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46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转贴)

作者:惟觉老和尚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一)
 
  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都希望自己的命运是无诸障碍、大富大贵的。而要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命运光明、富贵呢?就必须要确实了解因缘果报与命运的关系了。
  命运包括的范围非常的广泛,涵盖了生命、生存及生活三个层面。第一、生命,如果明白生命的真义,则生命是无穷尽的。第二、生存,要想获得生命的真义,就必须思惟如何生存?生存的目的是什么?第三、生活,我们从早到晚,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之中,所发生的种种行为,就是生活。而生活除了物质以外,还有精神上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每一个家庭、公司、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全世界的命。而命有好、有坏,这其中,与“运”有很大的关系。所谓“运”,就是运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始终不停地流转不息。而生存、生活、生命,就是如此周而复始,不停的运转,有时候好、有时候坏;个人是如此,家庭、社会、国家也是如此。
  现在科学、交通发达,整个世界时空的距离缩短,所谓“天涯若比邻”、“拔一毛而动全身”,所以,全世界的命运,与每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47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
  人与人之间的命运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体的。例如现在科技高度的发展,透过太空中的人造卫星,对全世界的情形即了若指掌。明白此一道理,除了爱护自己的生命,也同样要爱护他人的生命;自己的生活很安乐,也希望他人的生活很如意,能够如此,全世界就能和平、安乐。
  众生的命运是一体的。假使突然爆发战争,每个人心里都不安、担忧;众生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若希望全世界的命运光明、安乐,每个人就要先从自己做起,从这一念心做起;心就是因,有因即有果,因缘果报与命运有着很大的关联。
  因缘果报,是由这一念心所感召;这念心,起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因,这个因将来就会形成一种果报。假使这念心起了善念,将来善业成熟,一定获得善报;假使这念心起了恶念,将来恶业现前,就要承受恶报。念头虽然微细,但影响却很大,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这念心不能妄动。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47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三)
  古德云,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不仅心中要向往善法,还要如理思惟,然后付诸实行,采取行动,若能将善法确实成就,将来就形成一种善业、善报。 然而同样具备善念、善行,但是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缘”。有因,还要有缘;缘是外在的缘,佛法言“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想要证道、成佛、普度众生,先要与众生结善缘,不能结恶缘,一旦结了恶缘,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别人都会讨厌。
  善缘的范围很广泛,例如以慈悲心、平等心、恭敬心,处处为人着想;对父母尽孝、对师长尊敬、对朋友节义,对一切众生慈悲为怀。《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故知,大悲心是成佛的根本。
  以慈悲心关照社会、关照一切众生,就是一种善缘;善缘成就了,就有福德,就能够成就世间、出世间的善业。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48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四)
  以慈悲心、平等心、恭敬心关照一切众生,众生就会欢喜;佛经云,并不是烧一支香拜佛,佛菩萨就会欢喜,就能得到佛菩萨的护持;而是“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以慈悲心、平等心修布施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欢喜,诸佛自然就欢喜,这即是一种善缘;具足诸多善因、善缘,事业、道业才能够成就。
  以同样的智慧、体力、经济环境,做同样的事情,为什么甲能够成就,乙却无法成就?因为甲在过去生中种了善因、善缘,所以经常会遇到善人相助,不会遇到恶人障碍,这就是善缘。如果没有结善缘,纵使有智慧、财力、有奋斗的意志,可是因缘不具足,遇人不淑,事情便不容易成就,这就是过去生的福报不够。而过去生的福报,是由广修善法、广结善缘而来的。
   过去生的福报不够,现在就要努力广结善缘、广积福德资粮,如此便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重新开创出一番天地。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48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五)
