乎摇身一变成为一种文化,是文化就容易招致批评。
    我觉得“山寨”更是一种经济现象,恰恰说明了竞争多元性的合理性。当某种技术壁垒随着时间以及技术普及被突破后,垄断便千疮百孔不攻自破,价格自然回归合理,这种合理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大多数购买者其实知道山寨的东西不如正品东西质量可靠,价格优势极大提升了其性价比,吸引了受众,甚至不仅具有正品类似的外形,还有更多的附加功能,有时更会和时尚这些词汇联系起来,它的受众也并不局限于中低收入“草根”人群。但是,任何事物不会永远保持现状,“山寨”的两个极端是灭亡和发展。如果一味只追求利益,这个领域将来必定鱼龙混杂,演变成盗版、水货、翻新机等等卑劣手段,直至自取灭亡;在时下这样一个经济下滑的契机下,主流的大经济实体都承受着不小压力,山寨如果能保持不触及法律底线,适当的政策引导,突出其创新、学习、DIY的因素,将早期“来路不明”的资金投入到光明的领域,取自身之发展,谋自主之品牌,或许能洗净身上的污点,缔造一个成功的企业。
    暴雪和EA创始之初,游戏还并不风行如今天,两位斯坦福和哈佛的毕业生也只是在为早期的操作系统和任天堂游戏机设计今天看来简单可笑的游戏,那时的苹果也不过只有50个员工,然而今天,10个斯坦福学生也不敢轻言缔造这样的IT传奇。今天,芬兰诺基亚占领着全球4成的个人通讯产品市场份额,它发布的新产品好似服装发布会一样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价格自然也不菲,打破这样的垄断坚冰,常规的手段显然难以奏效。恰恰,“山寨”思路创造了一种合理合法的“学习”“临摹”的迂回突破的思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文化”是创新的杀手


田孝京




最近“山寨”文化上新闻联播的报道搞的大街小巷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山寨文化实现了普通百姓使用高档商品的梦想,是造福人民,普惠百姓的大好事,因而大加赞赏,极力拥护,进而号召全社会予以推广。
我向来不吝啬对自己痛恨的人物及其观点予以最凶恶的评价。毫不讳言的说,持上述山寨文化“造福论”观点的人除了懒惰庸俗,剩下的就是无知愚昧和鼠目寸光。何谓“山寨文化”?山寨文化就是“复制”文化,“模仿”文化,“盗版”文化和“偷窃”文化。中国有山寨文化的存在,就永远不会有创新动力。当然,“我不但骂你是王八蛋,我还要证明你是王八蛋”。
首先,“山寨”产品实际上就是盗版产品。以电子产品为例,AppleNANO一推出,市场上立即就有无数的山寨版“NANO”出现,比如魅族之流立即仿制,外观基本雷同,划动按钮设计又是基本巧合,除非仔细辨认,否则就会被人误解的认为是Apple。当然,与Apple不同的是音效奇差,质薄量轻,但由于价格出奇低廉,因此也大受市场追捧,居然还仿出了名气,成了市间名牌。尽管如此,他还是盗版,是无良的偷窃。
其次,山寨产品实际上就是原版产品的杀手。既然价格低廉,必然会对省吃俭用的老百姓有一定的吸引力。中国人都是爱面子的,明明知道山寨的质量比不上原版,明明知道山寨就是一个外观,就是一个噱头,但还是因为便宜,就去尝试。结果,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原版产品卖不出去,山寨产品充斥市场。让我不禁想起真假美猴王的片断。假若假美猴王挤掉了真美猴王,这么一个心术不正的猴子待在唐僧身边,试问老唐还能取经成功吗??
