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hao 发表于 2008-12-5 07:36

曲解的孔子语录

读书笔记:扑朔迷离话孔子(下)徐 俊衷心感谢“中华杂文圈”、“鑫淼之城圈”、新浪博客编辑厚爱鄙人拙作以《孔子的哪些经典语录被后人曲解》为题荣登新浪博客首页“圈子”栏、草根名博首页“第一阅读”栏摘要:1、孔子的先祖是谁?2、孔子为什么会成为儒家?3、孔母为何不愿说出丈夫的墓葬处?4、《论语》里,孔子为何忌谈女人?5、孔子执意要到叛臣手下做官究竟为何?6、孔子为何去见风骚的卫君夫人南子?7、齐国名臣晏婴为何反感孔子?8、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处处碰壁?9、什么原因使孔子失去了在楚国从政的机会?10、孔子的哪些经典语录被后世曲解?7、齐国名臣晏婴为何反感孔子?孔子30岁那年,齐景公由著名大臣晏婴陪同访问鲁国。国事完毕,约见孔子,询问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之所以能称霸诸侯的原因,孔子的回答让齐景公非常欣赏。孔子说:“秦,国虽小,其志大;地虽僻,行中正。身举五毂(指用五只羊皮换来贤士百里奚),爵之大夫,起缧绁(拘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齐在春秋晚期是一个大国、富国,晏婴是齐国的名臣,其智慧和辞令闻名天下,齐景公是一位已主政26年的资深国君。一个30岁的青年学者,能够得到大国国君的约见和器重,足见已崭露头角。这次对答,齐景公对这位后起之秀青睐有加。
孔子35岁那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流亡齐国,上卿大夫执掌国政,甚而僭用周天子的礼乐规模“八佾”,孔子非常气愤,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极度的愤慨,又无处诉说,孔子只得离开这个礼崩乐坏的国家。齐国是鲁国的近邻,加之与齐景公曾有知遇之缘,更重要的是当时齐国保存着完美的古代礼乐,正好借此学习礼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齐景公得知孔子在齐国,便马上安排接见,并给予国宾礼遇。后来,齐景公两次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政在节财”,齐景公大为悦服,给孔子以鲁国上卿季氏与下卿孟氏之间的待遇,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论语·微子)。齐景公还打算把尼溪这个地方封给孔子,进一步加以重用。
就在这春风得意之时,孔子想不到自己心仪已久的前辈晏婴带头反对。晏婴指责儒者“不可轨法”、“倨傲自顺”、“破产厚葬”、“游说乞贷”;其繁文缛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因而决不是导治百姓的好办法。
大臣们纷纷反对,晏婴的话足可以左右国君,最后,齐景公只好下了委婉的逐客令:“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只得匆匆打点行装,黯然而返。
笔者认为,孔子遭到以晏婴为首的齐国大臣的一致反对,其原因有三——
首先,孔子的治国策略确实触犯了大臣们的利益,当时各诸侯国的形势基本是“政出大夫”、“陪臣执国命”,若果真按照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话,必然会损害一些大臣的既得利益,也无疑敲响了“政出大夫”、“陪臣执国命”的警钟。
其次,孔子来齐国后,也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不是首先拜见齐相晏婴,而是投在齐国另一位大夫高昭子的门下做了家臣,落下了“待人倨傲不恭”的口实。
更重要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确实有纰漏。虽然他的“仁”“礼”主张本没有错,但那套礼仪太过繁琐,正如晏婴所说,一般人即使穷尽一生的精力恐怕也学不会,不太实用。例如要人们为父母“守三年之丧”,丧期之内,什么事情都不能干,那不就是“活人被死人压死”,这也在实际中行不通。对此,司马迁也持同感。
8、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处处碰壁?9、什么原因使孔子失去了在楚国从政的机会?周游列国是孔子在路过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的一次重要的人生之旅。
孔子50岁那年,季氏家臣阳虎发动了一场未遂的政变,被迫流亡,鲁国结束了“陪臣执国命”的混乱局面。季桓子重新执掌鲁国国政,第二年,季氏通过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由于政绩斐然,后升为大司寇,并行摄相事(代理宰相)。四年仕鲁,孔子大行改革,大兴教化,民风敦厚,百姓安居乐业,但在“隳三都”的政治改革中,触犯了季氏三桓的利益,被迫辞职,终于踏上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旅。
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厄运,主要的有——
在去陈国的途中,经过匡邑,被人误认是阳虎,被匡人拘禁,混乱中,随行的许多学生被冲散,以后陆续回来。
在途经宋国时,许是来到了父母之邦,孔子站在一棵浓荫匝地的古树下,不禁发“思古”之幽情,当年先祖微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宋,弗父何礼让诸侯之位,孔父嘉为大司马,现在“树犹如此”,“物是人非”了。孔子就在树下与弟子们演习起礼乐来,弦歌之声闻于四野。事情传到了宋大司马桓魋耳中,因孔子曾经讥刺过此人,而此人担心孔子进城去游说宋景公,在宋景公面前说他坏话,便派人前来寻衅,砍倒这颗古树,无奈之下,弟子们劝老师离开此地。
孔子往来于叶、蔡之间遇到了许多隐者,这些隐者由于对社会极度失望,并不赞赏孔子的奔波匡世,对他冷嘲热讽,孔子一面叹“吾道之不行”,一面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栖栖于道路之中。
最惨烈的一次是“厄于陈蔡”,陈蔡两国的大夫得知楚国召请孔子位相,非常紧张。他们意识到孔子在陈、蔡多年,对他们平时的胡作非为十分清楚,一旦受到楚国的重用,管事的大夫们难免倒霉。于是,就密谋命令手下的差役,对孔子一行加以围困,孔子一行被围困后,竟至于靠野菜充饥,7天后,楚国的军队赶来迎接孔子才得以解围。