  佛法浩瀚无边,无所不包。如释迦牟尼佛,有时讲医学,有时讲生理学、心理学或天文学,讲过去、现在、未来…等,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佛为什么有这么深广的智慧?因为佛知因识果,生生世世都在修行,都在广修善法、广结善缘。具足善因,善缘,作什么事情,都能成就。
  古德云,山中无衲子,人间无宰相。这就是因果的道理。前世有福德,今世只要继续努力,就能遇到好的因缘;假使前世没有福德,今世亦未种善因,反而用种种不正当的方法,巧取豪夺,不择手段,既使得到富贵,也会失去。
  《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缘果报之理,是真实不虚的。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49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六)
  任何人都离不开因缘果报的法则。
  修行者希望成道,须要因缘具足;发心成佛的心愿,是因;还须要外缘具足,要亲近大善知识,经过明师指导,知见、修行的方法都很正确,又很精进,才不会走错路、走远路,这是一种缘;另外,还需要很平静、清净的地方;衣、食、住、行等等,都要有善信发心、护持。种种的因缘具足了,再修行、打坐,就能够开悟、证到三昧。故知,修行证果,亦离不开因缘和合的法则。
  社会上,有很多人想修行、成道,但是方向走错了,想生天,不但升不了天,反而下地狱;不但成不了佛,反而成了魔道众生。这是什么原因?就是不知道因缘的道理。
  所以,想要事业、学业、道业成就,在平时就要努力,要结种种善缘,千万不能结恶缘,否则任何事情都不易成就。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49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七)
  因缘有善、有恶。贪、嗔、痴三毒,是恶因;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善因。希望成就世、出世法之善法功德,应时时观照自己是否起三毒烦恼:
  一、贪心,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贪利,贪心一起,就是恶。
  二、嗔心,遇到一点不如意,就发脾气,引发很多烦恼,就是嗔心。
  三、痴心,就是不明白人生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不了解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就如儒家也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佛法上讲痴,不是像世间上所认为的,没有读书、没有大学、硕士学位,叫做痴;佛法认为,既使是得到博士学位,但见解不正确,不知道人生有三世因果,不知道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也不知道中国的文化、伦理、道德,只求现实、求利害,完全只为自己着想,不择手段扩张自己的名利、权势,这样才是痴。假使有这些痴心,家庭一定不和乐,社会也不平静。
  能将贪、嗔、痴三毒的恶因,转为戒、定、慧之善因,于世、出世间,方得安乐、无碍。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0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八)
  以前有一位博士到灵泉寺,说:“师父,佛法实在很好,但是希望师父以后弘扬佛法的时候,不要谈因果的事情,讲因果的道理,好像很俗气。”
  这就是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我们这个世界,因果就是一种定律、一种法则;因果也不是形而上的学问。譬如,早晨到公园运动,虽然彼此都不认识,但是你看到人,就向他微笑,对方马上就会跟你点点头;你微笑是因,他向你点头是果,这即是因果的道理。
  现在努力是善因,将来的成果一定是善报,所以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因果之法则。修行也是如此;修行,现在精进用功就是因,不但白天要精进,上半夜、中半夜、后半夜,亦不断地精进用功,则道业一定会成就。就如古德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就是因缘果报的道理。
  不但佛法讲因果之理,儒家也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藉外面的境界来磨炼自己,先从因上着手,有因,一定有果报。
  世间,没有一件事情是侥幸得来的,完全要靠自己努力。佛法讲因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1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九)
  因为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就能尊重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尊重过去的祖先流血流汗遗留下来的种种财富;有这种尊重心,就知道要报恩。
  例如,台湾现在很安定,即是过去的努力。过去政府初到台湾,生活非常困苦,便提倡克难运动,上下一心,默默的耕耘,终于经济复苏、发展。经济发展后,年青人就不知道过去先贤,受多少辛苦!所以不知道珍惜、爱惜目前安乐的福报;有人不但不感激,反而还说过去不好,假使没有过去,怎会有现在的台湾?每个人都应该尊重过去纯美的道德及良好的制度。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知恩、感恩、报恩,社会一定愈来愈富乐、光明。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1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
  人生有三世因果。所以有的人修行,希望完全放在未来,为了要生净土、生天堂,现在才努力做善事;如果没有未来,现在就不会努力。佛法当中,除了生天堂、生净土之外,还要更进一步知道天堂、净土在哪里?