最后,山寨文化是创新的杀手。山寨泛滥最终的结果就是,无人愿意创新,无人愿意投入产品开发,最后,山寨无以寄生,最后受损的还是百姓。全社会“等、靠、要”,中国人变成了咀嚼民族,张开嘴巴等吃别人吃过的食物。假若仿制产品的利润要比创新产品的利润高,试问有哪个二百五还愿意创新??谁敢花巨资为盗版去创新??山寨文化就是创新的死敌,是杀手!上寨文化得到鼓励并盛行,代表着创新文化的萎靡,代表着社会正义的丧失,代表着对原创的愚弄和嘲笑,代表着社会寄生现象,是对国家创新政策的挑衅!长此以往,人将不人,国将不国!
拿微软来说,没错,人家是有垄断利润,但是人家是花了血本的。有本事你也去创新,你也获垄断利润。你没有创新,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投入。那么,你就躲到犄角旮旯里面偷偷摸摸搞个“山寨”就完了,何必还要跳出来,大喊大叫,大唱大跳,仿佛鬼上身一样,真无异于跳梁小丑!!
最后,我想说,我也是普通百姓,一介草民,我也不赞成垄断利润。但是,与垄断利润相比,我更加痛恨山寨文化,因为山寨文化阻碍创新,是创新文化的“致命杀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是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报复
老钉

代表中国最主流声音的电视新闻节目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一个令人既困惑又惊异的新闻调查报道——《山寨手机抢占低端市场 山寨现象引起关注》。
之所以说令人困惑,是因为这是一篇报道没有结论的报道,也就是说有调查无观点,通篇报道只说现象,不加评论。似乎有一种对社会现象听之任之,静观其变的态度。这在央视的《新闻联播》中出现是极为罕见的。
所以这也是令人惊异的。因为,《新闻联播》历来是只代表主流意见的,是主旋律性质的,它从来不隐讳观点,也从来不支持有争议的观点,从它这里出现的声音和文字几乎等同于红头文件。因此,这样一个没观点的调查报道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新闻联播的“性质”。这一点值得关注。
而说到底,山寨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中国文化历来把西方文明创造的物质成果当作可以随意加工利用的材料,为我所用,而不会付出任何代价的传统。所谓拿来主义(鲁迅语)。理直气壮,但是这仅限于物质成果,包括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历史资料等等,对西方的人文思想,精神产品和价值观却是极为挑剔,从来不会全盘接受,必须加以改造。
而西方人恰恰认为,他们的物质成果必须以金钱加以交换,而且付出必须是高额的,要让他们数倍数十倍的收回成本才满意。这就是所谓的知识产权。对于他们的精神成果,他们是不遗余力的要求你接受,认同他们的价值观,甚至可以牺牲一些经济利益,以换取你认同他们的价值观。
由此构成了东西方之间的尖锐对立。他要你出钱的你不出,还惟妙惟肖物美价廉的仿造。他白送给你的期望你接受的你不要,原封送回。你说西方人能不急吗?
而我们似乎没必要同情西方人。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无非是保护他们的巨额利益,而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保护是没有道德的,比如医药产品,那些大公司看着人们病情加重,而依旧以极高的价格出售药物,导致大批人在痛苦中死去。比如抗艾滋病的药物就极为昂贵导致数十万人在贫困和绝望中死去。所以这种规则是保护旧的经济秩序的规则,是有利于大公司赚钱的规则。
从这个意义上说,山寨是一种反扑。一种贫困人群的反扑。由于中国的崛起,中国文化的崛起,山寨就成了一种文化。仿造,而且是大大方方、另辟蹊径的仿造,带有一种嘲讽和戏谑,既用之,又骂之。既获得经济的利益,又宣泄积郁的情绪,何乐而不为之?
