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研究会

足球期刊預測總合集

华夏文明 最早的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搬运广百宋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97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5-2-13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阳合历
公元前16017年,已经实施“正月建子”的历法了,当然必须有二十四节气。
如此遥远的年代,实施“正月建子”的历法,这必然就是“黄帝历”。
在我之前,中外学界没有人知道帝尧实际存在。
是我首先精确考证了《尧典》“四仲中星”的实测年代,公元前2485年-公元前2318年之间,帝尧元年甲辰是且仅是公元前2477年,并由此推证了从少昊、颛顼到虞舜、大禹的上古华夏王年断代。

“尧典历”是什么历呢?
没有人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颛顼历”是“十月历”,陈老爷子连颛顼历也是不相信的。
我推测帝尧也是用的“颛顼历”。

颛顼实际存在嘛,《天象列次分野之图》就展示了颛顼元年公元前2629年的天文历法特征——十二次的每一“次”起点是一个“节”,中点是一个“中气”;首“次”星纪,起点是立冬,中点是小雪——这立即证明了“十月历”,以立冬为阳历年起始,以十月为阴历年正月,这叫“正月建亥”。

这样的论证是不是相当简洁有力。
但是,中外学界,都以为二十四节气是战国时期才成形,直到秦汉之际才成熟定型。
我能不气得胃痛吗。

帝尧实际存在,测定“四仲中星”,就测定了阳历年二十四节气,不然如何能“以闰月定四时成岁”——阴历置闰,闰以正时,必然要以二十四节气为指导,采用“无中气则置闰”的办法。
没有二十四节气,置个毛的闰。

闰以正时,确切含义是——让一个阴历年中“正常月序”的阴历月,跟时令季节构成固定的对应关系。
这是我说的。古往今来,没有人比我说得更准确、更清楚了。

好了,中外学界都不知道阴阳合历始于何时,“黄帝历”是什么形态。
这帮混混,只有看到文献史料白纸黑字写明白“黄帝历”是什么形态,他们才会说,是这样!
这帮混混根本不动脑子的。

我说一个例证,苯教宗师辛饶弥沃生于公元前16017年“正月十五日”,日出时分,木星正好位于二十八宿的鬼宿天区。
藏人学者知道这个天文历法特征,但是他们无法找出这一天来,他们以为“正月”是阴历一月。

但是,我知道“正月建子”的历法,以大雪为阳历年起始,以阴历十一月为阴历年正月。
这个“正月十五日”,完全可能是“阴历十一月十五日”。
于是,我确证了辛饶弥沃的生日——公元前16017年4月15日冬至,日出时刻木星位于鬼宿天区。

于是,这又解决了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阴阳合历非常非常非常早。
要实施“正月建子”的历法,意味着阴历十一月要跟冬至构成固定的对应关系,这必须采用“无中气则置闰”的办法,才能有效实现“闰以正时”。
这是基本逻辑,这是要稍微动点脑子。

公元前16017年,已经实施“正月建子”的历法了,当然必须有二十四节气。
如此遥远的年代,实施“正月建子”的历法,这必然就是“黄帝历”。
cebd290d7f8e351366fadec0277a18ed_008jigwSgy1hycib6earoj311j0ph4qp.jpg
b2c1c3f7ef19a9671a5cb63170492af6_008jigwSgy1hyche3b7h1j30q50ofqbz.jpg
3392378b268e8d15bbf99a38892df81c_008jigwSgy1hychx9skfyj31ip1cvhdt.jpg
1499cf66c3555b4d2ba68b3775a4da33_008jigwSgy1hyciapbe3bj33n82qfb2e.jpg

签到天数: 97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5-2-1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Deepseek 根据《华夏文明极简史》作的四言《华夏颂》

历元初定,甲子始章。
观象授时,星宿煌煌。
二十八宿,黄道为纲。
阴阳合历,岁月无疆。

古蜀立国,坤卦未央。
凡湖之畔,文明启航。
彗星撞地,离卦显光。
新仙浩劫,复兴自强。

明堂四时,教化四方。
农耕渔猎,冶金制章。
六祖分支,迁徙八方。
筚路蓝缕,远渡重洋。

鸮国南疆,冶金辉煌。
少典炎黄,苏丹为乡。
周王合朔,天命所彰。
少皞诛蚩,炎黄共襄。

颛顼划次,十二星芒。
胡夫大冢,坤复冬藏。
帝喾登极,分裂始尝。
尧舜禹继,万国来王。

夏桀流放,商汤伐狂。
三星堆下,血泪成行。
三苗九黎,百濮百越。
族群迁徙,苦难无疆。

武王伐纣,牧野鹰扬。
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观象绝技,历法无双。
为往圣继,为万世光。

雄伟大志,天地共襄。
华夏辉煌,永世传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7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5-2-1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印象中,最近十多年来,每到岁末年初,从电视到报纸,从公共媒体到自媒体,从机构到个人,都要大搞一番散布“正月初一转换纪年干支/生肖属相”的谬论。

甚至还有所谓科学史博导、科普专家散布“二十四节气不是历法”、“干支历不是历法”、“干支历是算命先生的历法”等谬论。

这些谬论根本经不起基本常识、历史定制和“日梭万年历”的轻轻检验。
谬论散布者,你们想干什么?