  天堂、净土就在我们的心中,心清净,就是净土;心中时时刻刻都充满光明,就是天堂。白天修六波罗蜜,精进不断,晚上作梦,就梦到七宝宫殿,梦到佛菩萨摩顶受记,即一般人所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切法不离这一念心。白天对某件事物不断思惟,晚上就会作梦;如果作恶梦,第二天早晨,就会烦恼、忧愁不安;如果作好梦,第二天精神就很欢喜、愉快。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修行,第一步不要作恶梦,这就必须不起恶念。第二步,要作好梦,必须起善念、修善法。第三步,最高的境界——不作梦,以不生灭心为因,不生灭心为果,这念心不着两边,即能达到所谓“圣人无梦”的境界。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2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一)
  智慧高的人,深明佛法是真理,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不生执着。所谓不执着,就是心不生挂碍,不将一切事物当作是真实的,否则即会心生挂碍、烦恼,念念不忘,因而造业。
  要以不生不灭心为因,不执着过去、现在、未来,当下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将来就成就无上菩提佛果;世间有世间的因果,出世间也有出世间的因果,诸法皆以这一念心为根本,人人皆可成佛。
  佛经中有一则记载:有一位白净比丘尼(女众出家受具足戒者,称为比丘尼,男众称为比丘)。出生时,身上即裹覆一张白净的毯子。这即是白净比丘尼过去世中,至诚供养如来所感召的殊胜果报。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2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二)
  白净比丘尼出生时,即裹覆一张雪白、净洁的毯子。长大之后,身相端严,她的母亲便准备为她选择一位夫婿;但是白净比丘尼宿世有善根,不愿结婚,希望出家修行。母亲见其心愿坚定,便成全了她出家修行的请求。
  白净比丘尼出家之后,那张雪白净洁的毯子就化成了袈裟。释迦牟尼佛指示白净比丘尼向大爱道比丘尼学习,没多久就证悟罗汉果的境界。此时,阿难就问释尊,白净比丘尼为什么有这么殊胜的福德?佛就告诉阿难,白净比丘尼有其前世的善因:在过去毗婆尸佛住世时,白净比丘尼的前生,名为谭依伽,她非常的贫穷,家徒四壁,甚至连衣服都没得穿,惟一的财产只有一张毯子。谭依伽夫妇平日靠乞食维生,因为仅有一张毯子,所以只能轮流披覆这张毯子裹覆身体外出乞食。
  两夫妻就是过着这么贫苦的生活。
  一天,有位比丘至谭依伽的住处化缘。此时的谭依伽非常贫穷,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供养;比丘就告诉谭依伽:今生的穷困,是因为过去世没有布施、供养,所以现在更要发大心,想办法布施,方可不再贫穷困苦。
  谭依伽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供养比丘,种无上福田。想来想去,身上只有一张赖以维生的毯子,但是这张毯子如果布施了,两夫妻就无法外出乞食,届时,连生命都很难维持。既使如此,她还是不愿放弃这么难得的机会。与丈夫商量后,两人便决定既使牺牲生命,也要修福报,才不至于生生世世皆无法解脱贫穷、烦恼。于是,就很虔诚恭敬地将毯子供养比丘。
  比丘受供回去时,毗婆尸佛正在为皇帝、文武百官等王公贵族开示说法,比丘就将这张毯子转供养毗婆尸佛,佛很欢喜地接受了供养。
  当时,与会听法的王公贵族,见到毗婆尸佛接受又脏又臭的毯子,都觉得很纳闷,心想:如此臭秽的毯子,一般人也不愿接受,尊贵的佛陀怎么会接受呢?
  毗婆尸佛知道大众心里的疑问,便言:这张毯子的施主,以至诚恭敬心布施,是无上、清净的大布施,功德实不可思议!毗婆尸佛说明之后,大众议论纷纷,都希望看看是什么人,可以将生命、财产全都布施?