要之,中国人对所谓的发明创造并不在意,四大发明,没收一分钱的专利费,西方的山寨枪炮顺顺利利的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是多么的厚道,从来没有想到利用技术和经济手段遏制西方。因为,中国人对自己的价值和形象更加关注,宁肯牺牲利益也要保住形象和面子,这就是中国人。
现在,世界格局开始变化,经济危机让国际经济新秩序浮出水面。东西都没人买了!还保护哪门子知识产权啊?旧有的规则要变变了!山寨文化已经可以大大方方拿出来讨论了。这恐怕就是《新闻联播》那篇稀奇古怪的调查报道出炉的原因吧。
作为中国舆论的风向标,《新闻联播》的这篇报道意义非凡,尽管它很含糊,但是它说明,中国已经开始表达自己的观念了。不再那么考虑西方人的感受了。还有,就是《新闻联播》的转变,这个意义似乎更大一些。一些不确定的东西出现在这个节目来让大家思考讨论,这是很了不起的进步。
【CCTV《新闻联播》】“从2003年开始出现山寨手机到各种山寨产品,“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记者出镜:在我身后是北京木樨园手机批发市场,这里的几百个手机摊位上,都有一种非常便宜的手机山寨机,它的市场销售情况怎么样,一起去看一下。
  一些商户介绍,每天有上万人出入这个市场,不少人都是冲着山寨机来的。商户:这种便宜,拿出去唬人啊,不懂的外行的一看这就是真的。有检测吗,没有。
  据了解,专门经营山寨手机的市场已颇具规模。不过,山寨手机也不能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山寨机都标注有“超长待机、双卡双待、数百万像素摄像头”等高级配置,甚至还有诸如低音炮、单反镜头、游戏手柄等附加功能,但他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侵权。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和育东:山寨手机存在一段时间了,如果与其它手机的功能类似,它的外观设计相似的话,就构成了侵权。
  山寨机的名称实际上是大厂商送给拼装手机厂商的,如今“山寨相机”、“山寨电影”、“山寨明星”甚至“山寨版的春晚”等诸多带有模仿性质的“山寨现象”层出不穷,形成了独有的“山寨文化”。
  针对这种现象,中国青年报等就“山寨文化”在网上做了一个联合调查,网友们褒贬不一。结果三成左右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冒牌的文化,其核心就是剽窃。而五成以上的网友看好山寨文化,认为应该任其发展。
  还有学者认为,山寨文化、山寨产品大行其道,反映出公众追求时尚和低价的心理需求,但“山寨市场”在质量监控、消费者知情权等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进一步规范管理的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文化”是创新的杀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10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12-1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paishou: :paishou: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终盘点:“山寨”还能活多久?
阿祥
    (计世网专稿)汉语词汇的暗示性无与伦比,一个“山寨”,就把这个产业定性为非正统、非主流的性质,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山寨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为什么能把IT市场搅得烟火弥漫?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为“山寨机”争论不休,说好说坏都有理?
    提起“山寨”,就想起了《水浒》,想起了宋公明和他那帮子无法无天的兄弟姐妹们。如果说“山寨”和“山大王”有点儿瓜葛的话,那么,从梁山好汉们的身上,就能看清楚“山寨机”的本性,敢于反叛正统、敢于颠覆主流,其匪性与贼性是共通的,杀人放火、兄弟火拼,也是大同小异。
    这里,先丢下《水浒》,单说“山寨”。
什么人在骂山寨机”?
    “山寨机”取代了过去的“水货佬”、“黑手机”,迅速滚动成一股覆盖全国市场的产业暗流,因为它天生具有一种“匪性”。
    “山寨机”冲击的是品牌厂商,颠覆的是品牌市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是价格。对于中低端用户而言,相同的功能,价格便宜一半甚至更低。这是用户追求“山寨机”的普遍心理,也是“山寨机”可以快速成长的社会基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山寨机”生存的社会土壤如此丰厚,“山大王”再以新奇的功能和独特的外观作诱饵,焉能不叱咤风云、呼风唤雨?
