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22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注重我自己独立的思想
——近日读书笔记
王攀
一、过去已经失去,未来尚未探索——今天的学术界和思想界。学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活跃、混乱,思想从未像今天这样分歧、多元,书写从未像今天这样繁荣而无力,观念从未像今天这样纷杂而各奔东西。
二、社会上四民之首的士不复产生,思想上规范人伦的经典开始失范,演化成一个失去重心的时代,最终导致既存政治秩序的颠覆。
三、中国文明正是在古典儒家传统、社会主义新传统和西方自由法治传统之上,孕育着新的未来。面对这个光明的未来,依然需要全球的中国人以更大的耐心和更强的自信心,共同探寻中国的道路。
四、一个文明对于世界的意义,远非止于器物。譬如汉谟拉比法典在现代世界的影响更甚于金字塔。因为后者代表的是一个历史坐标,诉说着人类曾经拥有的辉煌;前者确实我们的先人迈下的足迹,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
五、在皇权制度下,从知识领域的科举到行政领域的胥吏无所不包,则民众只能在密集的权力网络交错的狭缝间求生存。这种制度环境所造就的,是一种小敏心态。其表现为两类:国民政治心理的幼稚化和社会心理的流氓化。前者是一种权利意识的缺失和清官文化的崇拜,后者是一种对社会规范的蔑视践踏的反制度心理。
六、别尔嘉耶夫对奴役人的“个体人格”的诸多因素有过精辟的见解,在谈到美感的诱惑与奴役时,他写道,宗教的唯美主义全副身心地关注宗教仪式,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由此进入麻醉状态;道德的唯美主义以人的美和美感代替人的具体生存和人的个体人格;哲学的唯美主义,则放弃追求真理,仅朝向审美者,仅注重人的某种激情状态,仅关心和谐与不和谐的建构;而政治的唯美主义则摈弃正义、自由,跟哲学的唯美主义一样,仅仅钟爱某种激情状态。
七、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与经济的改变。其中,“人心的改变”是关键。人心的危机解决不了,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建设也不会使中国崛起。
八、陈独秀说,“我只注重我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迁就任何人的意见。”陈反对国民党,自然不为其所容而身陷囹圄;国民党试图利用他,许以高官,被其断然拒绝;他批评斯大林主义,却对中共从来不出恶声,只是坦率地陈说自己的歧见。最后贫病交加,寂寞离去,为历史留下了千年一叹:“谤积丘山,志吞江海,下开百劫,世负斯人。”
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