   于是,毗婆尸佛就派弟子,请谭依伽夫妇前来道场;王公贵族们十分赞叹他们在如此穷困的环境中,竟可发这么大的心愿!便将身上的金银财宝,与谭依伽夫妇结缘,谭依伽夫妇当下即转贫为富。此诚如佛法所云:“舍一得万报”。
  接着,毗婆尸佛向大众开示布施的道理,夫妇两人闻法而生大欢喜心,深感佛法之殊胜难得,便发心生生世世皆愿恭敬供养三宝。乘此布施供养功德,所以谭依伽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生而感获净洁白毯覆身的果报,并出家修行,得证罗汉果。
  此即白净比丘尼布施获福的例证。可知佛法所云:种善因、得善果,因缘果报之理真实不虚。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3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三)  
  布施,就是修善法,以至诚恭敬心布施,即是无上功德。佛法云:修布施行,若能具足两种心愿,功德即不可思议:
  第一、 至诚心布施。如谭依伽夫妇,以至诚恳切之心布施供养,虽然所布施之物微不足道,将来的果报却是殊胜无比。
  第二、无相布施。所谓无相,即是“三轮体空”。布施之物、布施之人及受施者,称为三轮。了知三轮皆是缘起、性空,就是无相布施。
  有些人错解无相布施之义,以为作功德、修福报之后,不留名作记,才是最殊胜的无相布施。这种想法,亦是一种执着,无相也会变成有相。所以古人云:“有心为善,其善不赏;无心为恶,其恶不罚”。有心、有相,即有执着。
  是故,修布施行,若能具足此两种心愿:至诚恭敬心、无相布施心,即是无上殊胜之布施,必定感获无上殊胜之善果。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4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四)
  古人云:“有心为善,其善不赏;无心为恶,其恶不罚”。因为有心、有相,即有执着。
  “有心为善,其善不赏。”是指做善事时,并非真正以慈悲心为社会大众做事,而是有预谋,动机不纯正,希望从中获取利益,完全是为了自己。如此,虽然做了善事,也没有功德可言。
  “无心为恶,其恶不罚。”虽然是做了一件坏事情,但是并不知道这是坏事,没有预谋,没有作恶的心念,这就不算过失,无须因此而受罚。
  例如,“二十四孝”中,有一位孝子丁兰,丁兰对母亲很孝顺,母亲往生后,为了感念母亲生养之恩,便用木头刻了一尊母亲的雕像,日日供养。有一次离家做生意时,就交待妻子,每天要上香、供饭、供水,以表孝心。但是他的妻子非但不供养,不知孝敬,反而以针戳刺木像。说也奇怪,丁兰返家后,礼拜母亲木像时,却看到木像身上都是血。质问之下,才知道妻子每天以针戳刺母亲的雕像。
  丁兰知道妻子每天以针戳刺母亲的木像后,认为妻子实在太忤逆不孝,就写了一纸休书,不愿再同她作夫妻。有时邻居会向丁兰借钱,丁兰都会先到母亲的木像前祷告,如果母像面露微笑,就借钱给他;母像不笑,就不借钱给他。有一天,一位邻居借贷不成,知道是木像的缘故,便怀恨在心,趁丁兰外出时,就用斧头将木像劈成两半。
  由于丁兰始终将木像当作母亲生前般侍奉,发现木像被邻居劈毁,就好像是有杀母之仇一样,气愤之下,就将劈毁母亲木像的人杀死了。丁兰因为杀人,被判处了死罪;后来,皇帝知道了这件事,认为丁兰是位难得的孝子,便赐他无罪开释了。
  丁兰的故事,即是“无心为恶,其恶不罚。”的例子。
  因缘果报,是由起心动念所感召的。
  行善布施,也必须要因缘和合才能成就。布施时,无心的功德最大;行善而不执着于善,完全是基于慈悲心、平等心、恭敬心去行善,没有任何心机,因此所产生的果报也最大。无心是入了平等法界,是在实相当中,实相是没有边际的;所以在实相当中行善,善报也是广大无边际的。
  除此之外,至诚心也很重要;虽然达不到无心的境界,但是对于任何事,皆以至诚心去做,当仁不让;若以此至诚心行善,善报也是广大无边。不论是佛法或是世间法,都离不开因缘果报的道理。希望善报广大无边,即须在日常生活上修一切善法。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4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五)   
      无论是佛法,或是世间法,皆离不开因缘果报之理。
  现在种善因,将来能够得善果。例如富贵之后,若失去了正确、朴实的人生方向,富贵就不能永久。相反的,若拥有权势富贵,能本着慈悲心、无我心,来爱护人民、保护社会,广修一切善法,当下就是菩萨化身,权势富贵便能持久,前途也会越来越光明。
  历史即是一部因果史,朝代的兴衰存亡,皆有其前因后果。就如台湾在艰困的时候,大众皆能刻苦奋斗、修善积福,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经济渐渐复苏,社会平静安宁,这就是“多难兴邦”之理,也是种善因、得善果的因缘果报之理。
  以上所言,是属于世间因果的道理;进一步,还要提升了知出世间因果的道理。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5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六)
  世间是无常的。物质世界,有生必有灭,有成必有坏,凡是有形相的事物,乃至于人的生命,到最后终究会毁坏。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从世间上的因缘果报,提升到出世间的因缘果报。所谓出世间,不是离开我们这个世间,去寻找另一个极乐世界;而是在当下的生命去提升。
  提升自己有两种方法,一是渐修,一是顿悟。所谓“渐修”,即是修戒、修定、修慧。从凡夫位渐次提升到贤位,进而从贤位提升到圣位。“顿悟”,即是契悟当下不生不灭的这念心,如一般人所云:“人老心不老”。读幼稚园、小学的时候,能够知道是非善恶;读中学、大学,乃至七、八十岁时,也能够知道是非善恶。故知人会老化,但是这念心是不分老少的。能够契悟此理,生命便无止尽。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6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七)