    在热衷于“山寨机”的消费群眼里,“山大王”们最能准确把握时尚潮流,最能抢先注入流行元素。以低廉的价格,压迫品牌产品的高额利润;以出奇制胜的快速反应,为用户提供更多优惠。于是,IT市场上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混战。
    混战之后,最受伤的是品牌厂商。仅以山寨手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山寨手机产量至少有1.5亿部,几乎与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相当。如此庞大的出货量,对品牌市场造成的冲击波可想而知。品牌手机价格虽然下降15%-20%,但与山寨机相拼,依然没有价格优势。国内品牌手机的占有率下降20%多,几乎全部亏损,其中波导亏损5亿多元,夏新亏损高达6亿多元,有些手机厂商甚至退出了市场。据一家国产品牌手机厂商负责人透露,该品牌手机市场占有率已从10%下降到了2%-3%。品牌手机经销商们更是怨声载道。
    “山寨机”一上市,就得罪了品牌厂商们,自然要遭到品牌厂商的诋毁和谩骂。品牌厂商攻击“山寨机”,直指要害,拿税收做文章,以期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按照国家税收政策,手机要缴纳17%的增值税,按2007年山寨手机销量超过1.5亿部计算,仅增值税一项,国家就损失178.5亿。即使这般蛊惑,政府也拿“山寨”没办法。
逼上梁山?还是替天行道?
    与宋公明们聚义梁山相比,“山大王”们虽不是逼上梁山,但他们做“山寨机”则大有替天行道之风。
    潘九堂(《电子创新网》特邀顾问)先生说得好,“为什么被‘山寨机’伤害得最重的,是所谓的国产品牌,而不是外资品牌。因为说到底,曾经风光无限的国产手机,本质上也是‘山寨机’,只不过是披着‘品牌’和‘牌照’的外衣而已——他们没有像外资品牌一样形成真正的‘品牌、质量、技术和营销’等门槛,又没有今日‘山寨机’身上敢想敢拼的狼性,牌照特权让他们成为了‘扶不起的山寨机’”。
    真是一针见血。
    单看这一点,“山大王”们颇像水泊梁山的好汉们,“替天行道”,路见不平,拔刀相拼。
    早些年,由于手机产业利润丰厚,许多有实力的企业拿不到牌照,而有些企业靠牌照倒卖销售许可证,就能坐享其利,贴牌、外包更是一度成风。早该死的还在苟延残喘,产能过剩,库存严重,以致整个产业一度陷于恶性竞争的怪圈。
    国务院宣布取消手机核准制,这是政府管理手机市场的一次觉醒:市场竞争应当由企业自主选择。我国手机市场的行政管理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是一大进步,由“核准制”转向“退出制”,同样是一大进步。长达9年的“手机牌照”制度被取消以后,市场的力量强大了,“山寨机”疯狂了。
    至于手机以外的IT产品,更是你想做,又有能力做,政策上几乎没有限制。“山寨机”的利润高达50%左右,不是直接榨取用户,而是从减少环节而来,比如,专利、管理、渠道、售后以及广告等推广费用,统统免了。
    哪里有利可图,哪里就有“山寨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因此,“山大王”向笔记本电脑等IT领域全面扩张,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台湾威盛电子与微软结盟,笼络IC设计公司联阳、BIOS设计公司AMI、固态硬盘制造商SanDisk等15家厂商,在深圳公开成立“开放式超移动产业策略联盟”,与联发科共建山寨平台,公开打造山寨笔记本。
黑白两面看“山寨”
    不管怎么看,“山寨机”所造成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
    正面影响上面已经详述,值得肯定的有三点,即:对消费心理的准确把握;对市场变化的敏锐预测;对产业趋势的快速跟踪。
    再看负面影响:
    一是售后不保。“山寨机”没有售后,这是通行“法则”,有的虽然承诺“整机保修一年”,也是空头支票,没指望。有位朋友花了1200元大洋,购得一台山寨手笔记本电脑,刚用几次就成了“蓝色的死人”。经专业人士查明,该机的硬件几乎全是旧货,能用算你走运,不能用则是命中注定。
    二是欺诈营销。“山寨机”难登大雅之堂,营销各有各的路数,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有那些老实的经销商,会告诉消费者,明码山寨货,认货买货,愿买不买不骗你。有些奸商则就变着法子坑人了,比如,有的利用假明星做包装,拿假周杰伦和假刘德华做幌子,蒙蔽消费者。
    三是恶性竞争。“山寨机”先打破市场游戏规则,以低价围剿品牌机,形成规模以后,便开始自相残杀。随着大批“山大王”蜂拥而至,谁抄袭更快,谁出手更狠,谁就能占山为王。其结果,谁比谁更贼,谁比谁更匪,谁就能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有人说,“山寨”增强了国人的创新自信力,大大激发了国人的创新热情。此言似乎有点儿夸张,其实,“山寨”的创新是病态的,它本身只是抄袭和模仿的结果,既无独创性,也无连续性,因而不可能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更不可能对后来者形成门槛。也就是说,“山寨“的创新注定是短命的。
“山寨”的归宿在哪里?