孔子虽然来到了楚国,但最终并没有被楚昭王任用,从中作梗的是楚令尹子西为代表的大臣们。他们担心孔子一行这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一旦得手,会使楚国“改名换姓”。
事实上,大臣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在诸侯兼并的时代,以孔子崇高的威望,加上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已形成巨大的政治力量。像楚这样的大国,对孔子所拥有的潜力已这样畏惧,更何况是小国!看来已没有一个国家敢起用孔子师生这样一个潜力极大的群体。而孔子所宣扬的主张,亦已悖于时代,没有一个诸侯肯原原本本的接受。这恐怕是孔子处处碰壁的主要原因吧!
10、孔子的哪些经典语录被后世曲解?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后人把它看做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始作俑者,其实这完全篡改了孔子的原意。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原意是君子应像个君子,臣子应像个臣子,如此类推。此语的内涵还应包括两个方面,既有对君的要求,也有对臣的要求,而不是仅对臣而言。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后人由于不当的断句而造成误读,他们把孔子的这句话读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大变,于是理解为孔子力主推行愚民政策,让民众按照统治者的意思去做事,却不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原因。这真是对孔子莫大的冤枉。原句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原话恰恰是孔子的教民主张,意思是:对于礼乐,老百姓如果认可的话,就让他们去实践好了;如果老百姓不认可,就要想办法去教化他们。这哪里是愚民政策呢?
③中庸之为德也
后人常常把“中庸”理解为一种保守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原则,其实,“中庸”的原意是“最恰当,最合适的,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处事方法和态度”。
④有教无类
一般人根据孔子所收的学生有平民有贵族的现象,理解为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种类的区别,没有贵贱之分。其实它的本意是教育的目标是没有区分的,都是一致的,通过教育,使所有的人都成为知仁懂礼的人。
⑤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人们对这个句子的本身理解没有问题,但由此衍生出的理解就有问题了。许多人认为,孔子是不看重“利”的,由此推之,君子是不言利的。其实这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孔子依然好利,他曾经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还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在孔子看来,君子应该追求“利”,但不能有“不义”之利;他甚至认为,当国家清明时,个人不能得利不能富贵,那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有人根据这句话认为孔子是一种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其实,整个一部《论语》,无一不在表现孔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一不在表现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格精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正体现出孔子的政治智慧:不在其位而谋其政,是越位,其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会混乱政治秩序,对国家对人民都没有好处。
⑦学而优则仕
很多人认为是“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其实,原意是“在完全学到了仁礼之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以做官了”。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仕而优则学”,合起来理解是,一个人在做官的同时,有剩余精力就要学习;学习仁礼好了,便可以去做官。孔子非常重视学习,只有通过学习,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才是做官的前提。一边学习一边做官,为的是做一个好官。
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很多人将此句话断章取义理解为“上智下愚”,以此认为孔子瞧不起劳动人民。其实这句话有着特定的话语背景,是针对教育来说的,他指出了教育的差异性,既承认有天才,也承认有愚不可教的人,说明了“教育不是万能的”道理。此句话的原意是: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民是改变不了的。(完)

大伟 发表于 2008-12-5 18:20

中国对孔子研究不如外国人

韦冰 发表于 2008-12-16 09:37

尊孔学孔啊

bairu0808 发表于 2008-12-16 15:21

学习了。

梁纯 发表于 2008-12-21 21:13

孔子是圣人,圣人从来就不好利,孟子也对梁惠王说过:“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韦冰 发表于 2008-12-23 09:12

圣人就是圣人啊

大伟 发表于 2008-12-23 12:23

釋迦牟尼、耶穌、孔子、穆罕默德   四大圣人.孔子排第三

韦冰 发表于 2008-12-23 19:14

孔老三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曲解的孔子语录