  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但是因为这念心的作用染净不同,故有众生心、畜生心、圣心等差别。
  心念有善有恶、有是有非,善恶、是非夹杂其中,就称为“众生心”。
  众生心的下一层即“畜生心”;畜生心充满了贪心、嗔心、痴心,时时刻刻都是为自己着想,这念心堕入三涂恶道,即一般人所讲的“兽性”。
  若能经常保持这念心觉照不失,时时观照、检讨反省,恒持善念、定力、慈悲,渐渐杂念减少,心光现前,这念心就具有灵感;若能进一步保持无念,持续不断地在这念心上用功,动、静皆如此,就可由众生心提升为圣心。
  高峰妙祖师云:修行,一是动、一是静;在静中,一念不生,不想过去、现在、未来,当下这念心了了分明,就像一潭止水、一面镜子般;动的时候,广修一切善法,并且不生执着。如此就可由众生心渐渐升华为圣人的心。即所谓:“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此为修行的要领。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6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八) 
  圣贤中,有证悟深浅的差别;如罗汉有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菩萨有三贤、十地。此皆是因为这念心染、净之差别,而有位阶上的不同,所以《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出世间的因果。
  此外,人类、动物、植物等,也都离不开世间因缘果报的法则。例如,埔里的气候、土质、空气等自然环境的条件很好,不仅适合人们居住,所生产的水果也又香又甜,这就是因为有好的助缘。如果将同样品种的果树,移植到气候不佳、土质贫瘠的地方,所生产的水果则会又酸又涩。这就说明了“缘”的重要性,“因”虽然不变,若“缘”有所改变,结果便不尽相同。是故佛法云:诸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
  希望生活富足、安定,甚至超凡入圣、成佛作祖,就要明白世间、出世间因缘果报的道理,并且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如此,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便能提升,生命也就无有穷尽。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7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九)
  佛法云:诸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因”虽然不变,若“缘”有所改变,结果便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社会不安定,就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虽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当中也产生了一些后遗症。例如,有一位居士,将孩子送到美国念小学;一、二年后,对于父母的话竟然充耳不闻,母亲一气之下,打了孩子一耳光;没想到,这个小孩竟跑到警察局去告母亲一状,结果,小孩的母亲就被警察抓去关了三天。
  这个例证说明了外缘的重要性;因为东、西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产生的果报即不相同。
  禅宗祖师言,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很重要;要结交良善的朋友,并且亲近大善知识;如人行于雾露之中,衣虽未湿而有所润泽;虽然在道德、学问上,无法等同于大善知识,最低限度,也能给予自己好的榜样与启发。同样地,儒家亦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因缘和合的道理。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0-6 14:57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
  一般人讲:信不信佛没有关系,也不一定要吃素,“酒肉穿肠过,佛在当中坐”,只要心善就好了;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观念。其中所谓的善是以什么为标准?譬如,台湾认为是善,其他国家不一定认为是善;你认为是善,他人并不一定认为是善。
  中国有句俗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认为孝顺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外国就不一定认同这种思想。例如,父亲和儿子到餐馆吃饭,各人付各人的帐,外国人认为这是一件很平常事情;但在中国人看来,就会认为儿子不知道知恩、报恩,不知道尽孝,不孝的名声马上就传扬到左邻右舍。所以,同样是一件事情,由于每个人善与恶的观念不一样,产生的思想就不尽相同。
  佛法讲善,就有许多不同的层次,有世间善、出世间善、中道第一义善,这当中的因缘果报都不一样。所以,希望提升自己、增长智慧,就必须深明因缘和合的道理,并且亲近佛法,亲近善知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