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50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8]以坛为家I
|
M将军来自以色列,老头儿中等个儿,脑门微秃,大肚子,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微笑,让人想像不出是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以空军中将的军衔退役后,加入一家以色列私人企业来中国工作。很快就熟悉了环境,也熟悉了中国人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做项目时,不屈不挠地争取并等待一个个烦琐的审批程序;谈判中,耐心地周旋在中国人和不同国度的人中间。那家以色列公司与我们合作一个项目,正是因为有了他,项目几次从停滞中再度进行下去,最终成为行业内的一个标志。
M将军并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军人“特征”,说话举止很文雅,腆着大肚子走路也不快,但上身总是挺得笔直,有军人风范。但有了解他的人告诉我,将军经历了以色列建国后的多次战争,从一个普通飞行员,成为空军高层领导之一。
在工作中打交道,有时我们是对手,有时是合作伙伴。在任何时候,将军都总是能够理性地讨论问题,在谈判中化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打破一次又一次僵局。一起参与到项目的人中,有严谨固执缺乏变通的德国人、高傲却脑子简单的美国人、举止很绅士但内心阴险的英国人、热情而散漫的西班牙人、永远猜测不透的日本人、看不起大陆的香港人,他能拉着所有这些人在一起工作;中国大陆人中,有固执己见的技术专家、贪小便宜的干部、怕洋人的领导、崇洋的女翻译、义和团式的老同志,还有我这样的洋务专业人员,他与大家相处得都很好。
有两三次谈判桌上争吵很厉害,连续四十多个小时停不下来,吃饭都是送快餐到会议室,上厕所各人跑去跑回,真是紧张。一个人如果连续四十个小时不睡觉连续开会,脑子不可能保持集中精力。有的谈判方偷偷轮流出去睡觉,来个车轮大战。也有的人强打精神坐在那里,其实只是保持个仍然在场坚持的形象而已,连自己嘴里在说什么都不知道了。这样的谈判,往往是因双方上级共同确定了个必须完成的时间点,却又各自给了下属不能退让的底线,于是大家既不能退让,也不能停止谈判。这时候就是精神的较量,谁在最后一刻钟保持头脑清醒,最终协议文本中的文字就对谁较有利。将军在这样的时候总是象在战场上一样,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斗志。令人钦佩不已。
将军几乎不讲他的从军经历,大概是知道我们从小就受教育,学习并同情支持阿拉伯人民如何如何抗击以色列侵略者。只有一次,开会中间吃午饭时,一个中国同事情绪恍惚,将军关切地询问,得知他夫人到了预产期,但因工作分不开身也不能去医院陪。将军安慰这位同事说,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做父亲的都是这样,很正常。他记得自己夫人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紧张程度远远超过第一次驾飞机参加空战。随后又说,以后你习惯了就没事了。他自己的第N个孩子出生时,正赶上一次战争,消息传来时,他忙于指挥,听过就忘了,战争胜利后才发现家里多了个人。我们解释,现代中国人的第一次基本上也就是唯一的一次了,他深表同情。这是我仅有的一次听将军谈到战争。不谈战争,也许是久经战阵的人唯一的选择,“天凉好个秋”吧。
有一次赶上周末,将军夫人回国,我妻子出差自己也没什么地方可去,于是相约吃午饭聊天。他问了个问题,我实在是无法回答。将军很疑惑:中国和以色列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中国过去为什么长期痛骂以色列?尽管现在中以两国关系很友好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但为什么中国仍然支持阿拉伯国家?他认为按照中国执政党的立场看,这些国家的政府属于应该被推翻的那种,他们的社会制度落后于我们两国的社会主义,它们平时也不帮助中国而只会给中国添乱。这些事,我自己不明白,当然也没法给他解答。吃完川菜,他满意地捧着大肚子走出餐厅,那时候北京街头夏利出租车不多,我正费力地找,他却拦了辆面的,还招呼我上去。看着他费劲挤进小面的,我实在不好意思,要知道他平时经常坐奔驰的。他老兄到是一点也不在乎。
好些年不见M将军了,听说后来在美国干了几年,按照他的年纪,现在应该在家抱孙子,享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挺想念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