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佛陀缄默不语——佛陀不予回答的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巴黎文原典中,多出都提到一位游方者名叫婆蹉种。一次,婆蹉种来到佛处
问道:“尊敬的乔达摩啊,神我是有的吗?”
佛陀缄口不答。
‘那么,可敬的乔达摩,神我是没有的吗?’
佛还是缄默不答。
在佛陀时代,类似于婆磋种这样的游方者不乏其人,他们在和别人讨论时,为了辩论而辩论。时常用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来同别人争辩。而佛陀对讨论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并不感兴趣,所以每当有人想佛陀题以上问题时,佛陀总是沉默不语。
佛陀说:“比丘,我所讲的法只有两件事:苦和苦之止息(涅槃)。人类充满了痛苦,我们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要除去痛苦,所以我解释这些法,因为它们有用处,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关系,可以令人厌离、去执、入灭、的宁静、深观和涅槃。因此我们结是这些法......”
佛陀时代,一位比丘名叫曼童子,有一天,他午后静坐时,忽然起来去到佛所,行过礼后在一旁坐下,就说:“世尊,我正独自静坐,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有十个问题你从来没有给我们明确的解释。每当人们向您问起这些问题时,您总是将之搁置一边,沉默不语。我不喜欢这种做法。世尊今天若跟我解释清楚这些问题,我将继续修梵行;如果是尊仍对这些问题提保持沉默,我便会失去信心,不再修梵行。如果世尊之到世间是永恒的,就请照这样给我解释。如果宇宙不是永恒的,又为什么?如果您对这些问题也不知道,就直接说:‘我不知道。’”。
佛陀说:“你这愚蠢的人啊!你当出家修行就是问了了解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吗?你跟随我修梵行时我答应过你将会回答这些问题吗?”
满童子回答说:“世尊,没有。”
佛陀说:“在你还没有得到如来的答案之前就已经死掉了。曼童子,假使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带他去寻医。加入当时那人说:我不愿把这毒箭拔出来,除非我知道是谁伤我的,他是刹帝利族还是婆罗门族?是高是矮?肤色是白是黑?他来自那一个城市?父母姓什么?用什么毒箭伤我的?弓箭是什么样的?箭是那种毛制的?.....曼童子,这个人在为弄清这些答案之前就早就死了。同样,如果有人说,我不要跟随世尊修梵行,除非他回答我,宇宙是否永恒等问题,此人还未得到如来的答案就已经死了。”
由与人生是短促的,如果某人整天围着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所困扰,穷追不舍,追根究原,这遍误入歧途,终将一无所获。
况且,由于语言的局限性,凡夫无法通过语言明了这些问题。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他带表我们所熟悉的事物与意念符号。他局限于时间、空间、和缘起法,语言不可能超越这些范围。
换句话说,人类只能在时间、空间和缘起法允许的范围内用语言表达一件事、一种境界。
在了知真理方面,语言便是显得无力,人类只能体证它,而不可能用语言描述它!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如同绞尽脑汁描绘涅槃的崇高境界一样,其结果正如《楞伽经》里所说的愚人执着文字语言,如大象陷泥潭,不能自拔。
佛陀是一位充满了慈悲与智慧的导师,世尊是为了要帮助问话人走上正觉的道路。他和人说法时,时刻不忘对方的水平、倾向、根器、性格、以及了解某一问题的能力。也许我们怀疑佛陀对于不予回答的那些问题是否真的了知,我们姑且先不做任何结论,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佛陀所知的法一定比他所说的法要多的多。
有一次,佛陀在犞欣赏弥(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一座尸舍婆林中经过时,他拾起了几片刚落的叶子放在手里,问他的弟子们道:“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我手中的几片叶子多呢?还是此间林中的叶子多?”
“世尊,你手中只有很少几片叶子,但此间尸舍婆林中的叶子却多的不可胜数。”
佛陀道:“同样,我所知的法如同尸舍婆林中的叶子,而我已经告诉你们的如同我手中的叶子,只有一点点,我所未说的法还有很多。而我为什么不为你们说那些法呢?因为他们没有用处,不能引导你们证的涅槃。这就是我没有说那些发的原因。”

签到天数: 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5-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paishou:

不错的文章,就是字太小,下次用大点的,视力不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知道了 下次注意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