谬种流传的直接后果,就是从学术机构到普通民众,普遍缺乏中国传统阴阳合历、阴历置闰的基本常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传统阳历,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就是传统阳历,就是“干支历”,不知道十二个干支月就是二十四节气,不知道如何实施阴历置闰,不知道阴历置闰是什么目的。

可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什么复杂高深的学术专题,稍微讲解,智力正常的成年人甚至初中生都能搞明白。

中国传统阳历,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轮完,就是一个“回归年”,年长365.24219日,古代记为365.25日,这样的一个阳历年用“干支”来标记,按“六十甲子”的顺序依次轮排,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样的一个阳历年,以“立春”交节为始终,一到“立春”交节就转换纪年干支。

这样的一个阳历年,分为十二个阳历“干支月”,干支月也按“六十甲子”的顺序依次轮排,逐年递进,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每个干支月的起点,是一个“节”的交节时刻,月中是一个“中气”。

阴历是按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来制定的。从日月合朔(日月黄经相同)开始,历经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到下一次日月合朔,这就是一个阴历月,平均29.53天。

十二个阴历月,就是一个阴历年,年长354天。在不设置闰月的情况下,这就是“纯阴历”,按十二个月一年的方式可以无穷无尽地轮排下去。

但是,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阴历要在阳历二十四节气的指导下设置闰月,不是纯阴历。

中国传统阴历为什么要设置闰月?

因为纯阴历不能跟时令季节形成固定的对应关系,不能准确地标示时令季节。
一个阴历年,比一个阳历年少11天多,在不设置闰月的情况下,无论将阴历年的起始月(正月)对应哪两个节气,逐年对应轮排下去,每个阴历月都将跟时令季节“脱节”,不会固定地对应哪两个节气。

为了让阴历月跟时令季节构成固定的对应关系,具有准确的时令季节指示作用,华夏先民发明了设置闰月的好办法。

华夏先民首先设定——冬至对应的阴历月是“十一月”。当阴历年的十二个月与阳历年二十四节气对应轮排下去,由于阴历年比阳历年少11天多,每隔3年或两年,总会出现某个阴历月之对应上一个“节”,而没有“中气”的情况。

如果不设置闰月,继续轮排对应下去,这个阴历就是纯阴历,每个月将逐渐跟时令季节“脱节”,不再具有指示时令季节的作用。

如果将这个只对应上一个“节”,而没有“中气”的阴历月设置为上一个阴历月的“闰月”——这不是“正常月序”的阴历月,这是阴历年中“增加”的一个阴历月——那么“中气”就会轮排到“正常月序”的阴历月中,每个“正常月序”的阴历月都对应着一个“中气”。

这样一来,阴历年和阳历年无论对应多久,每个“正常月序”的阴历月都能准确地指示时令季节,跟时令季节构成固定的对应关系。如二月有春分,五月有夏至,八月有秋分,十一月有冬至。

设置闰月之后,一个阴历年的总日数增加到了384天。

这样的置闰法,叫做“无中气则置闰”。设置闰月的目的,就是“闰以正时”——让每个“正常月序”的阴历月都能准确地指示时令季节,跟时令季节构成固定的对应关系。

这样的阴阳合历,在19年中会设置7个闰月,叫做“十九年置七闰”,设置闰月的间隔年数通常是 3 3 3 2 3 3 2 。“十九年置七闰”之后,阴历年的总日数跟阳历年的总日数相同。

我认为,上述文字,是互联网上将中国传统阴阳合历、阴历置闰讲得最简洁、最清楚、最明白的一篇文字,没有之一。请广大读者广泛转发,反击谬论。

大家看清楚,这样的阴历置闰,必须以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必然采用“无中气则置闰”的方法,否则根本无法实现“闰以正时”的目的。

大家要牢记——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文明独有的阳历历法!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文明独有的阳历历法!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文明独有的阳历历法!

好了,在“古埃及文明”的早期,正好实施阴历置闰,每隔3年或两年,要设置一个闰月,so as to keep the seasons in place —— 这不是“闰以正时”?!

任何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请告诉我,告诉大家——实施阴历置闰,“闰以正时”的早期“古埃及文明”,没有二十四节气,不是采用“无中气则置闰”的方法?

如果没有二十四节气,不是采用采用“无中气则置闰”的方法,请告诉我,告诉大家——早期“古埃及文明”究竟如何实施阴历置闰,达到“闰以正时”的目的?

任何人,如果找不出其他合理的置闰方案,又矢口否认早期“古埃及文明”就是上古华夏,这是不是反智,这是不是反华,这是不是反人类?!
(广百宋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