    平民化是“山寨”的主要特征。非官方的产业导向,迅速做大一个产业,完全源于自发的民间力量。从本质上看,“山寨”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顺市场则昌,逆市场是亡。从竞争的角度看,“山寨”具有狼性,因而更具挑战性;从生存的角度看,“山寨”具有猴性,因而更具适应性。不仅IT产业应当从“山寨”汲取营养,而且其它中国制造产业也应当借鉴“山寨”的成功经验。
    杀人、放火、受招安——这是宋公明和他们的兄弟姐妹们的宿命。
    梁山好汉只杀贪官,不反朝廷,必然招致贪官阶层群起而攻之,结果为贪官们所利用,“山大王”之间血拼之后,两败俱伤。再看看眼下的“山寨”,正面临同样的命运。
    由于“山寨”先天的匪性和贼性难改,命运注定它不可能一统江山。据悉,三分之二的“山寨”企业已经倒闭或转行,那些依靠海外出口得以生存的“山寨”企业,在全球金融雪危机中雪上加霜,依靠外单活命的财路被冻结,生存处境日趋艰难。
    死的死,转的转,活下来的被招安。不过,活下来的,已经不是“山寨”,而是“山寨精神”。从特定意义说,“山寨精神”就是一种创新激情,也是市场经济的精髓——适者生存。
    未来,中国政府干预市场的现象将逐渐淡化,而中国企业竞争将更加自由,更加宽松。不过,也要看到,对于中国制造来说,面对气势汹汹结伙而来的境外群狼,压力更大,风险更大。因此,要在越来越开放的市场上,拼出自己的一片江山,“山寨精神”不可丢!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gzhao 的帖子

“山寨”是新时代寄生虫.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12-2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长不了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

马未都


“山寨”一词去年至今流行甚广,甚至今年上了两会,有代表提议案要灭了“山寨”,令山大王们不寒而栗。我查了一下词典,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与《古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些差异,现汉释:1.在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2.有寨子的山区村庄。古汉释:在山中构筑工事驻守的营寨。
    古今解释颇能说明当今社会的心态。今天“山寨”的含义遵从古义为多,“山寨”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显然有着极强的社会基础。“山寨”流行的前提一定是市场需求,绝无其它。任何行政命令和代表意愿都不能使“山寨”风行,反之亦然。
    仔细回想,我们今天许多正统行为早期都是山寨,山寨代表着一种自由空气,一种创造能力,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山寨有时会逼得正规军走投无路,自己先山寨一把。举两个例子:杨子荣假扮土匪胡彪,智取威虎山就是座山雕防不胜防的“山寨”;中国汽车工业一上马就瞄准美国Jeep车,212吉普全盘“山寨”Jeep牧马人,气死美国人不偿命,至少几十年来美国人拿山寨吉普车也没辙。
    但我们因此强大了,不“山寨”了,成了正规军,王牌军。凡事道理相同,只要褪去“山寨”不光彩的皮,任何人都不再愿意别人山寨,都会在两会拟议案,想方设法赶尽杀绝。每个想灭山寨的人,恐怕早期都有山寨的想法。
    我有权利说山寨,是因为我也没少被别人山寨,盗版,假冒,伪托,迷惑……不一而足。我的态度鲜明,只要不违反法律,欢迎“山寨”,并希望山寨做大,成为别人山寨的样版。

                                                                         2009.3.28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